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03 16:21:21威利

產業瞭望:科技業賺多豈能稅少??

科技業 賺多稅少
http://tw.news.yahoo.com/2003/11/01/finance/udn/4343599.html
聯合新聞網【記者姚鷺、羅式平/台北報導】

全球產業景氣回春,帶動企業獲利轉強,根據統計,全體上市公司前三季共賺了4814.7億元,其中,中華電拜國內手機人口跳躍成長之賜,前三季純益以364億元榮登上市公司榜首,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則因半導體市況趨熱,前三季稅後純益創下312億元佳績,成為民營製造業中賺最多錢的公司,中鋼則替經濟部露臉,以276億元,榮登第三。

以產業結構分析,仍然以電子業獲利2426.8億元最多,傳統產業獲利1773.2億元,金融公司獲利614.6億元;不過電子業錢賺的雖多,稅卻繳的少,上市電子公司繳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只有231.7億元,還不如傳統產業繳的240.36億元;肥鵝不拔毛、瘦鵝卻被拔的哇哇叫。

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財政支出捉襟見肘,在企業紛紛外移,導致失業人口急速爆增的情況下,高科技業卻因政策上鼓勵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一再延長適用,出現賺得多、稅卻愈繳愈少的怪異現象,嚴重影響財政稅收,社會富貧差距拉大,究竟這種一延再延的抵稅政策,何時該廢?一直是學者專家與企業對立爭議的焦點。

繳稅的模範生中華電信、中鋼,分別繳了93.86億及62.76億,是對國厙最有貢獻的公司; 檢視國內重量級電子龍頭大廠每年的繳稅情況,一直是各方關注議題,在適用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保護傘之下,營利事業所得稅依投資抵稅的情況不同,在2%至10%之間因人而異,例如,友達今年賺80億元,因大舉投資TFT-LCD五代面板廠,前三季繳的稅是:零; 獲利第一名的台積電,因舊廠5年的投資抵減期已過,12吋的新廠投資腳步又放慢,成了高科技業中的繳稅冠軍大戶,也只繳了22.04億元,相對前三季賺的334億元而言,不到7%。

民國70年代制定完成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開放了高科技事業設備投資抵減及研究發展投資抵減等多項優惠,設備及人才投資得愈多,稅就可以少繳一點,分項之細,從不同的投資性質,到所購買的機器設備是國外抑或國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抵稅效果,這種獨厚高科技的促產升級條例,讓為數不少的傳統產業哇哇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