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30 20:27:56立味

教學就是藝術

今天收到了一班家長投訴二年級的英文學生學不懂,又說考試我們的paper 很深,而且功課她們又不懂去做,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很低,家長學生都苦,最後沒有辨法,10位家長向我校的副校長投訴,本是10位,但4位「臨時有事」,所以沒到。最後當然由副校長解釋這些事情,之後在下午的行政會中討論。

討論了好一陣子,當然我們的不同的看法,包括是否學生本質問題,家長沒教?老師沒有管好他們?試卷真的難?...一切一切,都是我們的討論範圍,二年級的老師其實為了貼近課程改革的內容而出卷,而愈近課改的內容,考試的題目便會愈深,所以老師又問,難道我們為了遷就學生的程度而與課改背道而馳?很多學校都沒有跟課改去做,是否要迎合家長的訴求就是一切?

我認為整個討論都很有問題,因為大家都把這些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學生成績差的原因不是一個二元答案,不是為了遷就課改就教不好學生,亦不是為了遷就家長就要將所有課改的東西拼除,有時候我們要認識學生的能力,要對學生的程度瞭如指掌,這才可以作出一個適當的切入點,簡單來說,就是「因材施教」,教師能否知道學生的程度,然後完成一份適合他們程度的試卷,有淺有深,這就是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工作,這亦是表現出我們教師的專業。學生做不好,不是課改問題,也不是他們的程度問題,更不是家長的問題,而是我們教師有沒有認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我們教學時不留意學生的反應,沒有測試過學生的程度,就出一份與課改或TSA相若的一份試卷,教師沒有量度過學生的程度,沒有找出學生常犯的錯誤來,得出的結果可能是令人失望沮喪的。所以為何不可以多細心考慮這些地方和因素,然後想出一個合適程度的試卷,給學生有自信之餘,亦可讓學生找出一些學習的地方,如校長而言,一份好試卷不是個個同學都拿到一百分,而是他們可以在試卷中學習到新知識。

其實,就我而言,我始終都認為教學是一門藝術,得到好成績是客觀結果,教學是講求教師能否掌握住學生的心,了解他們,而在適當的時間作出一些合適的安排,萬一機會過了,就可以讓學生錯過了很多學習的機會,這亦是所有藝術中的要素,就是要有感悟,對人、對事都是有感悟,而且你要愛上這門藝術,你才可以想出一些趣味來,有了趣味,你便會更加投入其中,要不然只會被所有工作拖著走,各位老師,請你們愛上你的工作,要不然,轉行吧!(也別進藝術工作)
neslin 2007-07-01 18:53:42

现在做老师好难,大陆的课改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开展素质教育。可是层层施压下来就是让学生和老师的负担更加重。课文内容减少了,可是考试题目更加难了,一个台湾的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下学期把孩子转回台湾去了。现在家长的权利越来越大了,稍有不满意就投诉,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回家乱说话。老师的脾气也越来越坏,报纸上对老师的负面报道也越来越多。日子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