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08 19:11:20今生今世

成敗之間

「失敗可能成為成功的菌苗,也可以成為絕望的眼淚。成功可以變成一層樓的動力,也可以成為高枕無憂的驕氣。」
----以文為中心寫一篇論說文


成敗之間
成功往往是經過千錘百鍊的砥礪,古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確!成功是如此得來不易,但失敗卻只要一個小錯誤,就足以令你粉身碎骨。但難道成敗之間的區別只在於「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嗎?
春秋時期的吳越之爭,越王句踐忍著亡國之痛臥薪嚐膽,終報深仇,滅了吳王夫差。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滿清,歷經十次失敗才成功。在此說明了「失敗為成功之母」一諺,失敗的價值就是成功的跳板。
南宋末年,文天祥領兵對抗蒙古,雖終在崖山之役戰敗遭俘,但他可歌可泣的愛國精神卻流芳百世,為中華歷史增添一股浩然之氣。鄭成功為抗清復明,不惜大義滅親,可惜壯志未酬,含恨而終,鄭氏在台,歷時三代,終被康熙平定,但鄭成功忠君愛國之心並沒有因為鄭氏王朝的復滅而消失殆盡,反而永留於後世子孫之心。難道失敗就真的一無所有?文天祥、鄭成功失敗的內涵其實遠大於他們成功的表象。
稱霸歐洲一時的法國英雄拿破崙,一生戰功無數、所向披靡,但人往往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終在滑鐵盧一役慘遭敗北。三國時代的曹操不可一世,短短時日就統一北方,挾著傲人的驕氣,發動百萬大軍南下,交戰赤壁,遭聯軍擊退,狼狽逃回北方,從此一蹶不振。試問世上有永遠的勝者嗎?「驕兵必敗」就是這個道理。
成敗往往的無常的。先秦時期孫臏與龐涓鬥法,孫臏雖遇害成為階下囚,看似失敗的他卻有必勝的決心,反觀龐涓的卑鄙成功,相信二人最終的成敗已無需多言。劉邦、項羽楚漢相爭,項羽力能抗鼎、勇猛過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最終卻被不學無術的地痞劉邦擊敗,自刎于烏江。成敗乃未知之數,執著又有何用?
一時的失敗不足以論成敗,失敗的價值早已昇華至心靈層面,沒有失敗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真正成功的喜悅。正視失敗,其實失敗比成功擁有得的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