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5 17:32:37布魯斯

永遠在選舉,持續在癱瘓









現實是:民意是分散多元的,網路意見是先吵先贏的「資訊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當發言者、公民可以主動出擊,形塑輿論的時候,政府、決策者不能只是單純的「接收」或「觀看」意見。他們不但該仔細檢視哪些民意是重要而有代表性的;更要積極地「進入」網路與輿論的場域進行互動對話,相互影響。政府要做的是「說服」,而不是「反映」而已。否則,這種父子騎驢的局面,永遠不會停歇。



本文刊載於天下雜誌,永遠在選舉,持續在癱瘓,第487期,頁138(2011.12.14)。此為原稿。(不過要限在一千字,真的好難寫)

永遠在選舉,持續在癱瘓

廖元豪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我們常罵政府反應遲鈍,如同恐龍。但到了選舉期間,政府官員們好像一下子變得機靈起來。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任何政策引起民怨,立刻就可能遭到修改。老農津貼因為民意而達成「朝野共識」,每月加一千元。台北捷運的路線要「回歸」原來的設計,但這個調整讓許多旅客覺得不方便,臭罵之後又暫緩實行。這種「聞聲救苦」的效率,看來真是民主!


然而,這種「效率」與「民主」其實顯示,在選舉期間,政策分析、思辯,甚至民意考量,都已經高度地被扭曲。更糟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扭曲都很難逆轉。問題之一,出在「民主失靈」。舊時代的民主政治思想、制度,與二十一世紀網路時代的政治現實,搭不起來。


當民主政治這種政治制度剛開始崛起時,「民意政治」其實是個神話,吹牛成分居多。在十八、十九世紀,沒有大眾傳播媒體,沒有網路。人民的聲音、意見,其實頂多透過代議士去表達。而各地區的議員,往往都是原先的貴族或土豪,掌握著各地區的資源,對當地民眾甚至有生殺大權。政府決策,其實基本上就是那一群政治菁英圍起來玩的遊戲。與寡頭政治、帝王專制的差別,可能只是加上(從今天來看代表性很低的)選舉來背書。


電子媒體的崛起,開始漸漸讓所謂「民意政治」能夠展現。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反戰運動、學運抗爭,都透過電視影像的傳送,震撼人心,進而影響政府決策。甘乃迪與尼克森的總統選舉對決,更受到電視辯論結果的影響。在那個時代,「言論」「形象」已經開始影響「民意」,進而衝擊政客、政府、政黨。但也由於廣播、電視,加上報紙,基本上都還是「大眾」,而且是「單向」的傳播媒體。這段時間的影響力,比較會落在「媒體」身上。而因為經濟與科技因素,當時的大眾媒體仍屬少數,所謂「第四權」理論,將媒體的政治重要性看得很高,也是因此而來。


自此開始,政府決策由原本的菁英壟斷、寡頭協商,真正變成「大眾政治」或「媒體政治」。形象公關開始愈來愈重要,能夠偵測「民意」的民調也受到高度重視。好處是政治菁英不再壟斷,但也逐漸產生媚俗、搖擺的狀況。這個狀況到了網路時代更嚴重:網路將傳播權利充分分散,人人都可以是媒體,個個都能引領風潮。傳統把人民想法當成鐵板一塊的「民意政治」,或相信自由大鳴大放就能追求真理的「觀念自由市場」理念,就顯得不切實際了。


現實是:民意是分散多元的,網路意見是先吵先贏的「資訊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當發言者、公民可以主動出擊,形塑輿論的時候,政府、決策者不能只是單純的「接收」或「觀看」意見。他們不但該仔細檢視哪些民意是重要而有代表性的;更要積極地「進入」網路與輿論的場域進行互動對話,相互影響。政府要做的是「說服」,而不是「反映」而已。否則,這種父子騎驢的局面,永遠不會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