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1 12:04:41石牧民
少女的嗓音與男人的歌--關於「Linda!Linda!」的,歌和電影
這是幾首歌、唱歌的大男生、小女生和一部電影的紀錄。我先聽到了歌聲,然後去看了電影。
那是在我工作的書店進行年中盤點的時候。
我熱愛盤點。
盤點的時候,我必須手持盤點器,逐一地將書籍商品的條碼輸入電腦當中。
這個我猜不少同事感覺乏味的工作之奇妙之處在於,
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內,它讓你全神貫注的面對職責範圍內的書籍;
你並且機械性的重複掃描條碼的輸入動作,彷彿,在那一段時間中,
世界安靜地只有你和群書,而空曠當中唯獨傳來盤點器的〝嗶!嗶!〞聲。
那種心中持續的安靜下來,而眼裡的焦點持續的對準工作本身的專注,
經常讓我也同時感覺到亢奮。
那是一種我的身體動作和視線、盤點器的掃描光束和聲響,群書的名姓及編號,
不斷不斷地聚集在他們所交會的同一點上所摩擦、積累出來的,
熱烈、白熾的效果。
我熱愛盤點,還有盤點結束之後許久才會緩緩消退的 natural high。
我工作的書店進行年中盤點,我獨自一人正在一樓面對一個大的書籍平台的時候,
那音樂驀地裡鑽進我的專注當中,硬是擠出了一條縫隙。
聽起來,
那是一個日本年輕人的聲音。
他多半在嘶吼,而即便輕聲低吟起來的時候,聲音裡的張狂還是隱隱的耀武揚威。
時而藍調,時而是post-punk的曲風當中,
我聽到那個大男生用我所不能了解的日文反覆唱道:
我就是要這樣唱歌,哇咧恁老爸才不管你願不願意聽;
我在唱了,啥款?我就是要這樣唱歌!
然後在一首擺明著混搭blues和a-go-go的歌曲裡,
他在一長串日文的過門之後,突然爆出了一句模仿Elvis的:
one for the money, two for the show......
那聲音裡還是一副目空一切的倨傲模樣。讓我覺得,
就算是他們的音樂一點都不好聽(啊其實好聽到掉渣),那聲音裡的硬頸和反骨也足夠讓這些個搖滾小子跩他個二五八萬!
我跑到地下二樓,我知道這唱片一定是黃小本帶來的。
找到她,我高興的大聲問到:這是哪個團?我喜歡他們!
小本:嘿嘿,你喜歡喔?
我說:對啊!他們是一群神經病耶!
他們是Blue Hearts。
八零年代末期的日本搖滾天團。
我先是叫他們做〝藍心田〞,然後想到這樣翻譯跟他們的風格真是不搭調;
然後是blue,
既可以表徵他們很聰明的了解一切搖滾都源自於藍調的心思,
也能夠傳達他們最有名的曲子裡多半抒發慘綠少年少女心中的自卑和憂鬱憤怒。
所以可以叫做〝一心搞藍調〞,或者是〝滿腹ㄟ悲哀〞,甚至可以是〝心事誰人知〞喔......!
所以我索性就叫他們做〝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
(小丸子旁白先生出來說:搞什麼爛翻譯......)
他們的成名曲叫做「LINDA!LINDA!」。
一首初嚐愛情滋味的少年,拼了命要為了他戀慕的對象而自信美麗,
並且呼喊著她,希望一起領略愛情真諦的青春之歌。
結果,用這幾句話,我不小心把也叫做「LINDA!LINDA!」的這部電影說明去了一半。
一個校園故事。
園遊會前夕,一個面臨解散危機的少女樂團,倉卒間找來了一個日語還有點彆腳的韓國交換學生擔任主唱。
並且挑了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的歌曲作為表演曲目。
這是另一半。
電影的創作者很準確的運用看似隨意,其實想必經過嚴密構圖的詩意畫面,
表現了高中生用力的揮霍體內飽滿的青春,有時也無所事事的晃蕩著,
屬於每一個活過十來歲人的共同記憶。
因為還擁有大把大把的精神去歌唱和戀愛,不眠不休也無關緊要;
因為還有多到看不見盡頭的時光,發呆、作白日夢,遲到和睡到天昏地暗也沒有關係。
年輕,和身上綻放著繁盛的年輕的少男少女;
變成電影創作者山下敦宏精準地表現出來的,全片的重心。
電影的宣傳海報上依稀寫到,這是一部從十五歲、二十歲、三十歲都會被感動的電影。
這話卻也不甚誇耀而言過其實。
當雨中奔跑後,全身漉濕的少女們,大聲的唱著「LINDA!LINDA!」。
山下敦宏監督很成功的使得前此的鏡頭和情節令這一句「LINDA!LINDA!」成為咒語。
少女們終於無畏地大聲呼喊著青春,
而畫面彼端的我,
看見的是女孩正用盡他全副的力氣,為我召喚著被無數昨日掩蓋的年少時光。
一聲聲「LINDA!LINDA!」的召喚中,
我想起自己也曾經穿著藍色制服,在雨中飛奔過校園內的廣場。
然而究竟是為了趕赴一場演講比賽,
或者為了讓雨水沖刷掉未獲答允的暗戀殘存的沮喪,
我已經無法確知。
但是又如何?我想這是山下敦宏監督隱身在「LINDA!LINDA!」鏡頭之後對我說的。
So fucking what?這個是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唱出來的。
奮力歌唱的大男生和少女,以及對青春寄予細膩觀察的電影創作者,
一起令「LINDA!LINDA!」成為了一場功德圓滿的青春呼喚儀式。
--六月初,台北光點電影院依然在播放這部電影;
而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的原版CD台灣多半買不到...
那是在我工作的書店進行年中盤點的時候。
我熱愛盤點。
盤點的時候,我必須手持盤點器,逐一地將書籍商品的條碼輸入電腦當中。
這個我猜不少同事感覺乏味的工作之奇妙之處在於,
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時間內,它讓你全神貫注的面對職責範圍內的書籍;
你並且機械性的重複掃描條碼的輸入動作,彷彿,在那一段時間中,
世界安靜地只有你和群書,而空曠當中唯獨傳來盤點器的〝嗶!嗶!〞聲。
那種心中持續的安靜下來,而眼裡的焦點持續的對準工作本身的專注,
經常讓我也同時感覺到亢奮。
那是一種我的身體動作和視線、盤點器的掃描光束和聲響,群書的名姓及編號,
不斷不斷地聚集在他們所交會的同一點上所摩擦、積累出來的,
熱烈、白熾的效果。
我熱愛盤點,還有盤點結束之後許久才會緩緩消退的 natural high。
我工作的書店進行年中盤點,我獨自一人正在一樓面對一個大的書籍平台的時候,
那音樂驀地裡鑽進我的專注當中,硬是擠出了一條縫隙。
聽起來,
那是一個日本年輕人的聲音。
他多半在嘶吼,而即便輕聲低吟起來的時候,聲音裡的張狂還是隱隱的耀武揚威。
時而藍調,時而是post-punk的曲風當中,
我聽到那個大男生用我所不能了解的日文反覆唱道:
我就是要這樣唱歌,哇咧恁老爸才不管你願不願意聽;
我在唱了,啥款?我就是要這樣唱歌!
然後在一首擺明著混搭blues和a-go-go的歌曲裡,
他在一長串日文的過門之後,突然爆出了一句模仿Elvis的:
one for the money, two for the show......
那聲音裡還是一副目空一切的倨傲模樣。讓我覺得,
就算是他們的音樂一點都不好聽(啊其實好聽到掉渣),那聲音裡的硬頸和反骨也足夠讓這些個搖滾小子跩他個二五八萬!
我跑到地下二樓,我知道這唱片一定是黃小本帶來的。
找到她,我高興的大聲問到:這是哪個團?我喜歡他們!
小本:嘿嘿,你喜歡喔?
我說:對啊!他們是一群神經病耶!
他們是Blue Hearts。
八零年代末期的日本搖滾天團。
我先是叫他們做〝藍心田〞,然後想到這樣翻譯跟他們的風格真是不搭調;
然後是blue,
既可以表徵他們很聰明的了解一切搖滾都源自於藍調的心思,
也能夠傳達他們最有名的曲子裡多半抒發慘綠少年少女心中的自卑和憂鬱憤怒。
所以可以叫做〝一心搞藍調〞,或者是〝滿腹ㄟ悲哀〞,甚至可以是〝心事誰人知〞喔......!
所以我索性就叫他們做〝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
(小丸子旁白先生出來說:搞什麼爛翻譯......)
他們的成名曲叫做「LINDA!LINDA!」。
一首初嚐愛情滋味的少年,拼了命要為了他戀慕的對象而自信美麗,
並且呼喊著她,希望一起領略愛情真諦的青春之歌。
結果,用這幾句話,我不小心把也叫做「LINDA!LINDA!」的這部電影說明去了一半。
一個校園故事。
園遊會前夕,一個面臨解散危機的少女樂團,倉卒間找來了一個日語還有點彆腳的韓國交換學生擔任主唱。
並且挑了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的歌曲作為表演曲目。
這是另一半。
電影的創作者很準確的運用看似隨意,其實想必經過嚴密構圖的詩意畫面,
表現了高中生用力的揮霍體內飽滿的青春,有時也無所事事的晃蕩著,
屬於每一個活過十來歲人的共同記憶。
因為還擁有大把大把的精神去歌唱和戀愛,不眠不休也無關緊要;
因為還有多到看不見盡頭的時光,發呆、作白日夢,遲到和睡到天昏地暗也沒有關係。
年輕,和身上綻放著繁盛的年輕的少男少女;
變成電影創作者山下敦宏精準地表現出來的,全片的重心。
電影的宣傳海報上依稀寫到,這是一部從十五歲、二十歲、三十歲都會被感動的電影。
這話卻也不甚誇耀而言過其實。
當雨中奔跑後,全身漉濕的少女們,大聲的唱著「LINDA!LINDA!」。
山下敦宏監督很成功的使得前此的鏡頭和情節令這一句「LINDA!LINDA!」成為咒語。
少女們終於無畏地大聲呼喊著青春,
而畫面彼端的我,
看見的是女孩正用盡他全副的力氣,為我召喚著被無數昨日掩蓋的年少時光。
一聲聲「LINDA!LINDA!」的召喚中,
我想起自己也曾經穿著藍色制服,在雨中飛奔過校園內的廣場。
然而究竟是為了趕赴一場演講比賽,
或者為了讓雨水沖刷掉未獲答允的暗戀殘存的沮喪,
我已經無法確知。
但是又如何?我想這是山下敦宏監督隱身在「LINDA!LINDA!」鏡頭之後對我說的。
So fucking what?這個是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唱出來的。
奮力歌唱的大男生和少女,以及對青春寄予細膩觀察的電影創作者,
一起令「LINDA!LINDA!」成為了一場功德圓滿的青春呼喚儀式。
--六月初,台北光點電影院依然在播放這部電影;
而他媽的blue到骨子裡去了樂團的原版CD台灣多半買不到...
上一篇:假面 Tim Bu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