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6 13:12:36依依

知易行難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總是知易行難,對我來說也不例外,雖然我已經很努力再過我的生活.

但是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對於我來說也只能盡力而為.話雖如此,認真想一想真的知易行難.

生活上矛盾的事情層出不窮,我愛我的家人們,希望他們都能自動自發,但是話說穿了,他們又不是肚子裡的蛔蟲,怎會知道我的想法與希望.自然就無法按照我們的想法前進呀!

很多人聲稱自己非常尊重孩子,可是,他會打斷孩子說的話、拆開孩子的私人信函、偷聽孩子跟同學講電話……,而且,渾然不覺自己正在做最不尊重孩子的事。

成年人大都同意,每個人都喜歡被尊重,這是人性,也是人類的基本需要。然而,不可否認地,有些人,特別是那些習慣權威式教育的人,根本不認為「孩子」有什麼好尊重的。我不打算在這篇短文中長篇大論地闡述「尊重」的重要性,只想探討:為何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尊嚴很重要,卻不認同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每一個孩子在初生之時,完全需要靠父母照顧,從餵奶、換尿片,到洗澡、吃東西等,都由父母主宰。很快地,不用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只要他開始會思考,就會擁有自己的主見,假如父母的心態沒能趕上,仍舊認為孩子是小時候那種百依百順、唯命是從的乖寶寶,每件事都要父母來拿主意、做決定,當然就會和孩子格格不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若為人父母者不能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及時調整心態,一昧要「假照顧之名,行掌控之實」,堅持父母的權威,小時候的乖寶寶很容易長大後就成了叛逆青少年。

有些父母不能適應孩子的成長,當孩子有了不同的意見時,父母的反應居然是:「怎麼?你的趐膀硬了,要飛啦?」事實上,我們必須認知,在大多數的家庭裡,孩子只是過客,為人父母者理應給他們關懷、愛心、教育、健康照顧、知識傳承和人生智慧等,幫助孩子成長得更好,但父母絕對不是孩子的主人。

有些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任意使喚、打罵,這就是一種不尊重;既不尊重孩子的基本人權,也不尊重孩子的感受,這樣的父母又怎能獲得孩子的尊重呢?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常識就能判斷,當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主性之後,他會怎麼對待從來不尊重他的父母呢?當然是逃得越遠越好。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青春期的孩子很難溝通和相處,這可能就是原因之一。

聰明的父母當然會敏感到孩子由小到大的變化,小時多管一些,大時少管一些,漸漸放手,一方面能夠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話說回來,若孩子的的趐膀硬了,飛得又快又好、又高又遠,我們應該為他高興才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反而要生氣呢?

還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已經很懂得尊重孩子了,然而,當他們面對孩子時,還是習慣以自己的意志,強烈地去影響子女。他們心中所想的和實際上的表現還是大不相同。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尊重是一門「知易行難」的功課。

舉個例子吧!有一回,我到一個朋友家,正好是吃晚飯的時間,六歲的孩子,面對滿滿的一碗飯,愁眉苦臉、意興闌珊。孩子的媽看似開明地說:「你自己決定要吃多少,飽了就可以離開餐桌。」可是,當孩子不只一次說他真的吃飽了的時候,已經離開餐桌的媽媽總是會過來查看,然後數落他:「你怎麼不多吃一點青菜呢?青菜對身體很好啊!把這塊魚吃掉!吃魚會聰明唷!今天怎麼吃的這麼少呢?再多吃兩口嘛!……。」沒有人會否認這個媽媽非常關心孩子,但,你覺得她尊重孩子嗎?

還有一個相識十多年的朋友告訴我,他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時,看到孩子在觀賞的電視節目,總是會開口罵道:「你們為什麼要看這麼沒水準的節目?為什麼不觀賞可以增加知識的節目呢?看這種節目根本是浪費時間嘛!把電視關掉!」說著說著,就自行拿起遙控器來,將電視頻道切換到他認為值得觀看的節目,從來不曾徵詢其他人的意見。儘管知道父親乃是一片善意,但那些粗暴的言語和行為,讓孩子們敢怒不敢言,當然就對父親敬鬼神而遠之了。你覺得這個爸爸夠尊重孩子嗎?

再舉一個例子。英語中有一句常用的話「May I help you?」 May 這個字,在這裡是徵求同意之意。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允許我幫你嗎?」、「我可以幫你嗎?」你看,連想幫助別人,都先要徵求對方的同意,「尊重」之精神,真是發揮到淋漓盡致了!一般人會認為,當你想要幫助別人時,別人理應感激涕零,不該拒絕。然而,事實上別人可能並不需要你的幫忙,或者,你的幫忙說不定會「越幫越忙」,反而造成對方的困擾。

就算一切都如你所料,對方確實需要你的幫助,但是,無可否認地,對方的確有權不接受你的幫助。父母對子女的幫助,也應該依照這個原則來做。

有些人會擔心,尊重孩子會不會寵壞了孩子?是不是太過放任他們?孩子會不會爬到父母的頭上來?其實,這是過慮了。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一個受到尊重的孩子,往往更能看重自己,也懂得尊重別人。在我的心理諮商經驗裡,通常只有那些不能把握原則,一味溺愛護短的父母,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或把孩子慣得更加驕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