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0 14:32:24Jenny
請不要再〝搞〞啊〝用〞啊〝弄〞啊的啦~~~
曾有兩性專家說道〝戀愛中的男女他們之間的談話內容近乎弱智〞。也許正在熱戀中的戀人他們並不這麼認為,覺得每天漫無目的的黏在一起好幸福,就算言不及義也覺得好有趣,但我相信旁觀者鐵定都同意兩性專家的結論,不然黃舒俊的〝戀愛症候群〞就不會如此膾炙人口了。
當了媽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不僅是在戀愛時才會有幼稚園般的無意義對話,在懷中抱著親親小寶貝時也是疊字與發語詞的創作高手,並非國文造詣好,而是盡發出一些可能連寶寶都不瞭這個媽咪到底想幹啥的音義字,例如〝咕嚕咕嚕〞 〝咕唧咕唧〞 〝叭叭叭叭〞 〝ㄉㄡㄉㄡ〞 〝哦喔~〞 〝ㄨㄨ~〞,手舞足蹈擠眉弄眼之餘,最終目的只為搏得寶寶一笑。
等寶寶長大了,到了會坐會爬會走的階段時,這時更是創作寶寶用語的巔峰。〝吃飯飯〞 〝喝水水〞 〝穿鞋鞋〞 〝看狗狗〞 〝拍手手〞 〝打屁屁〞等等疊字用語不勝枚舉,若是由媽媽的口中說出想必大家都不以為意,但若是出自一個已過而立之年許久的男人口中,肯定有許多人會暗自竊笑。但為人父母者不都是這樣用心良苦地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早日與外界以言語來溝通嗎?
幼教專家說,寶寶在10到12個月時開始意識到語言的意義,知道大人說的話是有含意的,雖然他不見得懂。因此在寶寶發出正確的第一個字彙的〝前語言期〞,用「兒語」或沒有意義的喃喃音與寶寶說話並無妨,只要不過度並能隨著寶寶的成長做修正即可。所以關於這點提醒,我可是謹記在心。在教導女兒說話的過程中,我會盡量減少兒語的用法,隨時糾正她的發音,用非常非常白話的方式和女兒對話,再配合兒歌的教唱,因此女兒的語言發展一直都讓我很有成就感。只不過如此一來對我產生了後遺症,經常簡化且非常白話地使用語文導致我的中文程度似乎退步了,再加上全職媽媽的角色,平時幾乎無磨練語文的機會,使得常被庭爸唸講話沒邏輯的我更慘了…因此自從庭庭上學之後,我便開始警惕自己是開始說「大人語」的時候了 。
但是,話說回來,說話又不是在寫文章,幾十年的習慣用語會造成我們在說話時都會使用一種最簡單又易懂的動詞,尤其是〝用〞和〝弄〝這兩個字,相信是大家最常使用的「替代動詞」或是「通用動詞」。例如菜燒的不好吃就說〝你不會啦,我來『用』就好〞;水杯打翻了--〝你怎麼『弄』的啦?〞;飲料瓶蓋打不開--〝我來『用』我來『用』〞,西瓜剖不開--〝我來『弄』〞…因此為了讓庭庭能以正確的用詞說話,我經常提醒自己和庭爸,要使用正確的動詞。
前一陣子我們〝英明〞的教育部長在面對立委周守訓的質詢:「你覺不覺得沒有搞好教育?」時,聽到「搞」字,杜正勝突然情緒激動的說,『搞』是中國大陸用語,不是台灣的習慣用語,是中國大陸自一九四九年以後所發展出來的語言,他不會用這個字。杜正勝還「訓斥」周守訓,「不要再亂搞,不要再搞來搞去!」翌日評論大師南方朔即為文說道:「論『搞』,這個字其實並非中原字和中原音,趙元任先生在台灣商務印書館所出的演講集《語言問題》裡早已有過討論,杜正勝該找來讀一讀!」
所以使用正確的動詞,如〝辦〞好教育而不是〝搞〞好教育,就不會再次攪亂一池〝去中國化〞的春水了!
上一篇:超級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