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20:35:46事與非人

《獵人帶路》與《鄒之屋》分享曾文溪上游故事一同來札哈木探索「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獵人帶路》與《鄒之屋》分享曾文溪上游故事一同來札哈木探索「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欣悅媒體 #記者林舒婷 #台南綜合報導 #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將於3月27日(六)在安平札哈木原住民公園舉辦「《獵人帶路》新書發表暨《鄒之屋》放映座談會」活動,歡迎市民朋友及關心原鄉議題的國人朋友踴躍參加。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將於明年正式登場,市府文化局為該藝術季展開為期3年的策展規劃。”Mattauw”為西拉雅族眼睛之意,第二屆的麻豆大地藝術季將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主題,策展範圍擴及嘉南平原母親之河-曾文溪上中下游的踏查。本次活動即呈現2020年由策展人龔卓軍老師帶領策展團隊及受訪者踏查曾文溪上游的成果專書《獵人帶路》,並放映交通部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拍攝的電影《鄒之屋》,邀請觀眾一起穿越1930年代,瞭解當時的鄒族族人生活,映後並有導演莊榮華與大家分享講談。
  曾文溪是嘉南平原「母親之河」,沿岸孕育無數生命、農產與經濟,麻豆的糖工業文化也應運而生。3年一度的麻豆大地藝術季從首屆探討土地與糖業文化,2022年即將舉辦的第二屆則將更深入探討土地、水文與人類的關係。「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3年的策展規劃,從2020年的考古踏查,2021年以創作發展為主軸邀請民眾參加的倡議分享,最後將在2022藝術季完整呈現。
  藝術季策展人龔卓軍老師於去(2020)年率策展團隊到阿里山探尋曾文溪上游,發現曾文溪流域在鄒族族人的語彙中對於不同河段、地形,都賦予不同的指稱名詞,因而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來闡述從上游到下游各族群文化與曾文溪的關係,並出版首年研究踏查成果《獵人帶路》和大家分享;專書由獵人巴蘇雅和安孝明帶領策展團隊前進上游,從自然環境到人工的水利設施,邀請讀者對「土地故事」深入探究,反思人類社會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
您知道嗎?400多年前,安平、赤崁一帶曾是鄒族的生活空間,札哈木(Cahamu)即為鄒族對此地的古稱。這場新書發表暨電影放映會,兩個主題都緊扣鄒族族人生命經驗,選擇在札哈木公園舉辦,也代表族人睽違400多年,重新走回府城人們的視線,也讓更多國人能以更寬廣的角度,認識到土地的歷史。本次活動映後也特別邀請到莊榮華導演來和大家分享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委託其拍攝的影片《鄒之屋》,講述鄒族小朋友Pasuya跟著祖父來到傳統家屋瞭解自己的文化,半戲劇半記錄的拍攝手法,帶領觀眾一起穿越1930年代,瞭解當時的鄒族族人生活。
  本周六晚上6:30即將於札哈木原住民公園(安平區安億路472號)準時登場的「《獵人帶路》新書發表暨《鄒之屋》放映座談會」精彩可期,主辦單位並將提供現場前50名報到觀眾享用免費美味餐點,更多活動詳情歡迎鎖定總爺藝文中心粉絲專頁(https://reurl.cc/L0Qm7e
)及「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粉絲專頁(https://reurl.cc/7ybD3y
)。
+10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