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0 10:44:28喬治鎊

2008金馬影展精采推薦─飢餓 Hunger



飢餓
(Hunger,Steve McQueen, UK, 2008)

關於愛爾蘭共和軍的電影已經屢見不鮮,從吉姆薛瑞登的「以父之名」和「敢愛敢鬥」、讓尼爾喬丹贏得威尼斯金獅獎的「豪情本色」、彼得格林葛拉斯的柏林金熊獎大作「血色星期天」到肯洛區終獲坎城金棕櫚肯定的「吹動大麥的風」,長達數百年的情仇歷史始終是劇情張力的最佳來源,但今年由新銳導演史蒂夫麥昆執導並一舉榮獲坎城金攝影機獎的本片卻是大反其道而行。

影片的前40分鐘幾乎沒有對白,也不是從故事主人翁講起,反而由獄警當開場人物,再轉移到新入獄的囚犯,才漸漸講到故事的軸心人物巴比桑茲。雖然極少對白,獄警對待囚犯的粗暴行徑和囚犯的秘密反抗動作都令影片仍保持在一定的節奏而毫不冷場,獄警殘暴對待同胞的不安心理狀態也獲呈現,平實中肯的敘述手法在相似的題材中可能是絕無僅有。

但到了桑茲在進行絕食抗議前和神父的對話又幾乎占了30分鐘,使影片呈現相當詭異的反差,除了不落俗套的創新表現型式外,也挑戰觀眾立即調整焦點的能力,對白雖長,卻完整地交代桑茲的動機,也令人從中了解他的個性、經歷和他果斷而堅實的毅力。

雖其後只剩下一小段篇幅,表現桑茲的絕食過程卻是本片的重頭戲,麥昆也在此加入少年時期的投射,再突然從極度寫實轉換為抽象式手法表現心理狀態,全片沉穩卻富巧思的技巧,令麥昆第一次執導的作品就已顯得相當成熟,而飾演桑茲的麥克法斯班德更有在心理和生理上皆令人敬佩且難以致信的犧牲及突破表現,令本片呈現更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