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5 22:11:57Peiting

懷念寶島水果

發現老公有個壞習慣,
如果沒有人切水果,他是不會主動到冰箱拿水果吃的。
以前婆婆在時,都會事先切好一盤水果,
等而晚飯結束,那盤水果就會上桌,
而且一定是”綜合”水果,不會只有一種。
這樣吃水果的房式似乎和我家的習慣不同,
記憶中,媽媽一定是買當季的水果,
而且加上台灣是水果寶島,四季都有不同的水果
當季的話,既便宜又新鮮。
而我們家一次會買一堆,放在客廳,
要吃的人自已拿
有些要削皮的或是去蒂的,
媽媽才會放在冰箱裡,等到要吃時才削,
但是像蘋果,梨子這種,
我們很少切塊,通常是一人一顆。

新加坡人好像很習慣吃”切好的水果”,
在food court 或是hawker center,
賣水果的一定會切好,再放上冰塊,
記得有位澳洲朋要曾”讚嘆”的說
“ Only Singaporeans will pay for fruit to get cut
In Australia, we just eat the whole thing”
至於自己,可能是家庭環境的影響,
總覺得”切”好的水果髒髒的,
果肉削皮後放在空氣裡,總覺得被”氧化”了
再加上看不到水果切之前的模樣,
誰曉得這塊切好的水果是不是來自一顆爛水果唯一完好的部份…

可是為了老公的健康,
面對他”果來伸手”的習慣
我想我要開始練習切水果了。

說真的,特別懷念台灣的水果,
夏天有芒果,冬天有蓮霧
連橘子都有好多種,有碰柑,桶柑,火燒柑…
個個香甜又多汁…
不像這裡的橘子,像陳封了幾千年一樣,
真的是”風乾橘子”…
每每看到當地人拿這種柑去別人家拜年,
實在很想告訴他們,
“長這樣的柑,在台灣是人家挑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