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7 00:41:00威利

生活閒談:打包心理學

生活雜記
打包心理學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float/0,3417,112003120200455+11051302+20031202+news,00.html
中國時報◎藹維  (20031202)

小時候,母親沒事就背朱子治家格言給我們聽。其中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簡直如雷貫耳。用餐時,自然更會再三提醒:盤中之飧,粒粒皆是「老農」和「老媽」汗水的辛苦結晶。

不能對不起大陸上苦難的同胞

因此,平日吃飯,碗中如有殘餘飯粒,毫無疑問的,會得到「將來嫁娶麻子為對象」的警告。倘若把剩飯倒在垃圾桶內,必然難過心痛,覺得「對不起大陸上苦難的同胞」!最後,剩菜們若非進了冰箱,成了下一頓的內容,就可能被勉強塞進各人的飽胃,有人還因而拉過肚子!

庭訓影響所及,長大之後,外出用餐,吃不完的菜肴,我一定千方百計,把它們打包帶回家,以免平白浪費。小自麵包一兩片、蔥段數根加甜麵醬(抹荷葉烙餅用的),大至熱湯一大鍋,連熱咖啡(整壺的那種),也都設法拜託老闆讓我如願攜回。遇上面有難色的服務生,「陪上笑臉」和「連聲稱謝」是絕對要的啦!

我這算「正常」的狀況,舍弟倒有一次反常的特例。若干年前,旅居印尼的蔡叔叔來台,我們三兄妹請他吃西餐,蔡叔叔點了一客牛排,內有厚實的兩大塊牛肉。剛開始時,大家都吃了不少沙拉吧的東西。待上了主菜,蔡叔叔只吃了一塊牛,就頻頻喊飽,吃不下另一塊了。

服務人員來收盤時,我弟弟突然冒出平地一聲雷,手指著蔡叔叔的餐盤,堅定而大聲地說道:「先生,那塊牛排,請你打包!」氣氛頓時僵住,一向詼諧的蔡叔叔接不上話,愣了一下。我們也兀自納悶:怎麼竟然去覬覦別人的剩菜?此時,舍弟又開口了:「我要帶回去餵我們家的狗!」嘩!大家如釋重負,全都輕鬆地笑了開來!

第二天中午,我那有潔癖的高雅老媽,把這塊「搶救」回來的牛排,從冰箱取出加熱後,獨自慢慢享用,一邊幽幽說道:「我,就是那隻老狗!」(事隔多年,重提往事,母親全然忘記,還矢口否認,怪我破壞她的「清譽」。)

敝人也締造過一項新紀錄。去年曾與某位居高階的H女士共進午餐。那是一家僻靜的義大利餐廳。餐後甜點有兩種,她和另一好友選布丁,外子跟我選起司蛋糕。侍者送來他們的甜點時,我就後悔了。布丁肥實滋潤,一看便知好吃。H女士只嚐了一口,立即揮手示意,叫侍者端走(好想把它攔截下來)。相形之下,我們的蛋糕就遜色了。因不需彼此「交流」,甜點剩了大半塊。

去而復返,也能打包

等結完帳、離開餐廳,朋友來電提醒,桌下一袋禮物為她所相贈,聞言趕緊返回現場取物。赫然發現桌面尚未清理,半塊起司蛋糕還在!我的老毛病又犯,忍不住厚著臉皮,央請服務小姐打包,美麗的她欣然同意。哇!去而復返,也能打包,太有「成就感」了!

敝人平素出手超級大方,然而,對這些「剩菜」,我就不忍心棄置。此中,必隱含什麼心理情結。家人外出聚餐,總有菜肴剩下。每當我提議打包時,溫文儒雅的老哥頓時變臉,雙眼暴睜:「這一點兒東西還要帶?難看嘛!」他的「妹婿」也會齜牙咧嘴,作出不耐表情。

許多男生,一察覺女伴有「打包」的意圖,立即唏哩呼嚕、加速把自己的「份」一掃而空,還虎視眈眈、等著解決其他餘食,結果撐到快爆!何苦呢?難道包了剩菜,就形同自貶身價、一派小家子氣嗎?

相信大部分男士不僅單顧顏面,也可能怕麻煩,或者力主「隔夜勿食」等。其實這些都無關緊要,若轉個念頭、「放手」讓女伴打包而滿足無憾,皆大歡喜,何樂不為?

「打包心理學」值得鑽研:可以觀察店員的素質、同伴的性情(寬容節儉與否)、及個人坦然以對的自信程度……等,幾乎可當人性的試金石了。不過,凡事必有例外,諸君最好不要在法國頂級餐廳出此「下策」。據說,主廚會老大不高興,認為您簡直侮辱了他的絕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