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5 12:49:00玄武
尋伺自我--之三
>無我......需要 思維 觀察 分析而解構自我的一個心智過程嗎?
差別在於
離開思維 觀察 分析.. 心單純保持寂靜的狀態 佛法稱為奢摩他
六般羅蜜中 稱為禪定
禪定雖能讓心識沉澱 在寂靜中削落一切妄念 但卻無法透過思擇 觀察而確認無我
所以 許多宣稱透過寂靜成就無我的人 只會教你放下 卻無法解構為何無我
於是 六般羅蜜中尚有智慧 或稱般若 或稱毘缽舍那
透過觀察與思擇解構一切現象 辨認一切差別及界限
更重要的是 他透過心動 到達真不動
所以才會行六度萬行而實無所行
如果只有寂靜 則寂靜與動永成分裂 只會困在寂靜而無法自在
更無法對例如無我 有清晰 透徹而究竟的了解
所以 菩提到次第廣論中說
奢摩他法 與外道共 若不入毘缽舍那 不但根本無法了解無我
更不會知道佛法與外道的差別
此外 克里希納穆提的許多說法之所以打動人心
更因為他在許多地方的觀察深入 清晰而透徹
深入 清晰而透徹的解構生命 若不靠觀察的智慧 是做不到的
只是 禪定的寂靜力量 是輔助觀察的重大要件
差別在於
離開思維 觀察 分析.. 心單純保持寂靜的狀態 佛法稱為奢摩他
六般羅蜜中 稱為禪定
禪定雖能讓心識沉澱 在寂靜中削落一切妄念 但卻無法透過思擇 觀察而確認無我
所以 許多宣稱透過寂靜成就無我的人 只會教你放下 卻無法解構為何無我
於是 六般羅蜜中尚有智慧 或稱般若 或稱毘缽舍那
透過觀察與思擇解構一切現象 辨認一切差別及界限
更重要的是 他透過心動 到達真不動
所以才會行六度萬行而實無所行
如果只有寂靜 則寂靜與動永成分裂 只會困在寂靜而無法自在
更無法對例如無我 有清晰 透徹而究竟的了解
所以 菩提到次第廣論中說
奢摩他法 與外道共 若不入毘缽舍那 不但根本無法了解無我
更不會知道佛法與外道的差別
此外 克里希納穆提的許多說法之所以打動人心
更因為他在許多地方的觀察深入 清晰而透徹
深入 清晰而透徹的解構生命 若不靠觀察的智慧 是做不到的
只是 禪定的寂靜力量 是輔助觀察的重大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