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2 22:20:25布魯斯
為何如此在乎馬英九?(聯合報2007.12.29)
聯合報編輯將標題改為「司法不可測,只有盼變天?」
我覺得跟我的原意不太合。以下是原文。
----------------
為何如此在乎馬英九?
廖元豪
(政大法學院助理教授)
如同多數法界人士所預期,馬英九特別費案,二審再次判決無罪。馬英九參選總統之路,至此大概確定不會被司法所阻。但是更值得省思的是:這個判決為何能夠造成股市波動,牽動許多民眾的政治情緒?當無罪判決宣告後,許多人大大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心中的彌賽亞可以順利地邁向總統之路。在此同時,相信也有不少政治上反馬的人士,既失望又憤怒,甚至說出要法官辭職的離譜批評。總之,所有關切政治的人們,都為馬英九是否有罪或是否可以參選而緊張,因此這個判決才會如此牽動他們的心弦。
然而,雙方陣營這樣「愛之欲之生,恨之欲之死」的情緒,,其實正顯示了台灣的民主法治還十分不成熟,才會有這種「一人興邦,一人喪邦」的情緒。
如果我們真心篤信「法治」而非「人治」,那麼誰當選總統會有這樣天差地遠的區別嗎?在法治國家中,行政首長的權力必須在體制下受到層層節制,並且透明負責。因此就算換人或是換黨執政,也不可能短期內劇烈地變動政策。在這樣的結構下,「選舉」根本不會「變天」!總統不是神也不是魔,而是個必須受到公眾控制監督的位置。不滿意的民眾,隨時可以用民主程序對他們施壓,甚至換掉他們。對選舉結果當然有人不滿意,但不至於比自己支持的球隊輸球更難過。
事實上,我國憲法所「明文」規定的總統權力,其實相當有限,根本難以跟美國或法國等國相比。雙方陣營這麼在乎(期待或仇恨)馬英九,是因為我們的民眾,依然把民主選舉當作「變天」,「選皇帝」,因此有著過高的期待嗎?還是說,由於從蔣中正到陳水扁,歷任總統實際權力總是遠遠超過憲法規定,所以台灣人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真正受憲法約制的總統,於是就以為總統的權力跟皇帝一樣大?甚至,是否雙方對於另一陣營執政的「恐懼」,已經超出一切理性判斷?藍綠政客到底做了些什麼爛事,讓選民這麼擔心?
不確定的司法也強化了這種局面。在法治國家,法律的解釋與運作,應該是合理可預期的。尤其是最具鎮壓性的「刑法」,更應該有高度的可預測性。既然如此,馬英九與其他人的特別費案,為什麼會讓一般民眾與法界感到難以捉摸,甚至成為賭盤對象?法律爭議固然常有不同見解,但在「特別費」的性質言人人殊之際,能硬是拿有爭議的一派見解入人於罪嗎?檢察總長又何能眼看各地檢察署採取不同標準,殺得諸多前任與現任首長人心惶惶,卻仍不努力整合?這算什麼「可預測性」?
台灣人民對「誰當總統」有這樣高度的焦慮,其實反映了大家總覺得只有在選舉那一天才是頭家,選完就成為奴僕。而總是令人測不準,又擁有偌大權力的司法,更強化了這種焦慮。什麼時候,我們對於特定總統候選人不再那麼在乎,沒有一個人重要到「不可替代」,那才表示憲法能夠充分約制政治人物依法行政,我們的民主也方能真正邁向成熟。
我覺得跟我的原意不太合。以下是原文。
----------------
為何如此在乎馬英九?
廖元豪
(政大法學院助理教授)
如同多數法界人士所預期,馬英九特別費案,二審再次判決無罪。馬英九參選總統之路,至此大概確定不會被司法所阻。但是更值得省思的是:這個判決為何能夠造成股市波動,牽動許多民眾的政治情緒?當無罪判決宣告後,許多人大大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心中的彌賽亞可以順利地邁向總統之路。在此同時,相信也有不少政治上反馬的人士,既失望又憤怒,甚至說出要法官辭職的離譜批評。總之,所有關切政治的人們,都為馬英九是否有罪或是否可以參選而緊張,因此這個判決才會如此牽動他們的心弦。
然而,雙方陣營這樣「愛之欲之生,恨之欲之死」的情緒,,其實正顯示了台灣的民主法治還十分不成熟,才會有這種「一人興邦,一人喪邦」的情緒。
如果我們真心篤信「法治」而非「人治」,那麼誰當選總統會有這樣天差地遠的區別嗎?在法治國家中,行政首長的權力必須在體制下受到層層節制,並且透明負責。因此就算換人或是換黨執政,也不可能短期內劇烈地變動政策。在這樣的結構下,「選舉」根本不會「變天」!總統不是神也不是魔,而是個必須受到公眾控制監督的位置。不滿意的民眾,隨時可以用民主程序對他們施壓,甚至換掉他們。對選舉結果當然有人不滿意,但不至於比自己支持的球隊輸球更難過。
事實上,我國憲法所「明文」規定的總統權力,其實相當有限,根本難以跟美國或法國等國相比。雙方陣營這麼在乎(期待或仇恨)馬英九,是因為我們的民眾,依然把民主選舉當作「變天」,「選皇帝」,因此有著過高的期待嗎?還是說,由於從蔣中正到陳水扁,歷任總統實際權力總是遠遠超過憲法規定,所以台灣人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真正受憲法約制的總統,於是就以為總統的權力跟皇帝一樣大?甚至,是否雙方對於另一陣營執政的「恐懼」,已經超出一切理性判斷?藍綠政客到底做了些什麼爛事,讓選民這麼擔心?
不確定的司法也強化了這種局面。在法治國家,法律的解釋與運作,應該是合理可預期的。尤其是最具鎮壓性的「刑法」,更應該有高度的可預測性。既然如此,馬英九與其他人的特別費案,為什麼會讓一般民眾與法界感到難以捉摸,甚至成為賭盤對象?法律爭議固然常有不同見解,但在「特別費」的性質言人人殊之際,能硬是拿有爭議的一派見解入人於罪嗎?檢察總長又何能眼看各地檢察署採取不同標準,殺得諸多前任與現任首長人心惶惶,卻仍不努力整合?這算什麼「可預測性」?
台灣人民對「誰當總統」有這樣高度的焦慮,其實反映了大家總覺得只有在選舉那一天才是頭家,選完就成為奴僕。而總是令人測不準,又擁有偌大權力的司法,更強化了這種焦慮。什麼時候,我們對於特定總統候選人不再那麼在乎,沒有一個人重要到「不可替代」,那才表示憲法能夠充分約制政治人物依法行政,我們的民主也方能真正邁向成熟。
phil6dog
2008-01-12 17:29:53
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
沒有力量,就沒有正義;
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
PS:最後一句,打的很慚愧。 #
當人的知識學問不夠時, 擔憂永遠都存在, 怕錢被A, 怕被教授騙, 怕被媒體騙, 怕太太跟人跑了, 怕.......
有知識的人也擔憂, 怕多數知識不夠又還不成熟的人們被政客騙, 被教授騙, 被法官騙, .......
其實大家不要相信政治人物, 教授, 名嘴...是好的, 免得這些人招搖撞騙高傲自大, 自己趕緊充實知識, 提升自己競爭力也嚴格監督這斯文敗類, 社會進步得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