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3 23:36:10白芷生
溯靈──談洛神賦幕後(上)
一、前言
漢唐樂府南管梨園大戲—洛神賦於五月二十一日圓滿落幕。連續四場演出,票房爆滿,座無虛席。然而,在掌聲之中,這一齣跨國製作究竟如何形成?其背後的創作動機與設計理念又是什麼?這種跨國合作的模式有哪些值得戲劇界(特別是傳統表演藝術)注意之處?最後,洛神賦帶給漢唐樂府什麼樣子的改變?這些都是在這齣跨國製作中值得注意之處。
二、合作起源
這一次跨國合作的機緣,起於2002年《韓熙載夜宴圖》於法國演出後,當時的布赫居文化之家(Maison de la Culture de Bourges)主任吉爾伯先生(Gilbert Fillinger)大為激賞,決定與漢唐樂府共同製作一部大戲,初步構想是仿照《梨園幽夢》,讓法國演員與梨園舞者、巴洛克音樂與台灣南管並置演出,比例各佔五成。漢唐樂府陳美娥團長希望能邀請一位國外導演,彼此交流、激盪以期碰撞出新的藝術火花。吉爾伯提出一位德國裔,在法國導演過歌劇、舞台劇的新銳導演盧卡斯(Lukas HEMLEB),希望能藉著他在音樂與戲劇上面的專長,執導這一部揉合中西音樂的樂舞劇。
盧卡斯導演本人學習戲劇出身,並鑽研音樂,是第一位成功立足法蘭西歌劇院的外國籍導演,雖然他先前曾耳聞漢唐樂府,但是合作的細節還是必須仔細磋商。接下來一段時間他開始接觸中國文化、學習中文、南管音樂,深感南管是一種很脆弱的樂種,稍微不純粹便會破壞本身的美感。盧卡斯於是說服吉爾伯主任與陳美娥團長表演純南管樂舞。如此一來,原本中法各十名演員的洛神賦,變成由漢唐樂府獨立演出,拋捨巴洛克音樂,蠲棄所有西方元素;而盧卡斯這位西方導演,反而意外的變成了烏龍茶裡的一滴干邑酒,改變了原本漢唐樂府作品的神韻。
三、題材為什麼是洛神賦?
《韓熙載夜宴圖》的巡演告一段落,陳美娥團長開始思索這一部大製作應該選擇什麼主題?在一次與藝術家的聚會上,無意間談起了同為顧愷之的名作《洛神賦圖》,《洛神賦圖》乃是顧愷之受建安詩人曹植的〈洛神賦〉感發,畫下曹植回封地途中,經洛水,遇見洛神,兩人一瞬相感、隨即煙逝的愛情。圖畫中曹植、洛神、百官、眾靈造型各異,富於角色變化,強烈的抒情性、絕美的文辭無一不符合漢唐樂府一向追求的典雅雋美風格。於焉洛神賦拍板定案。依據圖畫,洛神由小旦扮演,曹植交給小生,以丑角飾演風神、淨屬河神、末屬川后、六龍群舞,洛神賦演出結構大致定型;如同《洛神賦圖》長卷一般,一幕一幕呈現,從曹植驚豔開始,至悵然駕舟溯追為止,連綿不絕,一氣呵成。取得共識之後,漢唐樂府洛神賦製作正式展開。
四、編樂及編舞
洛神賦的編樂與編舞這一次由團長陳美娥親自操刀。基於對南管音樂三十年的深入研究,選擇了三不和、四不應、五湖遊、八駿馬、趁賞花燈等樂曲當作基礎,搭配音樂進行舞蹈創作。曹植溫文儒雅的氣質、洛神凌波微步攝人心魂的風姿、曹洛相戀的情懷、情變後洛神的失落、曹植的懊悔、其他仙女神靈舞蹈的安排、藝術表現......諸如此類,都是編舞的一大挑戰,而且又必須在梨園科步的規範之下嚴格區分角色之間的異同,其難度可想而知。
首先,陳團長先決定生旦淨末丑等腳色行當,大致素描出幾個重要角色的特色:曹植洛神固以傳統的生旦科步規劃之,風神則必須活潑逗趣,肢體、動作、表情得俏皮捧腹,撒嬌、嗔怒無所不行;川后加入現代舞蹈的元素,在傳統科步間略微變化,在靜默無聲中另外表現。馮夷擊鼓時粗獷豪邁,鼓聲宛若乍嗓的大花臉,與六龍踩踏著變化太極拳而來的舞步,是洛神賦中最具「動感」的一幕。
擔任洛神這個吃重的角色非首席舞者蕭賀文莫屬。她必須以細碎而精準的腳步詮釋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飄逸,又要在純舞蹈、不說不唱的舞蹈當中表達洛神的氣質、歡欣與憂傷。第六幕的獨舞搭配二絃獨奏,獨自擔綱傳達人神道殊的感慨,最終遠去,留下長長的嘆息。台灣版的曹植由楊維真負責演繹,特別是情變一折,要表達一個戀愛的男子因疑生懼,裹足不前,終於追挽無功,悔不當初的心境轉折。
總之,洛神賦的舞蹈,必須在傳統的梨園與各式各樣的舞種之間角力,既要守住傳統的純粹,又要搭配角色另創豐富的肢體語彙,如何表現?作何取捨?不啻是最值得玩味的一節。
五、服裝製作
主題、角色底定後,原本長期與漢唐樂府合作的服裝設計家葉錦添卻因忙於電影《夜宴》,實在無法分身再為《洛神賦》大型製作設計約莫三十五套的服裝,轉而推薦香港首席服裝設計師──張叔平。
張叔平是香港古裝電影服裝設計的鼻祖,從1983年徐克的《蜀山》開始,一路從《東方不敗》、《東邪西毒》,到《滾滾紅塵》、《阿飛正傳》、《重慶森林》,甚至是最近的《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全部由張叔平指揮服裝及美術設計。不過,張叔平從未與劇場界合作,成功的機率渺茫。陳美娥團長遂親自致電,在電話一端獨自滔滔不絕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沈默寡言的張叔平只說了三個字:試試看。開啟了雙方合作的序章。
2005年年底,看完採排之後,張叔平對這次的服裝有了初步的構想:以金、紅、黑做基調,而且漢唐樂府泰半為女舞者,服裝希望表現女性優美性感的線條,以薄紗、飄帶模擬靈動縹緲的仙家風範。回香港之後,所有的布料重織,重新染色,迴避了簡單的顏色,以古玫瑰色代替粉紅色、秋香代替黃綠色、銀灰色代替白色.......衣服與飄帶運用強烈的對比色,要讓觀眾一開場就折服在繽紛的色彩之下。曹植三套戲衣,第一套貼以十二層金箔代表貴族身份,與洛神相會時的銀灰色素淨戲衣表示其卸下外在的一切姿態,以最天真自然的心情戀愛。最後深茶色印花服則說明他退回凡間為塵夫的惆悵。相較於曹植,洛神的顏色變換更為明顯,由出場的大紅色開始,顏色逐漸轉淡為蜜桃色,最後離開接近蒼白幾乎不成顏色,表現洛神的哀傷與痛苦。在頭飾上,以多變的造型代替傳統沈重的假髮,帶來輕盈感,並藉著顏色的轉化表達神仙的特質,如川后頭冠藍中帶白象徵波浪,六龍龍角、面具、翅膀,天女的寶冠頭飾......都是此概念的創作。
六、舞台設計、燈光設計
舞台、燈光設計依舊是導演盧卡斯。
讀過了賦文、看過了洛神賦圖卷,導演對舞台已有成竹在胸。由於漢唐樂府的舞者的動作都離不開地面,與地板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盧卡斯將戲劇院地面全部鋪上木板,作為舞者表演時最舒適的舞台。選擇舞台印象之前,導演參觀彰化鹿港,對當地的古建築十分感興趣,漆斑駁的門板的古典氛圍,決定將這份感動搬上舞台。他在左右舞台設計了木門,隨意漆上的藍油漆意圖創造時間的斑駁感;門的高度依序遞減,依視覺透視的原理創造景深,像一個鏡頭將觀眾引領到曹植與洛神相遇的洛水邊。而且這兩道木門無意間縮減了舞台的寬度,使洛神賦回到了梨園樂舞小格局、宮廷式的、精緻的演出方式。門上蓋了細竹簾,利用百葉窗的原理,可以視情況需要捲起透入光線,而木頭、燈籠、竹簾皆是極為中國的古典符碼,直接帶給觀眾中國的想像。
舞台背後,導演加了兩條輸送帶,藉由流動的背景,搭配流動的劇情,創造綿延不絕的、有如原本洛神賦圖長卷圖畫延綿不絕的視覺效果,比方曹、洛相戀時的竹林,海會時的魚龍,最後的洛神雕像,都是藉此之便。輸送帶負有馮夷的大鼓、川后的竹杖、天女的壓腳鼓等道具進退場的用途,省去了人力搬運的尷尬,也不會影響正在表演的舞者。而且輸送帶速率調至最慢,以配合演員出場、磨腳行動的速度,不至突兀,破壞了畫面舒緩的一致性。輸送帶後另加一條水道,除了可以製造水聲之外,漂過的珍珠貝殼碰撞的錚璫聲可以製造聽覺效果;以及漂出的蠟燭製造神秘的光影,都要歸功於此。
有移動的道具,當然也要有相應的布景。風神、川后、與河神的布景帶有現代抽象意味,恍若風神穿越其中的高山;川后出場時降下藍色彩帶,暗示他是水平面下的水神,風神的山岳在這裡立刻變成了小島;馮夷鼓聲結束六龍出場時背景一變,換出余承堯先生的長江憶寫圖,緩緩移動,彷彿六龍靈車前往迎接洛神,途中風景變化,緊接上洛神獨舞,白幕落下,焦點集中在洛神一人身上,象徵洛神離去後留給曹植的是一片無垠的空白。
為了打好燈光,舞台技術可以說是吃足了苦頭。法國燈光,是上了舞台之後,一切從零開始,沒有基本光,沒有面光,因此演員常常是在昏曖詭魅中進行排練,導演一邊導戲,一邊進行燈光測試,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馮夷鳴鼓時切入的滿紅燈光之外,隨著洛神移動的火車燈,將洛神孤獨的身影拉長,剪影投在背後幕上,燈光技術無處不在為展示洛神賦的意境而努力。
七、演出前的藝術剪裁
2006年四月,漢唐樂府正式進駐戲劇院,許多問題接踵而來。首先是舞劇長度,導演希望將時間控制在一百三十分鐘之內,無中場休息,以確保演出的完整。在時間長度的要求下,勢必要和編舞、編樂的陳團長協商、調整舞蹈內容。
第二個藝術問題,在於導演希望展現的,並非是完整、嚴肅的「音樂」,一些不合規的聲響反倒成為可以嘗試表達的對象,水道的潺潺聲、碰撞聲,以及二弦以情使不以律使的演奏,都是過往漢唐樂府不曾有的元素,如何適切的詮釋,成為各部門刺激的挑戰。
第三個調整是服裝。張叔平的服裝美則美矣,不過演出是整體的藝術呈現,在布景、燈光、感情的進行上,必須更進一步調整才能符合劇場的要求。首先,曹植是唯一的男主角,因此服裝變化無有辨識上的問題,故三套服裝予以保留;六龍拿掉翅膀,白色腰帶,以策安全,面具剪成只剩額頭部分。但是洛神與其他天女就令人大傷腦筋,同為女神,衣服款式相近,擔心角色混淆,所以拿掉了第一套正紅服,留下色調相近、飄逸的蜜桃色與古玫瑰色,又為了配合燈光變化下的色差,大家玩起了交換服裝與飄帶的遊戲,除了天女瓔珞環身的造型不變之外,其他的服裝都從原本的對比色換成了相近色,如此一來,確定了以角色為中心的概念,也是最後的定本。
最後,竹林的疏密、擺置,輸送帶、水道、火車燈、布景轉動的速度,雕像的選擇,每一個細節都影響了整體的演出,即便演出只剩不到七天,所有的工作人員還是在每個問題上研究,期待有完美的演出。
漢唐樂府南管梨園大戲—洛神賦於五月二十一日圓滿落幕。連續四場演出,票房爆滿,座無虛席。然而,在掌聲之中,這一齣跨國製作究竟如何形成?其背後的創作動機與設計理念又是什麼?這種跨國合作的模式有哪些值得戲劇界(特別是傳統表演藝術)注意之處?最後,洛神賦帶給漢唐樂府什麼樣子的改變?這些都是在這齣跨國製作中值得注意之處。
二、合作起源
這一次跨國合作的機緣,起於2002年《韓熙載夜宴圖》於法國演出後,當時的布赫居文化之家(Maison de la Culture de Bourges)主任吉爾伯先生(Gilbert Fillinger)大為激賞,決定與漢唐樂府共同製作一部大戲,初步構想是仿照《梨園幽夢》,讓法國演員與梨園舞者、巴洛克音樂與台灣南管並置演出,比例各佔五成。漢唐樂府陳美娥團長希望能邀請一位國外導演,彼此交流、激盪以期碰撞出新的藝術火花。吉爾伯提出一位德國裔,在法國導演過歌劇、舞台劇的新銳導演盧卡斯(Lukas HEMLEB),希望能藉著他在音樂與戲劇上面的專長,執導這一部揉合中西音樂的樂舞劇。
盧卡斯導演本人學習戲劇出身,並鑽研音樂,是第一位成功立足法蘭西歌劇院的外國籍導演,雖然他先前曾耳聞漢唐樂府,但是合作的細節還是必須仔細磋商。接下來一段時間他開始接觸中國文化、學習中文、南管音樂,深感南管是一種很脆弱的樂種,稍微不純粹便會破壞本身的美感。盧卡斯於是說服吉爾伯主任與陳美娥團長表演純南管樂舞。如此一來,原本中法各十名演員的洛神賦,變成由漢唐樂府獨立演出,拋捨巴洛克音樂,蠲棄所有西方元素;而盧卡斯這位西方導演,反而意外的變成了烏龍茶裡的一滴干邑酒,改變了原本漢唐樂府作品的神韻。
三、題材為什麼是洛神賦?
《韓熙載夜宴圖》的巡演告一段落,陳美娥團長開始思索這一部大製作應該選擇什麼主題?在一次與藝術家的聚會上,無意間談起了同為顧愷之的名作《洛神賦圖》,《洛神賦圖》乃是顧愷之受建安詩人曹植的〈洛神賦〉感發,畫下曹植回封地途中,經洛水,遇見洛神,兩人一瞬相感、隨即煙逝的愛情。圖畫中曹植、洛神、百官、眾靈造型各異,富於角色變化,強烈的抒情性、絕美的文辭無一不符合漢唐樂府一向追求的典雅雋美風格。於焉洛神賦拍板定案。依據圖畫,洛神由小旦扮演,曹植交給小生,以丑角飾演風神、淨屬河神、末屬川后、六龍群舞,洛神賦演出結構大致定型;如同《洛神賦圖》長卷一般,一幕一幕呈現,從曹植驚豔開始,至悵然駕舟溯追為止,連綿不絕,一氣呵成。取得共識之後,漢唐樂府洛神賦製作正式展開。
四、編樂及編舞
洛神賦的編樂與編舞這一次由團長陳美娥親自操刀。基於對南管音樂三十年的深入研究,選擇了三不和、四不應、五湖遊、八駿馬、趁賞花燈等樂曲當作基礎,搭配音樂進行舞蹈創作。曹植溫文儒雅的氣質、洛神凌波微步攝人心魂的風姿、曹洛相戀的情懷、情變後洛神的失落、曹植的懊悔、其他仙女神靈舞蹈的安排、藝術表現......諸如此類,都是編舞的一大挑戰,而且又必須在梨園科步的規範之下嚴格區分角色之間的異同,其難度可想而知。
首先,陳團長先決定生旦淨末丑等腳色行當,大致素描出幾個重要角色的特色:曹植洛神固以傳統的生旦科步規劃之,風神則必須活潑逗趣,肢體、動作、表情得俏皮捧腹,撒嬌、嗔怒無所不行;川后加入現代舞蹈的元素,在傳統科步間略微變化,在靜默無聲中另外表現。馮夷擊鼓時粗獷豪邁,鼓聲宛若乍嗓的大花臉,與六龍踩踏著變化太極拳而來的舞步,是洛神賦中最具「動感」的一幕。
擔任洛神這個吃重的角色非首席舞者蕭賀文莫屬。她必須以細碎而精準的腳步詮釋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飄逸,又要在純舞蹈、不說不唱的舞蹈當中表達洛神的氣質、歡欣與憂傷。第六幕的獨舞搭配二絃獨奏,獨自擔綱傳達人神道殊的感慨,最終遠去,留下長長的嘆息。台灣版的曹植由楊維真負責演繹,特別是情變一折,要表達一個戀愛的男子因疑生懼,裹足不前,終於追挽無功,悔不當初的心境轉折。
總之,洛神賦的舞蹈,必須在傳統的梨園與各式各樣的舞種之間角力,既要守住傳統的純粹,又要搭配角色另創豐富的肢體語彙,如何表現?作何取捨?不啻是最值得玩味的一節。
五、服裝製作
主題、角色底定後,原本長期與漢唐樂府合作的服裝設計家葉錦添卻因忙於電影《夜宴》,實在無法分身再為《洛神賦》大型製作設計約莫三十五套的服裝,轉而推薦香港首席服裝設計師──張叔平。
張叔平是香港古裝電影服裝設計的鼻祖,從1983年徐克的《蜀山》開始,一路從《東方不敗》、《東邪西毒》,到《滾滾紅塵》、《阿飛正傳》、《重慶森林》,甚至是最近的《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全部由張叔平指揮服裝及美術設計。不過,張叔平從未與劇場界合作,成功的機率渺茫。陳美娥團長遂親自致電,在電話一端獨自滔滔不絕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沈默寡言的張叔平只說了三個字:試試看。開啟了雙方合作的序章。
2005年年底,看完採排之後,張叔平對這次的服裝有了初步的構想:以金、紅、黑做基調,而且漢唐樂府泰半為女舞者,服裝希望表現女性優美性感的線條,以薄紗、飄帶模擬靈動縹緲的仙家風範。回香港之後,所有的布料重織,重新染色,迴避了簡單的顏色,以古玫瑰色代替粉紅色、秋香代替黃綠色、銀灰色代替白色.......衣服與飄帶運用強烈的對比色,要讓觀眾一開場就折服在繽紛的色彩之下。曹植三套戲衣,第一套貼以十二層金箔代表貴族身份,與洛神相會時的銀灰色素淨戲衣表示其卸下外在的一切姿態,以最天真自然的心情戀愛。最後深茶色印花服則說明他退回凡間為塵夫的惆悵。相較於曹植,洛神的顏色變換更為明顯,由出場的大紅色開始,顏色逐漸轉淡為蜜桃色,最後離開接近蒼白幾乎不成顏色,表現洛神的哀傷與痛苦。在頭飾上,以多變的造型代替傳統沈重的假髮,帶來輕盈感,並藉著顏色的轉化表達神仙的特質,如川后頭冠藍中帶白象徵波浪,六龍龍角、面具、翅膀,天女的寶冠頭飾......都是此概念的創作。
六、舞台設計、燈光設計
舞台、燈光設計依舊是導演盧卡斯。
讀過了賦文、看過了洛神賦圖卷,導演對舞台已有成竹在胸。由於漢唐樂府的舞者的動作都離不開地面,與地板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盧卡斯將戲劇院地面全部鋪上木板,作為舞者表演時最舒適的舞台。選擇舞台印象之前,導演參觀彰化鹿港,對當地的古建築十分感興趣,漆斑駁的門板的古典氛圍,決定將這份感動搬上舞台。他在左右舞台設計了木門,隨意漆上的藍油漆意圖創造時間的斑駁感;門的高度依序遞減,依視覺透視的原理創造景深,像一個鏡頭將觀眾引領到曹植與洛神相遇的洛水邊。而且這兩道木門無意間縮減了舞台的寬度,使洛神賦回到了梨園樂舞小格局、宮廷式的、精緻的演出方式。門上蓋了細竹簾,利用百葉窗的原理,可以視情況需要捲起透入光線,而木頭、燈籠、竹簾皆是極為中國的古典符碼,直接帶給觀眾中國的想像。
舞台背後,導演加了兩條輸送帶,藉由流動的背景,搭配流動的劇情,創造綿延不絕的、有如原本洛神賦圖長卷圖畫延綿不絕的視覺效果,比方曹、洛相戀時的竹林,海會時的魚龍,最後的洛神雕像,都是藉此之便。輸送帶負有馮夷的大鼓、川后的竹杖、天女的壓腳鼓等道具進退場的用途,省去了人力搬運的尷尬,也不會影響正在表演的舞者。而且輸送帶速率調至最慢,以配合演員出場、磨腳行動的速度,不至突兀,破壞了畫面舒緩的一致性。輸送帶後另加一條水道,除了可以製造水聲之外,漂過的珍珠貝殼碰撞的錚璫聲可以製造聽覺效果;以及漂出的蠟燭製造神秘的光影,都要歸功於此。
有移動的道具,當然也要有相應的布景。風神、川后、與河神的布景帶有現代抽象意味,恍若風神穿越其中的高山;川后出場時降下藍色彩帶,暗示他是水平面下的水神,風神的山岳在這裡立刻變成了小島;馮夷鼓聲結束六龍出場時背景一變,換出余承堯先生的長江憶寫圖,緩緩移動,彷彿六龍靈車前往迎接洛神,途中風景變化,緊接上洛神獨舞,白幕落下,焦點集中在洛神一人身上,象徵洛神離去後留給曹植的是一片無垠的空白。
為了打好燈光,舞台技術可以說是吃足了苦頭。法國燈光,是上了舞台之後,一切從零開始,沒有基本光,沒有面光,因此演員常常是在昏曖詭魅中進行排練,導演一邊導戲,一邊進行燈光測試,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馮夷鳴鼓時切入的滿紅燈光之外,隨著洛神移動的火車燈,將洛神孤獨的身影拉長,剪影投在背後幕上,燈光技術無處不在為展示洛神賦的意境而努力。
七、演出前的藝術剪裁
2006年四月,漢唐樂府正式進駐戲劇院,許多問題接踵而來。首先是舞劇長度,導演希望將時間控制在一百三十分鐘之內,無中場休息,以確保演出的完整。在時間長度的要求下,勢必要和編舞、編樂的陳團長協商、調整舞蹈內容。
第二個藝術問題,在於導演希望展現的,並非是完整、嚴肅的「音樂」,一些不合規的聲響反倒成為可以嘗試表達的對象,水道的潺潺聲、碰撞聲,以及二弦以情使不以律使的演奏,都是過往漢唐樂府不曾有的元素,如何適切的詮釋,成為各部門刺激的挑戰。
第三個調整是服裝。張叔平的服裝美則美矣,不過演出是整體的藝術呈現,在布景、燈光、感情的進行上,必須更進一步調整才能符合劇場的要求。首先,曹植是唯一的男主角,因此服裝變化無有辨識上的問題,故三套服裝予以保留;六龍拿掉翅膀,白色腰帶,以策安全,面具剪成只剩額頭部分。但是洛神與其他天女就令人大傷腦筋,同為女神,衣服款式相近,擔心角色混淆,所以拿掉了第一套正紅服,留下色調相近、飄逸的蜜桃色與古玫瑰色,又為了配合燈光變化下的色差,大家玩起了交換服裝與飄帶的遊戲,除了天女瓔珞環身的造型不變之外,其他的服裝都從原本的對比色換成了相近色,如此一來,確定了以角色為中心的概念,也是最後的定本。
最後,竹林的疏密、擺置,輸送帶、水道、火車燈、布景轉動的速度,雕像的選擇,每一個細節都影響了整體的演出,即便演出只剩不到七天,所有的工作人員還是在每個問題上研究,期待有完美的演出。
Ms.Children
2006-06-25 14:42:54
咦?好好喔,
都有劇照可以配~
還有好多張~~反正演完啦,風頭應該已經過了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