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30 01:15:13Ryan
【我的2003】歐洲篇
本文收錄今年度在台灣院線上映、或發行影音光碟的影片短評數則。附圖為《沒有過去的男人》海報。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在快樂的星期天早上「享受」這部講「憂鬱悲傷星期天」的電影,似乎是最好,也最不好的決定。沒想到三位男主角都是老面孔:市儈卻最情深意重的餐廳老闆原來飾演過同志喜劇《男人放輕鬆》的德國影帝Joachim Krol;飄逸不食人間煙火的鋼琴師原來是《絕代豔姬》裡的閹伶男歌手—義大利男星Stefano Dionisi(相信嗎,《絕代豔姬》我居然是在西門町國賓戲院看的…好懷念呀);而扮演德國隊長的則是在《沈睡的兄弟》裡情緒轉折極大的兄長—德國男星Ben Becker。
感染力十足的鋼琴樂曲、伊羅娜低緩吟唱出如詩般悲涼的歌詞,都宛若潘朵拉盒子閃耀著一股魔力,緊緊牽繫著戲裡聽眾及戲外觀眾的心。事實上,Gloomy Sunday這首鋼琴曲其來有自,是素人音樂家Rezso Seress在1933年為情人作的曲子,當年許多聽眾彷彿著了魔般地在聆聽後自殺,連作曲者本人都在數十年後選擇以跳樓結束生命。Nick Barkow把音符裡的魔力書寫成小說,再由德國導演Rolf Schubel把這部通俗劇影像化。
很奇怪,《狂琴難了》一直讓我想起周迅的《停車暫借問》。有著類似的情境,《狂琴難了》也許距離「餘音繞樑」還有一小步,卻成功地藉著音符泣訴人世無奈;相較之下《停車暫借問》遜了些,白白辜負文字潛力,終究只是又一部俗濫格局的八點檔肥皂劇。只可惜,悲傷的音樂雖營造出魔幻寫實的立體驚奇,隨著納粹開始壓迫猶太人,《狂琴難了》終於抗拒不了窠臼,最後的謎底揭曉也因而缺乏一份直指人心的深沈震撼。
題外話:伊羅娜左擁右抱,物質精神兩皆得的瀟灑恣意,讓我想起我非常喜歡的馬內名畫「草地上的野餐」。有趣的是,幾年前在金馬影展看過一部講戰時一女兩男羅曼史的法國片《巴黎遺事》Dispuras,在神韻上與《狂琴難了》及「草地上的野餐」竟有一些兒互通聲氣呢。
˙《唇語驚魂》Read My Lips
我曾經一度對《唇語驚魂》信心缺缺,更是不解何以非常有潛力的法國導演賈克歐狄亞會決定在一鳴驚人的處女作《殺人者死》How They Fall(該片曾在1997年的台北法國電影節映演過)及獲得坎城劇本獎的《自造英雄》A Self-Made Hero後決定拍一部看起來很「B級」的類型片;更一度無法接受該屆凱薩獎竟捨《鋼琴教師》的雨蓓而頒給《唇語驚魂》的艾曼紐狄沃影后,順便再給該片音效、編劇獎(歐狄亞曾以《巴黎飄雪》拿過編劇獎)。
不過等一年後我終於有機會拜見這部電影,我心中竟油然而生一股欣慰的感覺。歐狄亞還是一位值得繼續期待下去的導演,尤其他還是這麼長於描寫角色內心的微妙變化,那份天賦甚至不因類型電影的枷鎖而顯得綁手綁腳。而且,我甚至覺得《唇語驚魂》非常適合和《鋼琴教師》對照閱讀呢。也許這樣說有點「貶低」了麥可漢內克,但「娛樂性極高」的《唇》片和「娛樂性應該不高」的《鋼》片一樣,其實講的都是人際溝通。兩部片的女主角都是和外界溝通不良的女子(生理上VS心理上),而男主角們的出現適時為她倆打開了一扇「逃生門」,兩人於焉展開一場兩性角力賽。
女主角卡拉一直被旁人認定缺乏存在感(公司、朋友間皆如此)。直到她有了一個男性助手,她才久旱如甘霖般開始意識到「事業」、「友誼」、「權力」、「性」與「愛」…等在都市叢林生存的必要元素。她與助手保羅的權力位置關係,不斷因性別(女&男)、階級(長官&下屬)、長處(讀唇&偷車)等元素的交相作用而愈顯曖昧難明。從一開始卡拉讀別人的唇語,歐狄亞就帶領觀眾進入一場洋溢著道德曖昧的偷窺喜悅中。接下來,她一再從別人口中讀出的訊息、在保羅抽屜中無意翻到的單人機票、到潛進危機重重的陌生房間找錢,不正是一再提醒觀眾是—你所偷窺到的、讀到的、偷翻的、偷聽到的,可能將推翻你原先的信念。親密與陌生,原來只有一線之隔,一跨過去,全都變了樣。於是,片尾讓卡拉從老假釋官的口中讀出「我愛她,但一切都結束了」,無疑為看似圓滿的結局投下一顆不定時炸彈。
歐狄亞前兩部作品的男主角是馬修卡索維茲(他甚至因此摘下凱薩獎最佳新進男演員獎);這一次改由馬修的愛將文森卡索單槓,成績同樣令人滿意,卡索那股癖癖的神氣,讓穿上西裝的保羅顯得卑微可憐卻又不忍拒絕。當然最精彩的還是艾曼紐狄沃,無論是攬鏡自照自言自語的獨腳戲或與保羅爾虞我詐的權力易位交手戲,都在她細膩的眼神及肢體動作中,傳遞出動人獨立的性格與深度。
˙《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
襲用四0年代頗流行的「The Man…」片名,《沒有過去的男人》可能是這兩年來最苦命的藝術電影。坎城一役明明最受評論青睞,硬是敗在《戰地琴人》的政治正確立場下;在歐洲影展,又遇上所向無敵的《悄悄告訴她》,導致提名全數落空;即使《悄》片未能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逐,半路仍殺出了《何處是我家》……。
還記得八年前看《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時,那有夠三八,突兀、冷冷的吸引力隨著時間早已在我腦海中淡出,直到阿基的這部新作出現,那感覺又回來了。電影巧妙地把阿基冷面笑匠式的灰色幽默鑲進美國西部片般的故事裡,類型化的敘事方式及角色安排(英雄、美人、敵人Villain、幫助者Helper…),卻在酷酷的氛圍裡滲透出一股濃濃的溫暖。
˙《集結風暴》The Gathering Storm
邱吉爾有本回憶錄叫做《The Gathering Storm》,本片大概就是改編自那本回憶錄吧?電影始於WWII前夕,政治生涯已走到日暮西山的邱吉爾力抗群政客堅持開戰。To Fight or Not to Fight?這部由BBC與HBO聯合製作的電視電影,找來曾因創意改編莎翁的《理察三世》而拿下柏林最佳導演銀熊獎的李察隆克蘭執導,在諸多電視獎中頗受矚目,尤其老牌影帝亞柏芬尼成功的演出連獲英國影藝學院電視類、金球獎電視類及艾美獎等多個影帝肯定。飾演邱吉爾夫人的老牌影后凡妮莎蕾吉烈芙及外交部高級官員的李納斯羅區(《神父》男主角)同樣很精彩!
其實我還是有點受不了這類愛國電影的意識型態,就像如果把當年蔣介石退出聯合國的舉動拍成愛國電影,儘管拍得多麼出色,我還是會感到坐立難安。幸好本片的傑出在於放了很大的重心深刻素寫邱吉爾自私、固執表象下脆弱、孩子氣的一面(這點比起《狂愛走一回》的畢卡索或《白宮風暴》的尼克森成功),不管是他和妻子鬥嘴鼓時流洩出的鶼鰈情深或是乍聞遠行妻子歸來的喜悅,都藉由兩個硬底子演員的精湛演技(讓我想到《長路將盡》Iris),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在快樂的星期天早上「享受」這部講「憂鬱悲傷星期天」的電影,似乎是最好,也最不好的決定。沒想到三位男主角都是老面孔:市儈卻最情深意重的餐廳老闆原來飾演過同志喜劇《男人放輕鬆》的德國影帝Joachim Krol;飄逸不食人間煙火的鋼琴師原來是《絕代豔姬》裡的閹伶男歌手—義大利男星Stefano Dionisi(相信嗎,《絕代豔姬》我居然是在西門町國賓戲院看的…好懷念呀);而扮演德國隊長的則是在《沈睡的兄弟》裡情緒轉折極大的兄長—德國男星Ben Becker。
感染力十足的鋼琴樂曲、伊羅娜低緩吟唱出如詩般悲涼的歌詞,都宛若潘朵拉盒子閃耀著一股魔力,緊緊牽繫著戲裡聽眾及戲外觀眾的心。事實上,Gloomy Sunday這首鋼琴曲其來有自,是素人音樂家Rezso Seress在1933年為情人作的曲子,當年許多聽眾彷彿著了魔般地在聆聽後自殺,連作曲者本人都在數十年後選擇以跳樓結束生命。Nick Barkow把音符裡的魔力書寫成小說,再由德國導演Rolf Schubel把這部通俗劇影像化。
很奇怪,《狂琴難了》一直讓我想起周迅的《停車暫借問》。有著類似的情境,《狂琴難了》也許距離「餘音繞樑」還有一小步,卻成功地藉著音符泣訴人世無奈;相較之下《停車暫借問》遜了些,白白辜負文字潛力,終究只是又一部俗濫格局的八點檔肥皂劇。只可惜,悲傷的音樂雖營造出魔幻寫實的立體驚奇,隨著納粹開始壓迫猶太人,《狂琴難了》終於抗拒不了窠臼,最後的謎底揭曉也因而缺乏一份直指人心的深沈震撼。
題外話:伊羅娜左擁右抱,物質精神兩皆得的瀟灑恣意,讓我想起我非常喜歡的馬內名畫「草地上的野餐」。有趣的是,幾年前在金馬影展看過一部講戰時一女兩男羅曼史的法國片《巴黎遺事》Dispuras,在神韻上與《狂琴難了》及「草地上的野餐」竟有一些兒互通聲氣呢。
˙《唇語驚魂》Read My Lips
我曾經一度對《唇語驚魂》信心缺缺,更是不解何以非常有潛力的法國導演賈克歐狄亞會決定在一鳴驚人的處女作《殺人者死》How They Fall(該片曾在1997年的台北法國電影節映演過)及獲得坎城劇本獎的《自造英雄》A Self-Made Hero後決定拍一部看起來很「B級」的類型片;更一度無法接受該屆凱薩獎竟捨《鋼琴教師》的雨蓓而頒給《唇語驚魂》的艾曼紐狄沃影后,順便再給該片音效、編劇獎(歐狄亞曾以《巴黎飄雪》拿過編劇獎)。
不過等一年後我終於有機會拜見這部電影,我心中竟油然而生一股欣慰的感覺。歐狄亞還是一位值得繼續期待下去的導演,尤其他還是這麼長於描寫角色內心的微妙變化,那份天賦甚至不因類型電影的枷鎖而顯得綁手綁腳。而且,我甚至覺得《唇語驚魂》非常適合和《鋼琴教師》對照閱讀呢。也許這樣說有點「貶低」了麥可漢內克,但「娛樂性極高」的《唇》片和「娛樂性應該不高」的《鋼》片一樣,其實講的都是人際溝通。兩部片的女主角都是和外界溝通不良的女子(生理上VS心理上),而男主角們的出現適時為她倆打開了一扇「逃生門」,兩人於焉展開一場兩性角力賽。
女主角卡拉一直被旁人認定缺乏存在感(公司、朋友間皆如此)。直到她有了一個男性助手,她才久旱如甘霖般開始意識到「事業」、「友誼」、「權力」、「性」與「愛」…等在都市叢林生存的必要元素。她與助手保羅的權力位置關係,不斷因性別(女&男)、階級(長官&下屬)、長處(讀唇&偷車)等元素的交相作用而愈顯曖昧難明。從一開始卡拉讀別人的唇語,歐狄亞就帶領觀眾進入一場洋溢著道德曖昧的偷窺喜悅中。接下來,她一再從別人口中讀出的訊息、在保羅抽屜中無意翻到的單人機票、到潛進危機重重的陌生房間找錢,不正是一再提醒觀眾是—你所偷窺到的、讀到的、偷翻的、偷聽到的,可能將推翻你原先的信念。親密與陌生,原來只有一線之隔,一跨過去,全都變了樣。於是,片尾讓卡拉從老假釋官的口中讀出「我愛她,但一切都結束了」,無疑為看似圓滿的結局投下一顆不定時炸彈。
歐狄亞前兩部作品的男主角是馬修卡索維茲(他甚至因此摘下凱薩獎最佳新進男演員獎);這一次改由馬修的愛將文森卡索單槓,成績同樣令人滿意,卡索那股癖癖的神氣,讓穿上西裝的保羅顯得卑微可憐卻又不忍拒絕。當然最精彩的還是艾曼紐狄沃,無論是攬鏡自照自言自語的獨腳戲或與保羅爾虞我詐的權力易位交手戲,都在她細膩的眼神及肢體動作中,傳遞出動人獨立的性格與深度。
˙《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
襲用四0年代頗流行的「The Man…」片名,《沒有過去的男人》可能是這兩年來最苦命的藝術電影。坎城一役明明最受評論青睞,硬是敗在《戰地琴人》的政治正確立場下;在歐洲影展,又遇上所向無敵的《悄悄告訴她》,導致提名全數落空;即使《悄》片未能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逐,半路仍殺出了《何處是我家》……。
還記得八年前看《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時,那有夠三八,突兀、冷冷的吸引力隨著時間早已在我腦海中淡出,直到阿基的這部新作出現,那感覺又回來了。電影巧妙地把阿基冷面笑匠式的灰色幽默鑲進美國西部片般的故事裡,類型化的敘事方式及角色安排(英雄、美人、敵人Villain、幫助者Helper…),卻在酷酷的氛圍裡滲透出一股濃濃的溫暖。
˙《集結風暴》The Gathering Storm
邱吉爾有本回憶錄叫做《The Gathering Storm》,本片大概就是改編自那本回憶錄吧?電影始於WWII前夕,政治生涯已走到日暮西山的邱吉爾力抗群政客堅持開戰。To Fight or Not to Fight?這部由BBC與HBO聯合製作的電視電影,找來曾因創意改編莎翁的《理察三世》而拿下柏林最佳導演銀熊獎的李察隆克蘭執導,在諸多電視獎中頗受矚目,尤其老牌影帝亞柏芬尼成功的演出連獲英國影藝學院電視類、金球獎電視類及艾美獎等多個影帝肯定。飾演邱吉爾夫人的老牌影后凡妮莎蕾吉烈芙及外交部高級官員的李納斯羅區(《神父》男主角)同樣很精彩!
其實我還是有點受不了這類愛國電影的意識型態,就像如果把當年蔣介石退出聯合國的舉動拍成愛國電影,儘管拍得多麼出色,我還是會感到坐立難安。幸好本片的傑出在於放了很大的重心深刻素寫邱吉爾自私、固執表象下脆弱、孩子氣的一面(這點比起《狂愛走一回》的畢卡索或《白宮風暴》的尼克森成功),不管是他和妻子鬥嘴鼓時流洩出的鶼鰈情深或是乍聞遠行妻子歸來的喜悅,都藉由兩個硬底子演員的精湛演技(讓我想到《長路將盡》Iris),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下一篇:【我的2003】災難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