近代大師導演: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 Paweł Pawlikowski
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 Paweł Pawlikowski 英(波蘭出生)
作品數:6
主題:宗教、階級、禁忌、執迷、社會、移民、愛情
影響:1960年代晚期捷克電影
啟蒙電影:「灰燼與鑽石」、「金髮女郎之戀」、「荒島驚魂」、「天堂之日」、「生活的甜蜜」、「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鏡子」、「飛越杜鵑窩」、「熱情如火」、「計程車司機」、「八又二分之一」
大師之作:「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依達的抉擇」和「沒有煙硝的愛情」
地雷之作:無
你可以再看一次:無
你可能沒看過:都可能
得獎提名紀錄: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歐洲電影獎年度歐洲影片、導演、編劇(「沒有煙硝的愛情」)、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歐洲電影獎年度歐洲影片、導演、編劇、波蘭電影獎最佳影片和導演(「依達的抉擇」)英國電影獎最佳英國影片(「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和最佳新電影工作者(「單親雙愛的日子」)、倫敦影展最佳影片、多倫多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萬眾期待進行中:無
最愛用演員:無
在看「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前,我對帕夫利柯夫斯基一無所知,但在2005年金馬影展時,讓我願意放棄歐容的閉幕片「愛無止期」(「最後的時光」)、千驚萬險搶到最後一個座位的本片,讓我深感我的選擇是值得的,在饒富詩意的影像中,本片不只是單純的女同志電影,其中更有許多關於宗教和階級的對比和批判,更捧紅現今的當紅女星艾蜜莉布朗特。
可惜他的前兩部作品我都尚未有幸拜看,睽違七年的「第五區的女人」,囊括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和伊森霍克兩大演技派,可惜沒有突破。首部回到家鄉波蘭拍攝的「依達的抉擇」獲得倫敦影展最佳影片及多倫多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進而獲得歐洲電影獎年度歐洲影片、導演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再攀聲譽高峰。
長片作品年表:
1998 半弔子記者 The Stringer
2002 單親雙愛的日子 Last Resort
2004 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 My Summer of Love
2011 第五區的女人 La femme du Vème (The Woman in the Fifth)
2013 依達的抉擇 Ida
2018 沒有煙硝的愛情 Zimna wojna (Cold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