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頭對假髮史無前例的黃金時代接髮需求增髮

 

香港假髮製造業的開山鼻祖,擁有"假髮貿易之父"的美稱,曾當選為香港假髮製造商會主席。但在從事假髮業之前,他對假髮卻一無所知,甚至連"假髮"兩字都沒聽說過。他的發跡頗有傳奇色彩,靠的僅是餐桌上的一句話而大發其財。如今,他已成為西方世界中唯一擁有葡萄酒廠的華人。其中一位美國商人說:"假髮"。劉文漢為之一震,脫口問道:"假髮"?美國商人重複道:"假髮!"並拿出一個長的黑色假髮說,他想要購買13種不同顏色的假髮。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劉文漢憑著他那敏捷的頭腦,很快就斷定出,"假髮"這兩個字,可以大做一番招財進寶的文章。這頓午餐,接髮成了劉文漢發蹟的開端。
結果發現一個戴假髮的熱潮正在美國興起。那時,反對美國政府打越戰的學生運動在美國風起雲湧,與美國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匯合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衝擊著美國整個社會。當時,在美國社會動盪不安中,出現了以長發為標誌的一代"毛髮"青年,戴假髮成為一時風尚。禿頭市場對假髮的需求量之大,這無疑給假髮製造業開創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黃金時代。
立即開始調查製造假髮的原料來源。那時,香港有人利用從印度和印尼輸入的人發製成各種發笠,如短髮笠、長發笠、須仔等諸種產品,成本相當低廉,最貴的每個不過100多元港元,而售價卻高達500港元。為此,劉文漢喜出望外,算盤珠子一撥拉,一個發家致富的計劃便出來了:在香港創辦工廠,製作假髮出售。禿頭 假髮 增髮 假髮 增髮 禿頭 假髮 假髮 接髮
劉文漢下了決心生產假髮,可是,假髮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他在聽到那個美國商人談起假髮之前,對假髮簡直一無所知。再者,當時的香港市場,也沒有美國人所需要的那種假髮出售,連樣品都弄不到。儘管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尋遍港九,一時也找不到懂得製造假髮的專家。假髮這使劉文漢陷入深深的苦惱和焦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