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3 16:51:47威利
台長創作:數位消費性電子二○○六
數位家電專欄
數位消費性電子二○○六
原文刊載於《Prime AV新視聽》雜誌2006/03月號)
http://primeav.audionet.com.tw/
(插圖為2006/03月號之封面)
本專欄在上一期以「狗年旺旺來:淺談數位3C連鎖賣場」為題,從日本於二○數位家電賣場的排名與市場規模切入,並以求好心切的期許角度為讀者比較了我國與日本數位家電賣場的差異。而在一月結束的美國CES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之後,本單元特別以「數位消費性電子二○○六」為主軸,來為各位探討一下這方面的相關話題。
雖然CES展已經結束了好幾個禮拜,本刊在二月號也做了相關的現場報導,但似乎這方面的話題還圍繞在整個3C領域的業界人士之中。儘管之前許多已刊出的報導都洋洋灑灑地講述了大尺寸薄型電視的爭妍鬥豔,但消費性電子展品的細項解說卻很少在報章媒體中出現。有鑑於此,本單元就以日前剛結束的一場名為「二○○六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與發展趨勢」研討會中,簡報的內容為藍圖,為各位讀者整理這次展覽之後,所將帶動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
這場由《電子時報》所主辦的研討會中,邀請到飛利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總經理江建勳、Syntax-Brillian總裁兼營運長李敬華、電子時報影像中心主編暨資深分析師黃偉正等專家發表演說,會中除了以CES為主軸探討了展後的產品趨勢,當然也以品牌經營、數位家庭等議題,為與會來賓帶來不少精闢的分析。
誰說CES沒有新鮮事?
彙整這次CES展覽,幾位主講者都普遍認為展場出現許多引人入勝的產品。雖然許多報導都覺得展場上並沒有什麼新玩意兒,但這或許只是單純從上游或原材料等純技術面的角度解讀的結果。事實上,以過去一年來消費性電子產品(CE)在廣告宣傳、產品功能、外觀造型等的進展,甚至包括教育消費者,都有不錯的進步。
不僅如此,去年底陸續成軍的數位家電,像是英特爾(Intel)的VIIV(歡躍)平台、微軟的MCE(Media Center Edition)、超微(AMD)的AMDLive!等,更讓這股熱潮影響二○○六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業者從原先冷冰冰的「Home Netwroking」的訴求招牌,換成親切易懂的「Multi-Room」宣傳字眼,便可看出其對於一般消費者靠攏的企圖心。讓原先只有發燒友、科技玩家的族群,擴大到普羅大眾的範疇。
從這些展出的產品來看,二○○六年個人行動產品的三大領域:工作讀書用、個人專屬用、以及家庭分享用的區塊仍將持續發展,視聽影音客廳主戰場的八大戰將也會繼續推陳出新,包括:電視顯示器、視聽擴大器、影音光碟機、數位錄放影機、數位選台器、電玩主機、多媒體電腦、數位家庭中心等。
MP4的四不一沒有
首先,來看看個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走勢。被泛稱為MP4多媒體檔案隨身看的影音播放裝置,在蘋果電腦推出iPod Video,以及PSP支援影音播放之後,相信將會持續向前邁進,然而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情形,不夠力(震撼力、吸引力)、不夠看(尺寸大小、續航力)、不夠俗(便宜到大家都買得起)、不夠巧(重量、造型)、沒有足夠的內容(內容取得、轉檔不易)等,則還有待業界努力。
而此次展覽的產品中,也因為有微軟的加持(PMC:Portable Media Center)、十六比九寬螢幕、照片儲存、內建喇叭、預約錄影、遙控操作等,這類有特色的產品都將激盪出更多的產品火花。當然,受到MP3產品在功能方面向上擠壓,也促使MP4價格的平民化,這是可喜之處;但是,以iPod的耗電量來看,60GB的機種,播放影片只能連續撐個三小時,播放音樂卻可達到二十小時左右,其間的電力消耗差異大約有七比一之多,可見電力的問題仍是今後MP4業者必須努力的重點。
至於在炒得快變成陳腔濫調的MP3方面,新的顯示技術陸續導入,包括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有更多的顏色,或是在造型、續航力、與穿戴搭配上有更進一步的突破,都是會場中可以經常看到的項目,而從日前業界傳聞MP3產品的市場開始飽和的情形來看,今後追求市場區隔化、產品差異化,像是內建可對焦的高感度麥克風、或是充電三分鐘可以連續使用五十小時,一顆四號電池可以聽個十九小時,或甚至是戒煙專用或醫護(預防、舒緩憂鬱症)專用的產品,也會在今年成為新的顯學。
XM數位衛星廣播
另外,隨著數位廣播、衛星廣播、數位電視等廣電數位時代的來臨,MP3可以聽數位廣播或錄數位電台,MP4可以看數位電視或錄數位節目,這類的產品和服務都已經開始在歐美先進國家出現,像是在美國引起不小風潮的XM數位衛星廣播服務,就宣布旗下的產品在二○○六年開始提供MP3節目錄製功能,對於不擅於用電腦或網際網路的使用族群,或是經常開車的通勤族,此舉將會引起不小的迴響。
根據該公司所公布的資料指出,截至二○○六年一月底止,XM的訂戶數(此服務係以月租費為主,約為每個月十二美元,合台幣不到四百元)為六百萬人,預估年底可望達到九百萬人,而從二○○四年推出此服務以來,就引發熱烈反應的XM服務,光是在二○○五年就增加了兩百七十萬左右的用戶數,可見其熱力有多強了。
而在數位攝影機DV Camcorder與數位相機(DSC:Digital Still Camera)方面,受到今年世界盃足球賽、義大利杜林冬季奧運等體壇大事的影響,除了正面帶動的薄型電視與數位錄放影機外,當數這兩類攝影拍照的產品了。雖然去年底傳出了數位相機大廠Konica Minolta將售予SONY的新聞,但數位相機和數位攝影的風潮卻沒有減緩。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相機還是攝影機、寬螢幕、Wi-Fi無線傳輸、新的儲存媒體(如DVD Double Layer)導入,或是手持設計理念的別出心裁,都將是今年可以多加留意的觀察趨勢。
手機的3G多媒體影音服務
除了前面講過的個人可攜式電子產品之外,在台灣人手一機,一人好幾機的行動電話手機,近年來也整合了許多影音多媒體功能,其動態應該是各位讀者茶餘飯後經常注意的話題。而在持續美化、個性化、個人化的手機外型設計變革外,增加像是滑蓋、鍵盤、大螢幕、立體MP3、高畫素照相、高儲存容量,甚至親子、居家與特殊應用的產品,也會在今年如過江之鯽陸續出閘。不僅如此,先前所提及的數位電視廣播,隨著第三代行動電話(3G)去年在台灣相繼開播之後,這方面被各界視為下一個金雞母的影音多媒體服務,也會成為手機、甚至還是影音視聽的另一個產品戰場。
接著來談談視聽產品,誠如本刊之前的報導,在此不敢再次浪費篇幅,僅把展覽中比較具指標意義的簡單描述。在展場中最受矚目的,不是最大尺寸一百零三吋的松下(Panasoinc)電漿電視,也不是三星(Samsung)八十二吋的對大液晶電視,而是由東芝(Toshiba)與佳能(Canon)聯手主導的第三代大畫面薄型電視技術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表面傳導電子發光顯示器)。鑑於這項技術本專欄之前已經多次介紹,在此也不多做說明。
不光只是尺寸與規格的拉鋸戰在薄型電視的世界中發生,影音光碟的領域裡,今年也將是HD DVD與Blu-ray兩方陣營廝殺的重頭戲。雖然Blu-ray方面有著即將問世的次世代遊戲主機PS3撐腰,再加上有SONY方面的「視覺系」加持,使得氣勢頗為看好,但HD DVD也因為向下相容的諸多訴求,讓人頻頻點頭。因此,兩方交手的情節今年可望有初步的戰績出現。只不過,從台灣廠商可以切入的空間來看,目前或許還看不出有什麼可以見縫插針的地方。
RMVB、DiVX台灣廠商可以多加著墨
撇開這些你死我活的「派系鬥爭」不看,其他非主流(相較於主流的DVD)的影音格式,像是本專欄之前也曾探討過的RMVB、DiVX等,這些所謂地下工作者的檔案格式,在CES展中也有不少的曝光。若能讓擅長彈性與多功能整合的台灣廠商在此充分發揮的話,其各種可能切入的機會,甚至有希望藉此闖出一片天。
另外,較少影音雜誌注意到的,就是SACD或是DVD Audio這類的高音質光碟產品在今年的展出中逐漸低調式微。從曲高和寡的角度來看,難道「高品質」就一定會叫好又叫座嗎?或許,「易取得」反而是讓MP3有今日局面的重要原因呢!這或許是在追求品質極致的迷失中,可以提供給各位反向思考的一個話題。
至於在傳輸介面上,由包括日立、三菱、飛利浦、SONY、東芝、Thomson、Silicon Image等七家廠商,在會中共同宣布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畫質多媒體傳輸介面的最新規格,此舉將可提供更好的影音傳輸規格,也防止IT廠商所號召的「數位家庭」撈過界,以期鞏固消費性電子產品及廠商原有的地位。
你比較喜歡Home Netwroking?還是Multi-Room?
既然談到了「數位家庭」,除了由IT廠商所主導的軟硬體平台,視聽影音在居家環境的應用也更加廣泛。摒棄了原有冷冰冰的「Home Netwroking」的訴求招牌,換成親切易懂的「Multi-Room」宣傳字眼,而且是有線的而非無線的居家音樂應用,甚至把觸角延伸到印象中油煙充斥的「廚房」裡。至於其他像是可以高達200Mbps傳輸速率的PowerLine電源線傳輸,250Mbps的Cable Line有線電視線纜傳輸,或是大家所熟知的Wi-Fi無線傳輸,以及用於電腦但業已無線化的Wireless USB等,都是今年會普遍看漲的傳輸與應用。
當然,這次的展出中還包括了車用電子、電玩遊戲主機、機器人、科技玩具、環境感測(溫濕度)、家電控制、環保節能、監視保全、周邊商品等,顯然為今後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走向,帶來了許多靈感與指引。而在個人可攜式產品:如手機、PDA、MP3、MP4、數位相機等逐漸整合之際,這次的展出更有指標性的意義。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上述這些個個人行動產品今後的走向,將朝:(一)產品少量多樣化策略邁進,以提供流行時尚的時尚精品、造型酷炫、色彩時髦、質感優越的設計元素;(二)整合多功能變化,製作出前衛個性的產品,以期做到符合雅痞設計、特殊異類、變種設計、未來概念的風格;(三)系統平台選邊站,復古衛道也不見得不好,要能符合過去習慣、熟悉親切、昨日美味、傳統古意,也會有其一定的迴響。
心靈消費的前提還是要腳踏實地
可以確定的是,在注重「心靈消費」的今天,隨著CES展結束更再次證明了今後消費意識主軸的轉變,從過去重視的功能、價格、效益的硬調絕對作風,演變成造型色彩、視聽感觸、口碑風行等軟調的感性走向,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將紮紮實實地以這些過去不太受重視的陪襯訴求為主要依歸。
然而,就在台灣廠商普遍開始意識到這樣的轉變之際,卻逐漸再度陷入「蛋塔」的一窩蜂砸錢盲目玩品牌的窠臼裡,這實在是令人捏一把冷汗。就像炒作八卦的報章雜誌還是電視廣播只能贏得一時,宛如台語俗諺所說「囂張沒有落魄來得久」,即使砸大錢玩品牌在短期間內會有點效果,但長遠來看,還是腳踏實地搞好產品的設計、研發、創新、整合,以及客戶服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投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數位消費性電子二○○六
原文刊載於《Prime AV新視聽》雜誌2006/03月號)
http://primeav.audionet.com.tw/
(插圖為2006/03月號之封面)
本專欄在上一期以「狗年旺旺來:淺談數位3C連鎖賣場」為題,從日本於二○數位家電賣場的排名與市場規模切入,並以求好心切的期許角度為讀者比較了我國與日本數位家電賣場的差異。而在一月結束的美國CES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之後,本單元特別以「數位消費性電子二○○六」為主軸,來為各位探討一下這方面的相關話題。
雖然CES展已經結束了好幾個禮拜,本刊在二月號也做了相關的現場報導,但似乎這方面的話題還圍繞在整個3C領域的業界人士之中。儘管之前許多已刊出的報導都洋洋灑灑地講述了大尺寸薄型電視的爭妍鬥豔,但消費性電子展品的細項解說卻很少在報章媒體中出現。有鑑於此,本單元就以日前剛結束的一場名為「二○○六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與發展趨勢」研討會中,簡報的內容為藍圖,為各位讀者整理這次展覽之後,所將帶動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
這場由《電子時報》所主辦的研討會中,邀請到飛利浦半導體台灣區業務總經理江建勳、Syntax-Brillian總裁兼營運長李敬華、電子時報影像中心主編暨資深分析師黃偉正等專家發表演說,會中除了以CES為主軸探討了展後的產品趨勢,當然也以品牌經營、數位家庭等議題,為與會來賓帶來不少精闢的分析。
誰說CES沒有新鮮事?
彙整這次CES展覽,幾位主講者都普遍認為展場出現許多引人入勝的產品。雖然許多報導都覺得展場上並沒有什麼新玩意兒,但這或許只是單純從上游或原材料等純技術面的角度解讀的結果。事實上,以過去一年來消費性電子產品(CE)在廣告宣傳、產品功能、外觀造型等的進展,甚至包括教育消費者,都有不錯的進步。
不僅如此,去年底陸續成軍的數位家電,像是英特爾(Intel)的VIIV(歡躍)平台、微軟的MCE(Media Center Edition)、超微(AMD)的AMDLive!等,更讓這股熱潮影響二○○六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業者從原先冷冰冰的「Home Netwroking」的訴求招牌,換成親切易懂的「Multi-Room」宣傳字眼,便可看出其對於一般消費者靠攏的企圖心。讓原先只有發燒友、科技玩家的族群,擴大到普羅大眾的範疇。
從這些展出的產品來看,二○○六年個人行動產品的三大領域:工作讀書用、個人專屬用、以及家庭分享用的區塊仍將持續發展,視聽影音客廳主戰場的八大戰將也會繼續推陳出新,包括:電視顯示器、視聽擴大器、影音光碟機、數位錄放影機、數位選台器、電玩主機、多媒體電腦、數位家庭中心等。
MP4的四不一沒有
首先,來看看個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走勢。被泛稱為MP4多媒體檔案隨身看的影音播放裝置,在蘋果電腦推出iPod Video,以及PSP支援影音播放之後,相信將會持續向前邁進,然而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情形,不夠力(震撼力、吸引力)、不夠看(尺寸大小、續航力)、不夠俗(便宜到大家都買得起)、不夠巧(重量、造型)、沒有足夠的內容(內容取得、轉檔不易)等,則還有待業界努力。
而此次展覽的產品中,也因為有微軟的加持(PMC:Portable Media Center)、十六比九寬螢幕、照片儲存、內建喇叭、預約錄影、遙控操作等,這類有特色的產品都將激盪出更多的產品火花。當然,受到MP3產品在功能方面向上擠壓,也促使MP4價格的平民化,這是可喜之處;但是,以iPod的耗電量來看,60GB的機種,播放影片只能連續撐個三小時,播放音樂卻可達到二十小時左右,其間的電力消耗差異大約有七比一之多,可見電力的問題仍是今後MP4業者必須努力的重點。
至於在炒得快變成陳腔濫調的MP3方面,新的顯示技術陸續導入,包括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有更多的顏色,或是在造型、續航力、與穿戴搭配上有更進一步的突破,都是會場中可以經常看到的項目,而從日前業界傳聞MP3產品的市場開始飽和的情形來看,今後追求市場區隔化、產品差異化,像是內建可對焦的高感度麥克風、或是充電三分鐘可以連續使用五十小時,一顆四號電池可以聽個十九小時,或甚至是戒煙專用或醫護(預防、舒緩憂鬱症)專用的產品,也會在今年成為新的顯學。
XM數位衛星廣播
另外,隨著數位廣播、衛星廣播、數位電視等廣電數位時代的來臨,MP3可以聽數位廣播或錄數位電台,MP4可以看數位電視或錄數位節目,這類的產品和服務都已經開始在歐美先進國家出現,像是在美國引起不小風潮的XM數位衛星廣播服務,就宣布旗下的產品在二○○六年開始提供MP3節目錄製功能,對於不擅於用電腦或網際網路的使用族群,或是經常開車的通勤族,此舉將會引起不小的迴響。
根據該公司所公布的資料指出,截至二○○六年一月底止,XM的訂戶數(此服務係以月租費為主,約為每個月十二美元,合台幣不到四百元)為六百萬人,預估年底可望達到九百萬人,而從二○○四年推出此服務以來,就引發熱烈反應的XM服務,光是在二○○五年就增加了兩百七十萬左右的用戶數,可見其熱力有多強了。
而在數位攝影機DV Camcorder與數位相機(DSC:Digital Still Camera)方面,受到今年世界盃足球賽、義大利杜林冬季奧運等體壇大事的影響,除了正面帶動的薄型電視與數位錄放影機外,當數這兩類攝影拍照的產品了。雖然去年底傳出了數位相機大廠Konica Minolta將售予SONY的新聞,但數位相機和數位攝影的風潮卻沒有減緩。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相機還是攝影機、寬螢幕、Wi-Fi無線傳輸、新的儲存媒體(如DVD Double Layer)導入,或是手持設計理念的別出心裁,都將是今年可以多加留意的觀察趨勢。
手機的3G多媒體影音服務
除了前面講過的個人可攜式電子產品之外,在台灣人手一機,一人好幾機的行動電話手機,近年來也整合了許多影音多媒體功能,其動態應該是各位讀者茶餘飯後經常注意的話題。而在持續美化、個性化、個人化的手機外型設計變革外,增加像是滑蓋、鍵盤、大螢幕、立體MP3、高畫素照相、高儲存容量,甚至親子、居家與特殊應用的產品,也會在今年如過江之鯽陸續出閘。不僅如此,先前所提及的數位電視廣播,隨著第三代行動電話(3G)去年在台灣相繼開播之後,這方面被各界視為下一個金雞母的影音多媒體服務,也會成為手機、甚至還是影音視聽的另一個產品戰場。
接著來談談視聽產品,誠如本刊之前的報導,在此不敢再次浪費篇幅,僅把展覽中比較具指標意義的簡單描述。在展場中最受矚目的,不是最大尺寸一百零三吋的松下(Panasoinc)電漿電視,也不是三星(Samsung)八十二吋的對大液晶電視,而是由東芝(Toshiba)與佳能(Canon)聯手主導的第三代大畫面薄型電視技術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表面傳導電子發光顯示器)。鑑於這項技術本專欄之前已經多次介紹,在此也不多做說明。
不光只是尺寸與規格的拉鋸戰在薄型電視的世界中發生,影音光碟的領域裡,今年也將是HD DVD與Blu-ray兩方陣營廝殺的重頭戲。雖然Blu-ray方面有著即將問世的次世代遊戲主機PS3撐腰,再加上有SONY方面的「視覺系」加持,使得氣勢頗為看好,但HD DVD也因為向下相容的諸多訴求,讓人頻頻點頭。因此,兩方交手的情節今年可望有初步的戰績出現。只不過,從台灣廠商可以切入的空間來看,目前或許還看不出有什麼可以見縫插針的地方。
RMVB、DiVX台灣廠商可以多加著墨
撇開這些你死我活的「派系鬥爭」不看,其他非主流(相較於主流的DVD)的影音格式,像是本專欄之前也曾探討過的RMVB、DiVX等,這些所謂地下工作者的檔案格式,在CES展中也有不少的曝光。若能讓擅長彈性與多功能整合的台灣廠商在此充分發揮的話,其各種可能切入的機會,甚至有希望藉此闖出一片天。
另外,較少影音雜誌注意到的,就是SACD或是DVD Audio這類的高音質光碟產品在今年的展出中逐漸低調式微。從曲高和寡的角度來看,難道「高品質」就一定會叫好又叫座嗎?或許,「易取得」反而是讓MP3有今日局面的重要原因呢!這或許是在追求品質極致的迷失中,可以提供給各位反向思考的一個話題。
至於在傳輸介面上,由包括日立、三菱、飛利浦、SONY、東芝、Thomson、Silicon Image等七家廠商,在會中共同宣布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畫質多媒體傳輸介面的最新規格,此舉將可提供更好的影音傳輸規格,也防止IT廠商所號召的「數位家庭」撈過界,以期鞏固消費性電子產品及廠商原有的地位。
你比較喜歡Home Netwroking?還是Multi-Room?
既然談到了「數位家庭」,除了由IT廠商所主導的軟硬體平台,視聽影音在居家環境的應用也更加廣泛。摒棄了原有冷冰冰的「Home Netwroking」的訴求招牌,換成親切易懂的「Multi-Room」宣傳字眼,而且是有線的而非無線的居家音樂應用,甚至把觸角延伸到印象中油煙充斥的「廚房」裡。至於其他像是可以高達200Mbps傳輸速率的PowerLine電源線傳輸,250Mbps的Cable Line有線電視線纜傳輸,或是大家所熟知的Wi-Fi無線傳輸,以及用於電腦但業已無線化的Wireless USB等,都是今年會普遍看漲的傳輸與應用。
當然,這次的展出中還包括了車用電子、電玩遊戲主機、機器人、科技玩具、環境感測(溫濕度)、家電控制、環保節能、監視保全、周邊商品等,顯然為今後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走向,帶來了許多靈感與指引。而在個人可攜式產品:如手機、PDA、MP3、MP4、數位相機等逐漸整合之際,這次的展出更有指標性的意義。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上述這些個個人行動產品今後的走向,將朝:(一)產品少量多樣化策略邁進,以提供流行時尚的時尚精品、造型酷炫、色彩時髦、質感優越的設計元素;(二)整合多功能變化,製作出前衛個性的產品,以期做到符合雅痞設計、特殊異類、變種設計、未來概念的風格;(三)系統平台選邊站,復古衛道也不見得不好,要能符合過去習慣、熟悉親切、昨日美味、傳統古意,也會有其一定的迴響。
心靈消費的前提還是要腳踏實地
可以確定的是,在注重「心靈消費」的今天,隨著CES展結束更再次證明了今後消費意識主軸的轉變,從過去重視的功能、價格、效益的硬調絕對作風,演變成造型色彩、視聽感觸、口碑風行等軟調的感性走向,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將紮紮實實地以這些過去不太受重視的陪襯訴求為主要依歸。
然而,就在台灣廠商普遍開始意識到這樣的轉變之際,卻逐漸再度陷入「蛋塔」的一窩蜂砸錢盲目玩品牌的窠臼裡,這實在是令人捏一把冷汗。就像炒作八卦的報章雜誌還是電視廣播只能贏得一時,宛如台語俗諺所說「囂張沒有落魄來得久」,即使砸大錢玩品牌在短期間內會有點效果,但長遠來看,還是腳踏實地搞好產品的設計、研發、創新、整合,以及客戶服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投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