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9 23:15:03Ryan

永遠的鄉愁 -- 認識彭浩翔

本文原刊於開眼e週報
http://www.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asp?action=content&vol=066&page=c01
請勿轉載,謝謝!



彭浩翔的小說《全職殺手》曾被杜琪峰慧眼相中改編成電影,處女作《買兇拍人》不但勇奪金紫荊獎最佳編劇,也入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說真的,彭浩翔應該是繼陳果、杜琪峰之後,最喜歡透過電影發送政治訊號的香港電影人;而且他也是繼陳果之後,香港影壇最「主流」的一位「獨立」導演了。我之所以這樣形容他,是因為他跟陳果都是天生的說故事能手,他們的作品不但充滿生猛的奇趣與創意,一點也不枯燥,而且總有辦法以有限的budget靈活地揮灑創意,透過片中種種符號與暗喻,來抒發他們的香港情懷。

如果說每個導演終其一生都在拍一部作品,那題材原創鬼馬到令人拍案叫絕的《買兇拍人》絕對是彭浩翔的「原型」,一部不遜於《黑色追緝令》的創意之作。《買兇拍人》是更加天馬行空版本的《全職殺手》,也是更黑、更殺的《墮落天使》。《全職殺手》中酷酷的反町隆史與《買兇拍人》中搞怪惹笑的葛民輝,皆是灰衣勁裝造型,那份冰冷是在向《午後七點零七分》(Le Samourai)裡亞蘭德倫(Alain Delon)飾演的經典殺手致敬;而那略帶黑色幽默的孤獨,則讓人想到《終極追殺令》(Leon)裡尚雷諾(Jean Reno)的自閉無語。至於《全》片裡殺手也有小學同學,殺手也會愛上兼差幫他打掃屋子的錄影帶小妹,則免不了令王家衛的影迷把它和《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聯想在一起。

《買兇拍人》其實是彭浩翔對香港影視文化的一次頑皮調侃。香港的經濟不景氣,連帶引發殺手的生意慘淡;娛樂工業也面臨失業潮,搞得心懷電影夢的新銳導演沒戲拍而被迫往A片行業發展,最後索性下海和殺手搭檔,幫富家太太拍Snuff Film取樂。張達明在片中所飾演的失意電影人,既是東方荷里活的潦倒現況投射,更散發了市井百姓面對大環境蕭條時的時不我予和心酸。好不容易放洋習影回來,卻只能在成人電影工業當跑腿;面對心儀的AV女優也只能吞吞口水,無膽展開追求行動。當他終於有機會掌鏡,電光幻影的華麗和卑微辛酸的現實於焉交錯,彭浩翔那銳利的、狠狠的冷眼嘲諷口氣,先是挖苦了一件藝術品如何不可避免地遭其政經條件背景「強姦」的無奈,接著卻是不忍而感同身受地幫底層平民嘆了好大一口氣。而這份喟嘆卻在稍後失意導演與失意AV女優的交合中攀上了高潮,成為電影這個夢工廠寫實中帶魔幻的最佳註解。

彭浩翔的第二部作品《大丈夫》,鎖定《無間道》的臥底元素大開玩笑,把香港傳統黑社會警匪片的兩幫對決轉移成男人與女人間的戰爭。從故事來看,《大丈夫》很容易被小看成粗俗的偷情鹹濕性喜劇,但從卡司、角色的別有用心來研究,《大丈夫》不只在賣弄小創意,也不只是藉著諧仿黑幫類型來玩轉兩性喜劇,其實更是一則以小喻大的港版伊索寓言。把極樂男人幫的偷腥時代終結與香港主權回歸連上線,把這五年香港經濟上的漸趨蕭條類與男人的無機會偷腥(被老婆/中國管得死死的)劃上等號,豈不妙哉!四個男角的身份背景,其實巧妙地概括了香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四個大老婆,在這場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則被暗示成想像中的中國。

偷腥男人幫的前兩個偷腥計畫,第一次採取「免費餐」行動,結果三個中年人全都找上老情人,這種「還是舊的才好」的觀念,不知是否在暗示香港和英國的藕斷絲連?第二次的網咖買春和第三次的飯店淫樂派對,都是花錢買性,無疑暗示了港人實際、求效率的經濟本色。這場兩性戰爭,結果是否真如曾志偉片中所言的「勢均力敵」呢?故事的最後,有人繼續相敬如賓;有人離婚;有人分手;有人相互體諒與容忍,這才有辦法攜手共創美好願景 -- 透過其中一位大老婆的自白,彭浩翔其實在暗示,中國與香港似乎正「勉強」地維繫一場虛無又脆弱的婚姻關係,而中國(大老婆),顯然掌控了最後的決定權。

彭浩翔的第三部作品《公主復仇記》在風格上有了大轉變,洋溢著一股稍嫌做作的仿歐式藝術片的華麗浪漫。從最熱門的偷拍題材帶出男女、女女間詭譎多變的關係錯置;情敵當然相妒、卻也可以相憐、矛盾地相吸,共築一道同盟圍籬。晃動的鏡頭、流離的影像、拉丁歌曲與義大利歌劇交錯鳴唱,童話寓言的想像與解構,人心真偽的拼砌與揣測,原來既是兩性間你情我愛的情感證明,也是同性手帕交看似風平浪靜間暗藏的波淘洶湧。偷拍、圖片、影像是否就是唯一的愛情明證?彭浩翔拋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可惜一下子就放手了,兩個女人之間那股山雨欲來又飄渺難測的較勁氣氛,才是電影的重心。

這個故事不但充滿了娛樂性,也提供了兩性專家專章討論的豐富空間。因為真正讓《公主復仇記》格局超越坊間性愛光碟及八卦新聞雜誌的關鍵,仍是彭浩翔一貫的「香港觀點」。三角錯綜複雜的承諾與背叛,也許依舊試圖偷渡著,那無法一語道破(盡)的,關於香港(鍾欣桐)與中國(陶紅)及英國(吳彥祖)之間,曖昧難解的百年情結!

接下來第四部作品《AV》探討AV女郎、電影藝術以及香港政治之間的拉鋸關係,可惜成績只是守城,少了些突破。《AV》對成人工業的挖苦雖尖銳有趣,卻也只是《買凶拍人》的延續;而四個前途茫茫的大學生苦於尋找出路,既合作又不免遭遇窩裡反的窘境,則讓影迷懷念起《大丈夫》裡的偷腥四人組。

剛拿下柏林最佳配樂(香港著名配樂家金培達)的《伊莎貝拉》,是彭浩翔的最新作品,也是他首度走出香港,改把焦點對準澳門。這部新作彷彿是《公主復仇記》的變奏,同樣泛著濃濃的歐式藝術電影風格。濾鏡下的影像、拉丁歌曲瀰漫出異國氣氛,這回沒有王子與公主,沒有童話,只有化不開的希臘悲劇氣息。彭浩翔透過澳門回歸及一段逝去戀情所象徵的血緣、身份認同與政治隱射,交叉出所有關於秘密、真相、謊言的荒謬與無奈。從這個角度來看,《伊莎貝拉》無論內在訊息還是外在的視覺意象,都奇異地與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花樣年華》互通聲氣。尤其開場鏡頭、張碧欣站在牆邊的姿勢、老情人張麗華的畫外音,以及分手後牽著女兒偷偷看著馬振成的畫面,絕對適合王迷自行對號入座。

男主角馬振成(杜汶澤)曾經是有案底的小混混,然後成了警司,最來卻淪落為販毒、走私的警司,在澳門回歸前夕遭到解職(公權力的喪失),在澳門回歸後被判刑。他的每個身份,其實都在暗示澳門某個階段的政治情況。謎樣少女張碧欣(梁洛施)與親生父母、與馬振成間的曖昧情結,依舊是彭浩翔式的政治隱射(澳、葡、中三角情結)。她和馬振成那種疑似親人、又似朋友、又似情人的複雜關係,那種夾雜佔有、嫉妒、依賴、痛恨等百般情緒的複雜心意,也許就是彭浩翔為今日澳門所下的定義吧。

「伊莎貝拉」這個名字代表了男主角馬振成、導演彭浩翔對往昔美好的思慕與鄉愁;它封住了過去的純真,讓逝去的、改變的從此無法彌補,從此只能追憶、悔恨。於是,「伊莎貝拉」象徵著過去,也象徵了未來。而那隻名喚伊莎貝拉的狗,是走失了?是死了?還是被領養了?對比張碧欣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身份,血緣,住所、甚至寵物)的茫然不確定與缺乏存在感,那莫名地難以言喻的憂傷,微弱地襲入,即使無論永遠在一起,抑或注定別離,都不會消失。



附錄:彭浩翔導演作品年表
《伊莎貝拉》, 2006
《AV》,2005
《公主復仇記》, 2004
《大丈夫》, 2003
《買兇拍人》, 2001
《暑期作業》(短片,曾入圍金馬獎), 1999



關於彭浩翔作品的相關文字,請參閱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41732774/2004101502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