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8 00:57:25aRthuR

【魅‧男‧搖滾】- II

其實,整部半世紀的搖滾樂史,不過就是一群魅男(Glam)跟龐克(Punk)們搞出來的......



二、一九六○,乖乖牌與壞男孩

Elvis Presley帶動了五○年代搖滾樂與偶像崇拜的風潮,則對岸的英倫力量,包括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與The Who三巨頭,無疑是領導了六○年代的魅男潮流,與同時在美國興起的的迷幻搖滾勢力(Psychedelic Rock,或稱Acid Rock)─ Jimi Hendrix、The Doors(Jim Morrison)、The Velvet Underground互別苗頭、各領風騷。

一九六二年The Beatles以一首展現青春活力、清新悅耳的〈Love Me Do〉,立刻吸引了跨越性別與年齡的各階層,「整齊、清潔、簡單、樸素」的髮型和裝束,在一九六四年也帶動了其他英國團體「迅速、確實」地在貓王的家鄉攻城掠地,創造了史稱第一次的「英倫侵襲」(The British Invasion)。

而在來自利物浦的「披頭熱」(Beatlemania)延燒之際,倫敦也誕生了相對於披頭乖乖牌的搖滾壞男孩:「滾石」(The Rolling Stones)與「誰」(The Who)合唱團。

與影響早期披頭四的 ”Skiffle” 樂風不同的是,「滾石」與「誰」選擇了擁抱傳統的搖滾樂與節奏藍調,也就是貓王時期所成型的 "Rockabilly" 風格。滾石合唱團以草根吶喊的吟唱、標榜技巧與力道的表演風格、舉手投足間充滿著憤怒虛無與頹廢墮落的態度,當然,還有性,而與The Beatles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尤其是一九六九年在加州亞特蒙(Altamont)的一場演唱會爆發了「地獄天使」(Hell's Angels)事件,為搖滾音樂史上記上最罪惡名昭彰的一筆。

The Who初期原是屬於「摩得族」(Mod,取自Modern,即當時一支概以緊身西裝加偉士牌機車所形成的都市文化運動)概念的樂團,但是後來也打起與「滾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混亂與「無政府」(Anarchy)旗幟,蓄意製造散漫失序與反叛破壞的強烈主張,尤其吉他手Pete Townshend的表演中刻意將樂器靠近擴大器製造回授(feedback)的噪音效果,甚至將它一把摔爛,也成了該團的留名青史的註冊商標,七○年代的龐克(Punk)樂隊(如:Sex Pistols、The Clash)紛紛起而效尤。

「滾石」與「誰」在當時如此驚世駭俗的演出,雖然遭受已經「習慣」披頭乖乖牌的主流輿論與中產階級大肆撻伐,卻贏得了另一批青年工人階層與少男少女的死忠擁戴,甚至引導了七○年代的龐克與硬式搖滾(Hard Rock)風潮,因為The Who的〈My Generation〉唱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矛盾與荒唐,The Rolling Stones的〈Satisfaction〉則被視為史上的第一首龐克歌曲。

現在人說「男孩不壞,女孩不愛」,看來,這掛英國佬老早就了其箇中奧妙了。


而此時的美國正值因越戰、甘迺迪與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美蘇冷戰等多事之秋,時代考驗著青年,此時此地的搖滾青年也創造出樂史上最黃金的時代。

東岸的民歌運動(Folk)起自四○年代的Woody Guthrie和Pete Seeger,到六○年代的Joan Baez和Bob Dylan達到高峰,以積極的自省與對當局提出反戰抗議為最主要的訴求中心。

但西岸就不同了,以舊金山為起始的另一主流音樂體系誕生 ─ 迷幻搖滾。「迷幻」,顧名思義,即指藉由 "LSD"、"acid" 與大麻等軟性毒品的神秘體驗,加上震耳欲聾或電子失真(distortion)的實驗性音效,帶領著這一群自稱「花的子民」(Flower Children)的嬉痞主義者一起逃遁神遊、提昇精神的層次、超脫現實的不安。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關鍵字」,"love"、"peace"、"sex"、"drug"、"anti-"、"Woodstock" 等,除了對現實幻滅的反抗心態,還有揭櫫世界大同與自由和平的美麗理想,對應於英國當時因工黨把持政權卻使經濟蕭條造成失業恐慌而生的龐克風潮,相似的時代背景,也造就出這樣一群懷抱使命、敢言敢怒的搖滾青年們。

迷幻年代的代表魅男象徵有Jimi Hendrix、以Jim Morrison為首的「門」(The Doors)合唱團、和開創紐約地下搖滾的開山始祖The Velvet Underground。

Jimi Hendrix的傳奇,早已是搖滾樂迷頂禮膜拜的「吉他之神」,包括左撇子的他彈奏的是一般右手用的琴,弦序倒轉仍能飆出富創意且極具煽動力與影響力的經典旋律,更別說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齒彈」與「背頸」特技了。另外,他在「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Festival)當中以迷幻手法奏出美國國歌最後放火燒了吉他的高潮片段,更是永恆的傳奇。

Jim Morrison也是一個充滿驚嘆與惋惜的搖滾神祇,緊身皮褲裡包藏著隨時公然裸露的性器官、挑逗性的唱腔嘶吟著饒富哲學詩意的歌詞,鎮日沉浸於酒精、藥物與性解放的狂浪不羈,跟Jimi Hendrix、Janis Joplin同樣在二十七歲因藥物而撒手人寰,留下了團團迷霧般的「3J傳奇」。雖然如此,這兩位史上重要的男性象徵,雖然短命,卻為接下來的超級樂團的金屬(Heavy Metal)王朝、前衛搖滾(Art Rock,或稱Progressive Rock)、甚至是華麗搖滾(Glam Rock)埋下革命性的伏筆。

相較於Acid Rockers高唱愛與和平的口號,Velvet Underground卻是反其道地無情揭露大都會黑暗的瘡疤,更因為深受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影響,其頹敗墮落與華麗隨性的音樂取向,更對當時的龐克運動,甚至是後來的「新浪潮」(New Wave),產生莫大的影響力。


□入門推鍵盤:

藝人名稱:The Beatles
1966/Revolver/Capitol
1969/Yellow Submarine/Capitol
1969/Abbey Road/Capitol
1973/1962-1966(Red Album)/Capitol
1973/1967-1970(Blue Album)/Capitol

藝人名稱:The Rolling Stones
1968/Beggars Banquet/ABKCO
1969/Let It Bleed/ABKCO

藝人名稱:The Who
1969/Tommy/MCA
1971/Who's Next/MCA

藝人名稱:Jimi Hendrix
1967/Are You Experienced?/MCA

藝人名稱:The Doors
1985/The Best of the Doors/Elektra

藝人名稱:The Velvet Underground
1967/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Verve
1989/The Best of the Velvet Underground/Verve


□延伸電影推薦:

1975/Tommy/Ken Russell
1969/Easy Rider/Dennis Hopper
1970/Woodstock/Michael Wadleigh
1979/Hair/Milos Forman
1991/The Doors/Oliver Stone
1996/I Shot Andy Warhol/Mary Harron



originally posted: 2001-10-03 16: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