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04 16:05:24Ryan
【台慶影展】6-1
整理了曾在留言版曇花一現的亂七八糟不負責電影筆記,趕在開台即將滿一週年之際把它們貼上檯面,還希望大家不嫌棄。其中的一些文字,靜靜地躺在不見天日的檔案夾裡,竟然長達兩年了;有些則是這兩三年來以EMAIL形式轟炸眾多親朋好友的隨便聊聊。【台慶影展】6-1裡收錄從早期到近期幾部英語片的短評,在台灣應該都沒有正式上過院線或發行DVD、VCD,所以大家可以記住英文片名(因為中文譯名是我自己翻爽的),注意一下有線電視會不會播出。附圖是《愛的徒勞》劇照。
.《窮山惡水》Badlands(1973)
《窮山惡水》是泰倫斯馬力克的處女作,片中詩意寧靜裡蘊含的暴烈,預告了他下一部作品《天堂歲月》的成功。除了年輕不貌美卻處處顯露性感魅力的西西史派克及英氣勃發的馬丁辛的精彩演出外,意外發現湯尼史考特那部幾乎已成了Cult 迷膜拜的《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裡頭迷死人的主旋律(以敲擊樂方式演奏,締造某種晶瑩剔透的浪漫)原來出自這邊(Carl Orff和Erik Satie)。同樣講戀人浪跡天涯,同樣渲染暴力美學,也許《絕命大煞星》其實正是在向大師致敬啊!
.《輕狂不後悔》School Daze(1988)
沒想到史派克李也拍過歌舞片,而且還是很三八那種唷,看來史派克李還真是努力嘗試各種類型,努力傳他的教(大黑人主義?)呀。也許下次他可以拍部大格局的戰爭片或科幻片來宣揚他的種族理念(只要有片商肯投資的話)。本片的誕生早在他名滿天下那部《為所應為》之前,許多橋段也許技法還很生澀,卻能讓觀眾感受學生電影裡一股粗糙生猛的創意。一部校園YA片可以把格局拉到申論種族議題的遼闊視野(黑人高校裡的純黑人VS非純黑人),振振有詞地傳達史派克李式信念,也算難得了,尤其收場場景還呼應似地回到開場的地方…,非常令我懷念的招牌史派克李風格(他最近好像放棄這招了)。
.《隔世未了情》Truly Madly Deeply(1991)
作為安東尼明格拉的處女作,這部十年前的小品愛情片即宣示了導演對戀人間那股或濃郁或清雅芬芳的情感的細膩描繪及慧心捕捉。茱莉史蒂芬生(《我愛貝克漢》那位神經兮兮的媽媽)在片中是一位孤獨地沈陷在死去戀人陰霾的悲傷婦人,某日,戀人的魂魄(亞倫雷克曼飾)竟奇蹟似地出現與她重聚。當然,美好時光終究追不上現實的物換星移,她終究必須作出抉擇…。一個毫無新意的故事,端看導演大廚如何以他的魔法金粉燉煮,我很確定《隔世未了情》絕對是一鍋滷到汁濃肉爛的成功佳餚!
.《聖煙烈火情》Holy Smoke(1999)
《聖煙烈火情》曾經入圍威尼斯競賽,但是當年的評審團主席艾米爾庫斯杜力卡顯然不會對珍康萍的女性情慾太感興趣(大獎最後落到老謀子的《一個都不能少》手中),以致最後並未獲得太多迴響。較之珍康萍歷作,《聖煙烈火情》無論格局或藝術成績,都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而已,女主角對宗教的執迷並不是重點,她和哈維凱托的交互影響才是故事關注重心(但我覺得故事編得有點牽強),重點是,隨片附贈還算可口的凱特溫斯蕾正面全裸。
.《心靈真愛》Music of the Heart(1999)
《驚聲尖叫》系列的導演韋斯克拉文,企圖以《心靈真愛》證明他也能安安靜靜拍一部好片。電影本身倒也拍得溫情處處,梅阿姨照例因為精準演技入圍了奧斯卡,當然也照例敗北。改編自真人真事,《心靈真愛》和《春風化雨1996》類似,樂迷可能會興奮地發現,本片片尾居然請來帕爾曼等大師特別客串呢!我最有感覺的地方,在於音樂之偉大乃因其感動人心之本質,而非技藝的出眾與否。梅莉史翠普以一介遭專業樂團拒絕的失意提琴手身份任教小學混飯吃,卻教出一群學生的信心與希望,也許,他們永遠不是多麼優秀的提琴手,但讓一群父母在音樂發表會上聽得感動流淚,那也就夠了。音樂,作為情感的傳輸工具至此,無論出自一個七歲小孩之手抑或由帕爾曼等大師演奏,其實再也不重要了,不是嗎?
.《甜蜜與卑微》Sweet and Lowdown(1999)
在懷舊味十足的服裝、布景、爵士樂烘托及中國攝影師趙非醉人的鏡頭下,《甜蜜與卑微》以虛擬新聞片的假客觀手法,企圖還原虛擬爵士樂手(西恩潘飾)的生活切片。未來的影后接班人珊曼莎莫頓詮釋深情啞女,蒼涼中演不住的純真,讓人看了心頭淌血;烏瑪舒曼的做作妻子一角也非常生動。至於因本片提名奧斯卡男主角的西恩潘,片尾一場突如其來、難以言喻的痛哭戲,同樣無比動容,讓我想起費里尼的《大路》最後嚎淘大哭的安東尼昆。
.《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2000)
這次肯尼斯布萊納把莎劇故事背景移到三十年代的戰前歐洲,採用耳熟能詳的老歌,拍出一部非常討喜的Musical。只是比劇本品質,《愛的徒勞》不如伍迪艾倫的《大家都說我愛你》;比創新度比技術,又不如《紅磨坊》及《在黑暗中漫舞》。故事說得薄弱倉促(片長只有一小時半);演員表現則誇張胡鬧(隨導演的神經質發癲起舞),尤其過氣玉女艾麗西亞席薇史東及馬修李拉,根本是拖累整體演出成績。
.《荒漠莎跡》The King Is Alive(2000)
這是首部英語發音的逗馬作品,由拍廣告出身的克里斯汀萊文(拉斯馮提爾念丹麥國家電影學院的同學)執導。一輛長途巴士受困非洲荒漠,十一名乘客逐漸由沮喪而瘋狂,有點類似但又比不上麥可漢內克的《惡狼年代》,雖說本片視覺上更加華麗,情緒上的崩潰顯得更不尋常…。老實說,因本片演出而意外戴上2000年東京影展影后的珍妮佛潔森李在片中的戲份並不多,也沒特別令我深刻。或許這部片難以打動我的原因,在於我實在搞不懂,李爾王故事與整部電影內容之間的Connection。
.《愛美麗漫遊仙境》Very Annie Mary(2001)
《愛美麗漫遊仙境》描述一個缺乏自信的女孩如何走出獨裁父親的陰影,發展自己歌唱天賦,是很典型的英國藍領階級輕喜劇,有一些些《啞巴歌手》及《舞動人生》的味道,兼談威爾斯小鎮溫馨的風土人情。片中兩段Magic Moment很令我感動:其一是愛美麗在歌唱比賽時突發奇想穿上氣球衣飛起來的驚奇場面;另一段是為了重病的好友,愛美麗終於鼓起勇氣在山坡上大唱普契尼(親愛的爸爸),虔誠地為自己、為垂死好友,同時也為父親而唱…。女主角愛美麗由瑞秋葛里菲斯降齡飾演,也許三十多歲的她演豆蔻少女在外形上稍嫌勉強,但她確實是本片成功的最大功臣。至於愛美麗那位專制的父親,則由《玻璃情人》的坎城影帝強納森普萊斯飾演。
.《窮山惡水》Badlands(1973)
《窮山惡水》是泰倫斯馬力克的處女作,片中詩意寧靜裡蘊含的暴烈,預告了他下一部作品《天堂歲月》的成功。除了年輕不貌美卻處處顯露性感魅力的西西史派克及英氣勃發的馬丁辛的精彩演出外,意外發現湯尼史考特那部幾乎已成了Cult 迷膜拜的《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裡頭迷死人的主旋律(以敲擊樂方式演奏,締造某種晶瑩剔透的浪漫)原來出自這邊(Carl Orff和Erik Satie)。同樣講戀人浪跡天涯,同樣渲染暴力美學,也許《絕命大煞星》其實正是在向大師致敬啊!
.《輕狂不後悔》School Daze(1988)
沒想到史派克李也拍過歌舞片,而且還是很三八那種唷,看來史派克李還真是努力嘗試各種類型,努力傳他的教(大黑人主義?)呀。也許下次他可以拍部大格局的戰爭片或科幻片來宣揚他的種族理念(只要有片商肯投資的話)。本片的誕生早在他名滿天下那部《為所應為》之前,許多橋段也許技法還很生澀,卻能讓觀眾感受學生電影裡一股粗糙生猛的創意。一部校園YA片可以把格局拉到申論種族議題的遼闊視野(黑人高校裡的純黑人VS非純黑人),振振有詞地傳達史派克李式信念,也算難得了,尤其收場場景還呼應似地回到開場的地方…,非常令我懷念的招牌史派克李風格(他最近好像放棄這招了)。
.《隔世未了情》Truly Madly Deeply(1991)
作為安東尼明格拉的處女作,這部十年前的小品愛情片即宣示了導演對戀人間那股或濃郁或清雅芬芳的情感的細膩描繪及慧心捕捉。茱莉史蒂芬生(《我愛貝克漢》那位神經兮兮的媽媽)在片中是一位孤獨地沈陷在死去戀人陰霾的悲傷婦人,某日,戀人的魂魄(亞倫雷克曼飾)竟奇蹟似地出現與她重聚。當然,美好時光終究追不上現實的物換星移,她終究必須作出抉擇…。一個毫無新意的故事,端看導演大廚如何以他的魔法金粉燉煮,我很確定《隔世未了情》絕對是一鍋滷到汁濃肉爛的成功佳餚!
.《聖煙烈火情》Holy Smoke(1999)
《聖煙烈火情》曾經入圍威尼斯競賽,但是當年的評審團主席艾米爾庫斯杜力卡顯然不會對珍康萍的女性情慾太感興趣(大獎最後落到老謀子的《一個都不能少》手中),以致最後並未獲得太多迴響。較之珍康萍歷作,《聖煙烈火情》無論格局或藝術成績,都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而已,女主角對宗教的執迷並不是重點,她和哈維凱托的交互影響才是故事關注重心(但我覺得故事編得有點牽強),重點是,隨片附贈還算可口的凱特溫斯蕾正面全裸。
.《心靈真愛》Music of the Heart(1999)
《驚聲尖叫》系列的導演韋斯克拉文,企圖以《心靈真愛》證明他也能安安靜靜拍一部好片。電影本身倒也拍得溫情處處,梅阿姨照例因為精準演技入圍了奧斯卡,當然也照例敗北。改編自真人真事,《心靈真愛》和《春風化雨1996》類似,樂迷可能會興奮地發現,本片片尾居然請來帕爾曼等大師特別客串呢!我最有感覺的地方,在於音樂之偉大乃因其感動人心之本質,而非技藝的出眾與否。梅莉史翠普以一介遭專業樂團拒絕的失意提琴手身份任教小學混飯吃,卻教出一群學生的信心與希望,也許,他們永遠不是多麼優秀的提琴手,但讓一群父母在音樂發表會上聽得感動流淚,那也就夠了。音樂,作為情感的傳輸工具至此,無論出自一個七歲小孩之手抑或由帕爾曼等大師演奏,其實再也不重要了,不是嗎?
.《甜蜜與卑微》Sweet and Lowdown(1999)
在懷舊味十足的服裝、布景、爵士樂烘托及中國攝影師趙非醉人的鏡頭下,《甜蜜與卑微》以虛擬新聞片的假客觀手法,企圖還原虛擬爵士樂手(西恩潘飾)的生活切片。未來的影后接班人珊曼莎莫頓詮釋深情啞女,蒼涼中演不住的純真,讓人看了心頭淌血;烏瑪舒曼的做作妻子一角也非常生動。至於因本片提名奧斯卡男主角的西恩潘,片尾一場突如其來、難以言喻的痛哭戲,同樣無比動容,讓我想起費里尼的《大路》最後嚎淘大哭的安東尼昆。
.《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2000)
這次肯尼斯布萊納把莎劇故事背景移到三十年代的戰前歐洲,採用耳熟能詳的老歌,拍出一部非常討喜的Musical。只是比劇本品質,《愛的徒勞》不如伍迪艾倫的《大家都說我愛你》;比創新度比技術,又不如《紅磨坊》及《在黑暗中漫舞》。故事說得薄弱倉促(片長只有一小時半);演員表現則誇張胡鬧(隨導演的神經質發癲起舞),尤其過氣玉女艾麗西亞席薇史東及馬修李拉,根本是拖累整體演出成績。
.《荒漠莎跡》The King Is Alive(2000)
這是首部英語發音的逗馬作品,由拍廣告出身的克里斯汀萊文(拉斯馮提爾念丹麥國家電影學院的同學)執導。一輛長途巴士受困非洲荒漠,十一名乘客逐漸由沮喪而瘋狂,有點類似但又比不上麥可漢內克的《惡狼年代》,雖說本片視覺上更加華麗,情緒上的崩潰顯得更不尋常…。老實說,因本片演出而意外戴上2000年東京影展影后的珍妮佛潔森李在片中的戲份並不多,也沒特別令我深刻。或許這部片難以打動我的原因,在於我實在搞不懂,李爾王故事與整部電影內容之間的Connection。
.《愛美麗漫遊仙境》Very Annie Mary(2001)
《愛美麗漫遊仙境》描述一個缺乏自信的女孩如何走出獨裁父親的陰影,發展自己歌唱天賦,是很典型的英國藍領階級輕喜劇,有一些些《啞巴歌手》及《舞動人生》的味道,兼談威爾斯小鎮溫馨的風土人情。片中兩段Magic Moment很令我感動:其一是愛美麗在歌唱比賽時突發奇想穿上氣球衣飛起來的驚奇場面;另一段是為了重病的好友,愛美麗終於鼓起勇氣在山坡上大唱普契尼(親愛的爸爸),虔誠地為自己、為垂死好友,同時也為父親而唱…。女主角愛美麗由瑞秋葛里菲斯降齡飾演,也許三十多歲的她演豆蔻少女在外形上稍嫌勉強,但她確實是本片成功的最大功臣。至於愛美麗那位專制的父親,則由《玻璃情人》的坎城影帝強納森普萊斯飾演。
上一篇:《無法無天》與幾部巴西電影
下一篇:【台慶影展】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