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5 18:09:54布魯斯
讀書筆記:美國德國與歐盟的「外國人權利」發展歷程
Christian Joppke, The Evolution of Alien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the European Union, in Citizenship Today: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36-62 (T. Alexander & Douglas Klusmeyer eds., 2001).
前言(摘要)
全球化或後國家主義論者,常以西方各國境內的「外國人」也受到相當度的權利保護,做為「國家」角色減弱,國際人權法崛起的證據。
然而,初步看來,這種「後國家」的觀察有幾個問題:
第一,這些現象就算有,也限於「西方」,很難說是普世人權。
第二,即使是西方國家,對於「外國人」的保障程度也有很大差別。如德國就致力於防範客工留下。
第三,全球論者過於強調跨國或超國家組織對於人權法的實踐功能,同時忽視了各國國內法律與法院才是真正積極保障外國人權利的組織。
比較一下「境內外國人最多」,但因為國內法令規範、制度、精神的差異,而顯現出完全不同風格的兩國。
美國
一、Plenary Power vs. Personhood
- 早期的plenary power,在入出境管理上幾乎完全順從聯邦政府。
- 即使是最排華的時期,華人住民依然受到equal protection的憲法保障,州法可能因此違憲。(憲法權利從未被認為是「美國公民的權」)
二、聯邦 vs. 州
- 在1970s開始,積極保障外籍住民(resident alien, immigrants)免於州法的侵害。
- 對國會制定,限制移民福利措施的規定,仍然支持其合憲性。
- 國會可以從事許多州在憲法上所不許從事的限制行為。
四、1965以來的移民擴張、保護,深受民權運動的影響。
五、在1996以前,社會福利一向適用於外籍住民。之後則適用於住了五年以上的。
德國
一、德國的「外國人法」對外國人的定義,不僅基於國籍,還基於族裔血統。與其說是immigrants,不如說是resettlers(Aussiedler)。
二、二所以次大戰後大批招募移工(labor migrants, Gastarbeiter),同時又堅持「並非移民國家」,所以在制度上拒絕承認永久移居。
三、憲法明文區分「德國人的權利」與「人權」。但透過基本法第二條第一項「自由發展人格」的權利規定,保障了外籍勞工的各種憲法權利,包括不少的福利給付。
四、1978年的Indian Case (2 BvR 525/77),聯邦憲法法院擴張「信賴保護」的概念,判定多次延長居留的外勞,有權繼續居留。(即使居留證早已寫明了更新、延長的期限)
- 憲法對外國人的保障是漸進擴張的。待得久,就享有保護。(與美國從「平等保護」推出,非常不同)
- 前提是法律沒有規定,所以可主張正當期待。(如果法律明定「不得延長」)那就沒戲唱)
五、有鑑於此,德國在1990s再次大幅招募外勞,就以雙邊約定與法律明定的方式,完全排除這種「信賴保護」的可能性。
六、上述所言,皆非歐盟成員國之國民。
歐盟
一、擴張解釋歐盟條約的 worker,也將勞工自由移動,從原本的demand-induced改成 supply-induced。同時,限縮解釋 public service與public interest。結果,各國幾乎不能拒絕歐盟成員國民入境工作,驅逐出境與差別待遇也幾乎不可能。
二、對許多歐洲國家,這衝擊到他們的「福利國家」:原本認為應該對「國家成員」提供的保護,現在因為邊境被打破,成員界定權也沒有了,福利要無限制提供?歐盟成員國的人,都可以搞 welfare shopping?
三、至於「非歐盟成員國國民」,則完全不受歐盟法院的保護,不享有任何權利。這也是一種妥協。但這其實無法用「後國家」來解釋。
總結
一、積極的國內法院(尤其是憲法法院這個層級)是擴張外人權利的引擎。
二、積極,但幾乎都避免激烈衝突:美國法院未與聯邦政府對抗,德國憲法法院也只在法未規定時談信賴保護。
三、普世的國際人權法,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國際法不但為軟法,而且西歐與北美的法院根本就不太引用國際人權規範---因為他們國內自己的憲法(判決、理論)或民權法,無論在內容與強度上,都遠遠超出國際人權法!
四、傳統論:對外籍人士保護得少,歸化入籍就應該寬鬆。但如今保護都在擴張,而歸化都在放鬆。即使是自命「非移民國家」的德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