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8 14:45:53翔者飛也

『電影』 天使薇拉卓克

對與錯?善與惡?

就現代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墮胎,是女性自主的表現,對身體、意識的自主,而根據現在的法律,基本上,經過一定的程序,可以允許墮胎。不過,在一九五0年代,墮胎,還是一個不能碰觸的問題,尤其在天主教國家,英國。

二種不同觀念的衝突,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軸。如果就現在的眼光來看,女主角的行徑,實在是愚不可及;基本上,就現代人的理解,她就是「密醫」。因此,她被判刑,受到懲處,一點都不會被同情,也不值得同情。

但,透過導演的敘事,坐在戲院的觀影者,卻不由自主的同情女主角;這是導演成功的地方。我必須坦白地告訴你,從女主角第一次替女孩們處理時,我就開始緊張,一直在擔心,如果東窗事發了,該怎麼辦?

不過,導演雖然成功地挑起觀影者的同情心,不過,卻不灑狗血。如果是好萊塢處理這樣的題材,一定是哭天喊地,在法庭中,以律師、社會輿論,大量的辯論等方式,製造一波又一波的觀影高潮…。這是好萊塢的做法,不過,導演麥克李,並不想重覆好萊塢那一套,他聚焦在女主角的心理情緒,透過特寫處理,讓女主角的表情,深深烙印在觀影者心中,透過攝影機運動,交待環境氣氛。

導演試圖呈現「墮胎」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並以一個具有「天使」心靈的女主角,來執行「上帝」的工作,以外面環境與內面思想的衝突,討論對與錯、善與惡。如果出發點是善良的,任何惡行都可以被原諒嗎?還是在大環境之下,小小的善與惡要如何並存?

導演沒有給答案。事實上,這也是導演高明的地方。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的,
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來解釋,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導演丟出問題,讓觀影者自己思考。

導演還安排對照組,包括,以一般醫學程序進行墮胎的少女,與視墮胎為謀生工具的另二名中年婦女;透過這樣的安排,除了表現當時的社會風氣(墮胎=精神異常),並突顯女主角的單純(或說 無知??),也讓敘事邏輯,更加多元。

女主角,表現突出,一開場的精神奕奕,挺直腰桿,到後來的神情憔悴,形容枯槁,彷彿老了十多歲,女主角的表現已經超出「可圈可點」四個字,而邁向藝術層次的另一個高鋒。導演,編劇也同樣突出,可惜,編、導、演雖然同時入圍奧斯卡,卻都落馬,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