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與舞的出神狀態:從A.R.拉曼的配樂看印度電影
相信許多觀眾對於《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Millionaire,2008)在2009年第8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放異彩,總計拿下最佳影片等八項大獎的風光記錄仍是記憶猶新。這部北印度語(Hindi)出現比例相當高的英國電影,自2008年在多倫多影展首映大獲好評之後,除了一路頗受美國各大指標性電影獎項肯定,上映廳數也從原本地區性藝術小眾院線擴張為全美聯映的好萊塢大片規格,北美總票房最後更是直逼一億五千萬美金。值得注意的是,八座小金人裡的其中兩座(最佳配樂、最佳電影歌曲)是由寶萊塢首席配樂家A.R.拉曼(A. R.Rahman)所拿下。他曾被BBC稱之為「神奇的聲音煉金師」,而《時代雜誌》則尊稱他是「馬德拉斯(Madras)的莫札特」,自1992年起跨足配樂領域至今作品已超過百部,也曾與音樂劇教父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Webber)合作以異國風情為噱頭的寶萊塢歌舞劇《孟買明星夢》(Bombay Dreams,2002),配樂資歷更是橫跨數大洲,除了台灣觀眾耳熟能詳的印度電影《榮耀之役》(Lagaan: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 2001)、《帝國玫瑰》(Jodhaa Akbar,2008)外,還有《伊莉莎白:輝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2007)及何平導演的中國武俠片《天地英雄》(Warriors of Heaven and Earth, 2003)等。
本名Dileep Kumar的A.R.拉曼,1966年(另一說為1967年)出生於南印度坦米爾那督(TamilNadu)的首府馬德拉斯(Madras),也就是今天的工商大城清奈(Chennai)。拉曼的父親是清奈當地專為馬來亞拉姆語(Malayalam)電影擔任編曲與指揮的專業配樂家,專業的家庭環境令他在四歲時就展露鋼琴天賦,並開始研習鋼琴與作曲的技巧。由於父親在拉曼九歲時驟逝,家裡除了靠出租音樂設備支撐家計外,拉曼也開始擔任樂團鍵盤手、甚至加入管弦樂團巡迴世界各地賺取生活費,同時更申請到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TrinityCollege of Music,London)的獎學金,完成西方古典音樂的學位。在1990年代初期,拉曼所開設的音樂工作室PanchathanRecord-Inn原先只是一家專做電視節目、紀錄片及廣告歌曲的小錄音室,直到應向來關注印度當代政治、社會問題的著名導演馬尼.拉特南(ManiRatnam)之邀而首度為《印度玫瑰》(Roja,1992)配樂之後,才正式拉開他光彩奪目的配樂事業序幕。這部坦米爾語發音、劇情涉及恐怖主義的政治電影,由於推出之後迴響太大,不但被配上北印度語在全印度廣為發行,一舉奠定馬尼.拉特南「首席」南印度導演的地位,拉曼也因而榮獲印度國家電影獎(National Film Awards,India)最佳配樂獎的肯定,甚至在2005年還被《時代雜誌》盛讚為影史十大配樂。
中略………
A.R.拉曼除了精通南印度卡納廸克音樂(CarnaticMusic)之外,對於北印度興都斯坦尼音樂(HindustaniMusic)、出現於北印度與南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蘇非教派(Sufi)獨特崇神歌樂「卡瓦里」(Qawwali)以及西洋古典音樂也相當嫻熟。拉曼的歌曲不僅曾被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等國際知名歌手翻唱,從拉曼與世界各國音樂人包括帕華洛帝(LucianoPavarotti)、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大衛.拜恩(DavidByrne)的頻繁交流,不難看出他習於將印度拉格以創新實驗的方式與其他音樂類型交相揉合,超越音階特性、超越時空地域隔閡、超越拉格背後的情感性靈歷史脈絡——從器樂的採用、編曲的規範到混音的模式,皆採取一種革命性的招牌挑釁姿態。例如《貧民百萬富翁》片頭以〈O...Saya〉一曲將傳統印度打擊樂器、流行電音與街頭酷妹M.I.A.的饒舌表演成功混搭,營造出截然不同於一般寶萊塢電影的傳奇性開場;又例如《榮耀之役》中段的〈Waltz for aRomance〉福至心靈地將西方華爾滋與傳統印度音樂銜接得天衣無縫,傳神表達英國軍官之妹伊莉莎白對於印度青年布凡跨越國族、階級界線的傾慕。
當然A.R.拉曼對於伊斯蘭與印度教的融合樂「卡瓦里」(阿拉伯文原意指金科玉律的格言)的偏愛,從多部(故事主題涉及伊斯蘭與印度教的歷史文化衝突)代表性影片配樂中可見端倪。拉曼曾經說過,《從心開始》(Dil Se...,1998)的第一首歌〈ChaiyyaChaiyya〉(印度語意:在陰影中漫步)是蘇非教派歌曲,歌詞中對於愛情的禮讚其實是禮讚天神的延伸指涉。該片導演馬尼.拉特南安排男主角沙魯克.罕(Shahrukh Khan)帶領一群身著民俗服飾的男男女女站在快速移動的火車上演唱〈Chaiyya Chaiyya〉,令人目不暇給的肢體動作(編舞是《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Main Hoon Na〕的導演法拉.罕〔Farah Khan〕)與撼人的節拍旋律穿插著行駛中的火車畫面,逼人的氣勢猶如正在進行一場宗教儀式,不但在印度流行音樂榜上大出風頭,也曾在2003年英國BBC一項「世界十大金曲」票選中獲得第九名。此外,不僅安德魯.洛伊.韋伯因太鍾愛此曲而將之放進他與拉曼聯合製作的寶萊塢歌舞劇《孟買明星夢》中,史派克.李(Spike Lee)也同樣慧眼看中此曲不斷往前推進的逼迫感,以添加小號伴奏及摻入嘻哈元素重新混音兩種方式,分別成為《臥底》(InsideMan, 2006)的片頭及片尾曲。
《帝國玫瑰》(JodhaaAkbar)中蘇非教徒跳「迴旋之舞」向蒙兀兒帝國阿克巴大帝表達崇敬的那曲〈Khwaja MereKhwaja〉,則是展現了A.R.拉曼擅用The Saz(一種源自中亞的土耳其長頸琴)、TheOud(中東樂器之王)等伊斯蘭樂器營造異國情調,再將西方交響樂的華麗壯闊注入早已和北印度拉格交互作用後的「專為電影所作的卡瓦里」(Filmiqawwali)中,所凸顯出來的獨一無二創新勇氣以及引人入勝的通俗感染力。蘇非教派與其他正統伊斯蘭教派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對於音樂與舞蹈的實踐,蘇非教徒相信舞蹈本身、音樂、聆聽及性靈的體驗會在「迴旋之舞」的進行中合而為一;而將可蘭經、聖訓或是先知文學配上音樂所演出的「卡瓦里」,最大的特色在於全由男士們所組成的合唱團在小風琴(Harmonium)與塔布拉鼓(Tabla)的伴奏敲擊下,以不尋常的繁複唱腔、難以區別的大量微音分,帶領聽眾與外在世界剝離,一齊進入那神秘、狂喜、冥想的自我意識狀態,以期更接近阿拉真主。這樣的樂、舞、人、神有形無形交融,奇觀般不斷重複的裝飾音與反時針持續旋轉姿勢所呈現一股巨大的「無限」性,不僅僅是蘇非教派宇宙思維的視覺化投射,事實上早已生動傳遞了印度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傳統歌舞場面,超越感官層次之外的多重社會文化歷史意義。
以下略………全文七千餘字收錄於2009金馬專刊《寶萊塢的莫札特》中,專刊中還有「半雅書房」格主Ruby與《日安.阿根廷》作者女工的精彩專文導讀。2009金馬專刊另兩本分別是市川隼與卡薩維蒂。寶萊塢雙霸天迷你影展台北長春、真善美戲院聯合上映。
上一篇:印度‧歌舞‧寶萊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