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7 14:00:02白芷生
溯靈──談洛神賦幕後(下)
八、推廣與宣傳
這次漢唐樂府得到兩廳院的挹注,在推廣行銷上頭進行合作。從2005年十二月開始,在陽明山舉辦洛神賦文學藝術的相關座談,一連四場,不僅是五月洛神賦演出的先聲,更是十月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洛神賦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前哨。座談會由蔡欣欣教授主持,從曹植的賦文談起,賦學大家簡宗梧教授開場,
解析洛神賦中的隱喻、洛神賦的年代、本意、爭論等議題。李殿逵教授則深入淺出的將洛神賦本視作一個全觀介紹,以裨瞭解洛神賦的背景。康來新教授別出心裁,從洛神賦牽引紅樓夢,勾勒出啟蒙女神的系譜。作家兼研究員衣若芬則從柳如是男洛神賦出發,談觀看的魅力。
美學的座談,李豐楙教授從旅遊的偶然交感談洛神賦的感情,再從常與非常的概念論及宗教與民俗學,博得滿堂彩。何寄澎主任細究此文的文藝美學,並提出曹植的內心世界、女神特徵等獨到的觀點,王璦玲教授從戲曲出發,從戲曲的流變,看曹植從道德完人步向愛情凡夫的過程。
書畫場次更邀請洛神賦研究權威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陳葆真主任、前故宮博物館石守謙館長,攤開洛神圖長卷,一景一景,從畫法、圖文逐次分析,帶領聽眾進入畫家筆下的洛神故事。最終場,也是眾所矚目的愛情場次,愛情學專家曾昭旭教授分析東西方的愛情觀,政治大學高桂惠副教授從洛神賦開始一路談到唐傳奇、金瓶梅、紅樓夢等多部小說的愛情。導演盧卡斯從西方的視野暢談洛神與曹植的愛情,聽眾著實獲益良多。洛神賦系列座談從賦文本身開始,清楚而有系統的將洛神賦的圖文系譜作了全方位的分析,從而使漢唐樂府對於圖文的掌握與感情的演繹均有莫大的幫助。這幾場的座談會,對於洛神賦一劇的精神與內涵帶來莫大的貢獻。
宣傳上,傳單兩廳院決定循牡丹亭青春版路線,搭配漢唐樂府創新的演出內容,以新浪漫南管樂舞劇為號召,主視覺設計是洛神從水上翩然而來,水波翻掀,躍然眼前,使觀眾眼睛為之一亮,成功吸引更多年輕的觀眾進劇院欣賞南管。
在兩廳院的安排下,跨國合作的始末、國際金獎得主張叔平的服裝、外國導演執導純南管,都成為引人注目的強打賣點,記者會逐次披露,吊足胃口,誘使觀眾想親身進劇院體驗的渴望。
跨界合作這個流行的廣告模式在洛神賦製作也被大量使用。例如安排陳團長與媒體人蔡詩萍、作家郝譽翔大談文學與時尚;台北現代新文化重點敦南誠品書店大廳公開示範南管樂舞,錯亂了時代,怎不令人側目?此外,陳團長接受聯合文學專訪,表演藝術雜誌以專題介紹,遍訪各大廣播節目,更特別的是在捷運、電台的廣告,雖然只有短短二十秒,但是與眾不同的聲音能立刻收攝眾人的精神,一反刻板觀念中傳統藝術就是守舊、鄉土、衰老、粗製濫造的想法,視聽經驗帶來的反差,加深了觀眾的印象,蔚為一股洛神風潮。
在成功的企畫行銷之下,洛神賦票卷成功售罄,五千六百多張,一張未留。
九、演出實況
2006年5月19日,洛神賦終於和大家見面,雖然不排除繼續修改的可能,但我們仍可從首演這次完整的內容,看出製作的手法與戲劇思維:
全戲分成七幕,中場不休息,暗燈不落幕。第一幕驚豔,從曹植與隨從路經洛水,睹洛神之麗容開始,曹植的舞步加入了幾分豪氣,搭配金色戲服、金色折扇,塑造出一個莊重且飛揚的曹植。第二幕謫仙,千手觀音出場,扣弄四塊的千手在燈光的營造下恍若洛神的神光離離,洛神從眠睡中甦醒。第三幕凌波,娥皇、女英、漢妃三女神時明珠翠羽,嬉遊河濱,諧擬男女主角,預告曹、洛兩人戀情即將發生。導演轉換洛神賦裡的三位女神與希臘三女神結合,有戲謔、預言、甚至涉入故事、成為故事一份子的效果,第七幕三女神出現責備曹植薄倖、輕易放開愛情,亦是同樣的設計。
第四幕定情,敘述兩人交換信物、互訴衷腸,一時間,曹植想起以前鄭交甫被鄉野狐仙欺騙的故事,懷疑洛神是不是偽裝和善,要來欺騙他的感情?於是靜志收顏,退至一旁,手按佛印,以禮防自持;洛神感受到兩人的情愛生變,於是心神振盪,臉色乍陰乍陽,一陣青一陣白,燈光配合情節進行,倏忽變化,象徵戀情生成、變化之時雙方心情的轉折。最後在洛神幽怨的姿態中收束。
第五幕海會開始,性格特徵鮮明的角色陸續登場,白衣風神、藍白相間的川后、赤膊擊鼓的馮夷與紅衣白角的六龍,改變了演出節奏,更重要的是,要以熱鬧場面襯托洛神的孤獨。八駿馬樂聲接近結束時,洛神背對觀眾出場,六龍散盡,天女出場,馮夷緩步離開,舞台一下子空了;緊湊的、樂器競奏的、音符分迸的八駿馬樂章一下子只餘一把二弦,低吟五湖遊,富麗的長江憶寫圖換成空無一物的白幕,戲劇要表達的是:洛神的離開似乎把一切的色彩和美好都帶走了,只留下一片孤寂。洛神的舞蹈重複第二幕的舞蹈,敘述物是人非的今昔之嘆,舞步依舊凌波,但人已遠、情已逝。洛神離去,曹植內心掙扎,捨不得這一段感情,思考良久,決定乘舟尋回洛神,這時輸送帶推出披著紗、背向觀眾、象徵洛神的雕像,雕像高度約一百三十公分,在舞台後端出現,表示洛神已飄然遠去,不得再見;三個天女出現在舞台後方,與曹植有天人之隔,在空中數落曹植的不是。末了,曹植悵然遠望洛神的背影,燈光漸暗,曹植的憂傷連同舞台慢慢模糊,消失。
十、結論
洛神賦將在十月至法國巡演,2007年到新加坡濱海大劇院、北京故宮演出,經過首演初試啼聲,洛神賦會有什麼轉變,令人翹首期盼。洛神賦能在台北順利首演,原因歸結有以下幾點:第一是臺、法、德三方的經濟支持,使這耗資千萬的大型製作能按照計畫,一步步完成。第二是漢唐樂府長年在台灣、國際努力耕耘,建立名聲,才能成功吸引國際的戲劇菁英投入製作,否則即使有財力,卻無藝術品質,還是不能號召伙伴共同支持。第三,在宣傳行銷上,異界結合,開拓新市場,創新思維,對於傳統戲劇團體而言是絕對必須的。倘若傳統藝術界一直把自己界定在鄉土、小眾、老舊的範疇,只敢做舊戲,宣傳也只敢走舊路子,以為這樣至少能保留基本盤,那麼新觀眾將望之生厭,舊觀眾則日久生膩,長遠而言,絕非生存之計。
不過,洛神賦的製作也反映了藝文生態的問題:國內專業的演員、演出團體屈指可數,演員舞者無固定薪資,四處漂流;對於國外受專業訓練、有健全的演出環境的戲劇工作者來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的。在擁有國際級資源的同時,國內的藝術環境如何提升至國際的水準,是每個專業經理人必須努力的課題。而藝文界的管理、組織以應付大型製作的能力如何加強,才能與國際接軌......等等問題,都是洛神賦演出過後留給我們思考,立定計畫,並努力執行解決的課題。
這次漢唐樂府得到兩廳院的挹注,在推廣行銷上頭進行合作。從2005年十二月開始,在陽明山舉辦洛神賦文學藝術的相關座談,一連四場,不僅是五月洛神賦演出的先聲,更是十月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洛神賦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前哨。座談會由蔡欣欣教授主持,從曹植的賦文談起,賦學大家簡宗梧教授開場,
解析洛神賦中的隱喻、洛神賦的年代、本意、爭論等議題。李殿逵教授則深入淺出的將洛神賦本視作一個全觀介紹,以裨瞭解洛神賦的背景。康來新教授別出心裁,從洛神賦牽引紅樓夢,勾勒出啟蒙女神的系譜。作家兼研究員衣若芬則從柳如是男洛神賦出發,談觀看的魅力。
美學的座談,李豐楙教授從旅遊的偶然交感談洛神賦的感情,再從常與非常的概念論及宗教與民俗學,博得滿堂彩。何寄澎主任細究此文的文藝美學,並提出曹植的內心世界、女神特徵等獨到的觀點,王璦玲教授從戲曲出發,從戲曲的流變,看曹植從道德完人步向愛情凡夫的過程。
書畫場次更邀請洛神賦研究權威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陳葆真主任、前故宮博物館石守謙館長,攤開洛神圖長卷,一景一景,從畫法、圖文逐次分析,帶領聽眾進入畫家筆下的洛神故事。最終場,也是眾所矚目的愛情場次,愛情學專家曾昭旭教授分析東西方的愛情觀,政治大學高桂惠副教授從洛神賦開始一路談到唐傳奇、金瓶梅、紅樓夢等多部小說的愛情。導演盧卡斯從西方的視野暢談洛神與曹植的愛情,聽眾著實獲益良多。洛神賦系列座談從賦文本身開始,清楚而有系統的將洛神賦的圖文系譜作了全方位的分析,從而使漢唐樂府對於圖文的掌握與感情的演繹均有莫大的幫助。這幾場的座談會,對於洛神賦一劇的精神與內涵帶來莫大的貢獻。
宣傳上,傳單兩廳院決定循牡丹亭青春版路線,搭配漢唐樂府創新的演出內容,以新浪漫南管樂舞劇為號召,主視覺設計是洛神從水上翩然而來,水波翻掀,躍然眼前,使觀眾眼睛為之一亮,成功吸引更多年輕的觀眾進劇院欣賞南管。
在兩廳院的安排下,跨國合作的始末、國際金獎得主張叔平的服裝、外國導演執導純南管,都成為引人注目的強打賣點,記者會逐次披露,吊足胃口,誘使觀眾想親身進劇院體驗的渴望。
跨界合作這個流行的廣告模式在洛神賦製作也被大量使用。例如安排陳團長與媒體人蔡詩萍、作家郝譽翔大談文學與時尚;台北現代新文化重點敦南誠品書店大廳公開示範南管樂舞,錯亂了時代,怎不令人側目?此外,陳團長接受聯合文學專訪,表演藝術雜誌以專題介紹,遍訪各大廣播節目,更特別的是在捷運、電台的廣告,雖然只有短短二十秒,但是與眾不同的聲音能立刻收攝眾人的精神,一反刻板觀念中傳統藝術就是守舊、鄉土、衰老、粗製濫造的想法,視聽經驗帶來的反差,加深了觀眾的印象,蔚為一股洛神風潮。
在成功的企畫行銷之下,洛神賦票卷成功售罄,五千六百多張,一張未留。
九、演出實況
2006年5月19日,洛神賦終於和大家見面,雖然不排除繼續修改的可能,但我們仍可從首演這次完整的內容,看出製作的手法與戲劇思維:
全戲分成七幕,中場不休息,暗燈不落幕。第一幕驚豔,從曹植與隨從路經洛水,睹洛神之麗容開始,曹植的舞步加入了幾分豪氣,搭配金色戲服、金色折扇,塑造出一個莊重且飛揚的曹植。第二幕謫仙,千手觀音出場,扣弄四塊的千手在燈光的營造下恍若洛神的神光離離,洛神從眠睡中甦醒。第三幕凌波,娥皇、女英、漢妃三女神時明珠翠羽,嬉遊河濱,諧擬男女主角,預告曹、洛兩人戀情即將發生。導演轉換洛神賦裡的三位女神與希臘三女神結合,有戲謔、預言、甚至涉入故事、成為故事一份子的效果,第七幕三女神出現責備曹植薄倖、輕易放開愛情,亦是同樣的設計。
第四幕定情,敘述兩人交換信物、互訴衷腸,一時間,曹植想起以前鄭交甫被鄉野狐仙欺騙的故事,懷疑洛神是不是偽裝和善,要來欺騙他的感情?於是靜志收顏,退至一旁,手按佛印,以禮防自持;洛神感受到兩人的情愛生變,於是心神振盪,臉色乍陰乍陽,一陣青一陣白,燈光配合情節進行,倏忽變化,象徵戀情生成、變化之時雙方心情的轉折。最後在洛神幽怨的姿態中收束。
第五幕海會開始,性格特徵鮮明的角色陸續登場,白衣風神、藍白相間的川后、赤膊擊鼓的馮夷與紅衣白角的六龍,改變了演出節奏,更重要的是,要以熱鬧場面襯托洛神的孤獨。八駿馬樂聲接近結束時,洛神背對觀眾出場,六龍散盡,天女出場,馮夷緩步離開,舞台一下子空了;緊湊的、樂器競奏的、音符分迸的八駿馬樂章一下子只餘一把二弦,低吟五湖遊,富麗的長江憶寫圖換成空無一物的白幕,戲劇要表達的是:洛神的離開似乎把一切的色彩和美好都帶走了,只留下一片孤寂。洛神的舞蹈重複第二幕的舞蹈,敘述物是人非的今昔之嘆,舞步依舊凌波,但人已遠、情已逝。洛神離去,曹植內心掙扎,捨不得這一段感情,思考良久,決定乘舟尋回洛神,這時輸送帶推出披著紗、背向觀眾、象徵洛神的雕像,雕像高度約一百三十公分,在舞台後端出現,表示洛神已飄然遠去,不得再見;三個天女出現在舞台後方,與曹植有天人之隔,在空中數落曹植的不是。末了,曹植悵然遠望洛神的背影,燈光漸暗,曹植的憂傷連同舞台慢慢模糊,消失。
十、結論
洛神賦將在十月至法國巡演,2007年到新加坡濱海大劇院、北京故宮演出,經過首演初試啼聲,洛神賦會有什麼轉變,令人翹首期盼。洛神賦能在台北順利首演,原因歸結有以下幾點:第一是臺、法、德三方的經濟支持,使這耗資千萬的大型製作能按照計畫,一步步完成。第二是漢唐樂府長年在台灣、國際努力耕耘,建立名聲,才能成功吸引國際的戲劇菁英投入製作,否則即使有財力,卻無藝術品質,還是不能號召伙伴共同支持。第三,在宣傳行銷上,異界結合,開拓新市場,創新思維,對於傳統戲劇團體而言是絕對必須的。倘若傳統藝術界一直把自己界定在鄉土、小眾、老舊的範疇,只敢做舊戲,宣傳也只敢走舊路子,以為這樣至少能保留基本盤,那麼新觀眾將望之生厭,舊觀眾則日久生膩,長遠而言,絕非生存之計。
不過,洛神賦的製作也反映了藝文生態的問題:國內專業的演員、演出團體屈指可數,演員舞者無固定薪資,四處漂流;對於國外受專業訓練、有健全的演出環境的戲劇工作者來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的。在擁有國際級資源的同時,國內的藝術環境如何提升至國際的水準,是每個專業經理人必須努力的課題。而藝文界的管理、組織以應付大型製作的能力如何加強,才能與國際接軌......等等問題,都是洛神賦演出過後留給我們思考,立定計畫,並努力執行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