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31 19:51:47lawnmower
【電影】偷情
這是一部極端暴力的電影。因為當戀愛不再美麗,言語就像利刃,直刺愛人心頭而去。
男人對女人,男人對男人,女人對女人。愛情是戰場,男男女女殺聲震天,前進一吋是一吋。
當小情小愛都機關算盡,要怎樣苛責現代男女不願走進婚姻?畢竟,連談場戀愛都風險大得很。
這世界上凡人居多,如果談戀愛像「偷情」裡那樣,男人女人盡是牙尖嘴利、爾虞我詐,那麼大概有很多人會低頭認輸算數。起碼,我就是一個。
搞不贏你,不玩兒總可以吧。
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由年輕時便讓人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處女作便以改編舞台劇的方式,拍出讓伊莉莎白泰勒榮登奧斯卡后冠的「靈慾春宵」,接著是另一部家喻戶曉的「畢業生」,讓達斯汀霍夫曼周旋於少女與熟女之間,這兩部片子處理成人情慾的方式,在當時的60年代,可是挑戰保守價值的壯舉,其中「畢業生」後來在咱們台灣上映時,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把熟女跟少女間的母女關係,硬給ㄠ成了姐妹,讓這部電影在台灣也算是有其歷史意義。
這次的「偷情」又是一個由舞台劇改編搬上銀幕的片子,也再度是大家百看不膩的情慾主題,導演多了近四十年的滄桑,寶刀卻似乎依然鋒利。
兩男兩女間的情愛糾葛為底蘊,加上犀利對白幫襯,「偷情」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現代中產階級自相矛盾而導致缺乏安全感的愛情觀,片子的形式保留了舞台劇的本質,沒有太多點綴而幕幕遙相呼應,主角性格鮮明,國籍、職業、人生觀或有不同,卻全都宿命的、像是被脅迫一樣的加入一場最終無人勝利的戰役。
情侶陷入愛河本都是沒有來由,編導似乎也無心放太多篇幅在戀情肇始的蜜月期上頭,而直入男女間偷情、背叛、戰爭的主題,反而讓「相遇」這一段,看來像是本格推理小說中服膺最後誇張結局的無聊情節之一。
然後,對於視愛情為人生必要元素的大多數人而言,這電影開始帶你循跡去找謀殺愛情的兇手,把大段故事放在男女關係間駭人的寸土必爭,主角指控、衝突、妥協、再指控,讓觀者也入戲甚深;而對於那少數對愛情缺乏期待的人來說,加害者和受害者早已昭然若揭,於是也就安於躲在一旁不動聲色,窺視劇情的進行。
故事發生在倫敦,一個報社記者偶然遇上了到英國閒晃的年輕美國女子,兩人陷入愛河,然後一個美國女攝影師以第三者姿態出現,接著英籍皮膚科醫生也加入攪局。彈指之間,一個四角戀情的設定便完成,兩個英國男人碰上兩個美國女人,這中間雖不必然有甚麼歷史與階級的意義存在,卻仍然提供了不少想像空間。
回到四角關係當中,在裘德洛、茱莉亞蘿勃茲、克里夫歐文與娜塔莉波曼四人裡,背叛看起來是那麼地隨意、殘暴而自私,充滿情慾的對白處處,卻不見裸裎的肢體,真正一絲不掛的,大概就只剩男女關係的「真相」了。
裘德洛飾演的落魄英國記者/作家Dan,是個愛情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當他在倫敦街上巧遇娜塔莉波曼所飾的美國女孩Alice之後,便放棄原先寄居的感情,到Alice身邊尋求新的養分,甚至大剌剌將Alice的生活寫成自己的小說,Dan所要的愛情,像是一種徹底的依賴關係,但卻是自私而單向的,因為當他發覺Alice向他要的更多,他便理所當然的愛上茱莉亞蘿勃茲飾演的Anna。
然而Anna卻像是個你我經常見到的平凡女人,在愛情上搖搖擺擺,企圖忠於自己,卻又沒有勇氣,因緣際會認識了克里夫歐文飾演的Larry,或許認為Larry是走進婚姻的理想典型而與其共結連理,但又貪婪地想保有Dan的俊美貼心與孩子氣,她期望大家都像自己一般被動而鄉愿、不做決定地活著,但現實卻不允許她繼續如此,因而最後她還是選擇了一條簡單的路走,與那穩定而愛自己的男人在一起。
而這個穩定而理性,同時仍留有一絲絲聰明細緻的Larry,恰巧是花蝴蝶般的Dan的對比,外顯雖有如全天下魯男子典型,但看來膚淺而肉慾的他,毋寧更有其狡獪的部份,除了在與Dan爭奪Anna時的工於心計,最終贏回勝利;在脫衣舞廳裡巧遇與自己同樣因失戀大受打擊,而下海當舞孃的Alice,他更是看出了外表純真的Alice內心魔性,一場兩人在脫衣舞廳包廂裡的言語意淫,當中兩人交換的虛虛實實,是真感情又似假交心,活脫脫是片子裡最精采的部份。
回到看似最為脆弱可破的Alice,原來才是最忠於自我而敢愛敢恨的女子,將愛與不愛的楚河漢界劃分的意外清楚,與Dan的關係最初看來楚楚可憐受傷頗深,但到了片尾的伏筆,觀者才了解真正從頭到尾掌握主控權的是哪一方。
然而,這四人一生的愛情勝負就這樣蓋棺論定了嗎?若是就這樣遽下結論,那簡直太傲慢了點,畢竟,未來又不知有多少的「stranger」會次第出現,攪亂一池春水。
這該說是愛情的本質嗎?
唯一明顯的是,就英文片名「Closer」而言,「偷情」裡描述的愛情,只負責把陌生人拉近,以後的事,則就江河日下不堪聞問了,好一個犀利殘酷的論調。
這部片子,天真爛漫者勿近。
娜塔莉波曼在片中的演出可視為她個人演藝生涯的突破,也或許因此才能在金球女配角獎力退群雌;克里夫歐文在英倫成名已有一陣子,但直到最近的「亞瑟王」才讓全球觀眾注意到他的存在,本片的表現拿下金球最佳男配角,只是他實力的持平展現而已。兩人再獲奧斯卡男女配角入圍,但事實上,片中四個角色戲份根本沒有主配角之別。
裘德洛一貫的貴氣公子哥兒調調,或許是最近曝光過度,感覺在演技上與其他片子沒有太大區隔;茱莉亞蘿勃茲實力其實不弱,但或許受限於角色的較為內斂,發揮反而不大。
說也奇怪,這部電影,竟成為我少數想再進電影院看一遍的片子。到底是想繼續與劇中人相濡以沫?或是自以為是地滿足旁觀者的快感?
我一片迷濛。
男人對女人,男人對男人,女人對女人。愛情是戰場,男男女女殺聲震天,前進一吋是一吋。
當小情小愛都機關算盡,要怎樣苛責現代男女不願走進婚姻?畢竟,連談場戀愛都風險大得很。
這世界上凡人居多,如果談戀愛像「偷情」裡那樣,男人女人盡是牙尖嘴利、爾虞我詐,那麼大概有很多人會低頭認輸算數。起碼,我就是一個。
搞不贏你,不玩兒總可以吧。
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由年輕時便讓人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處女作便以改編舞台劇的方式,拍出讓伊莉莎白泰勒榮登奧斯卡后冠的「靈慾春宵」,接著是另一部家喻戶曉的「畢業生」,讓達斯汀霍夫曼周旋於少女與熟女之間,這兩部片子處理成人情慾的方式,在當時的60年代,可是挑戰保守價值的壯舉,其中「畢業生」後來在咱們台灣上映時,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把熟女跟少女間的母女關係,硬給ㄠ成了姐妹,讓這部電影在台灣也算是有其歷史意義。
這次的「偷情」又是一個由舞台劇改編搬上銀幕的片子,也再度是大家百看不膩的情慾主題,導演多了近四十年的滄桑,寶刀卻似乎依然鋒利。
兩男兩女間的情愛糾葛為底蘊,加上犀利對白幫襯,「偷情」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現代中產階級自相矛盾而導致缺乏安全感的愛情觀,片子的形式保留了舞台劇的本質,沒有太多點綴而幕幕遙相呼應,主角性格鮮明,國籍、職業、人生觀或有不同,卻全都宿命的、像是被脅迫一樣的加入一場最終無人勝利的戰役。
情侶陷入愛河本都是沒有來由,編導似乎也無心放太多篇幅在戀情肇始的蜜月期上頭,而直入男女間偷情、背叛、戰爭的主題,反而讓「相遇」這一段,看來像是本格推理小說中服膺最後誇張結局的無聊情節之一。
然後,對於視愛情為人生必要元素的大多數人而言,這電影開始帶你循跡去找謀殺愛情的兇手,把大段故事放在男女關係間駭人的寸土必爭,主角指控、衝突、妥協、再指控,讓觀者也入戲甚深;而對於那少數對愛情缺乏期待的人來說,加害者和受害者早已昭然若揭,於是也就安於躲在一旁不動聲色,窺視劇情的進行。
故事發生在倫敦,一個報社記者偶然遇上了到英國閒晃的年輕美國女子,兩人陷入愛河,然後一個美國女攝影師以第三者姿態出現,接著英籍皮膚科醫生也加入攪局。彈指之間,一個四角戀情的設定便完成,兩個英國男人碰上兩個美國女人,這中間雖不必然有甚麼歷史與階級的意義存在,卻仍然提供了不少想像空間。
回到四角關係當中,在裘德洛、茱莉亞蘿勃茲、克里夫歐文與娜塔莉波曼四人裡,背叛看起來是那麼地隨意、殘暴而自私,充滿情慾的對白處處,卻不見裸裎的肢體,真正一絲不掛的,大概就只剩男女關係的「真相」了。
裘德洛飾演的落魄英國記者/作家Dan,是個愛情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當他在倫敦街上巧遇娜塔莉波曼所飾的美國女孩Alice之後,便放棄原先寄居的感情,到Alice身邊尋求新的養分,甚至大剌剌將Alice的生活寫成自己的小說,Dan所要的愛情,像是一種徹底的依賴關係,但卻是自私而單向的,因為當他發覺Alice向他要的更多,他便理所當然的愛上茱莉亞蘿勃茲飾演的Anna。
然而Anna卻像是個你我經常見到的平凡女人,在愛情上搖搖擺擺,企圖忠於自己,卻又沒有勇氣,因緣際會認識了克里夫歐文飾演的Larry,或許認為Larry是走進婚姻的理想典型而與其共結連理,但又貪婪地想保有Dan的俊美貼心與孩子氣,她期望大家都像自己一般被動而鄉愿、不做決定地活著,但現實卻不允許她繼續如此,因而最後她還是選擇了一條簡單的路走,與那穩定而愛自己的男人在一起。
而這個穩定而理性,同時仍留有一絲絲聰明細緻的Larry,恰巧是花蝴蝶般的Dan的對比,外顯雖有如全天下魯男子典型,但看來膚淺而肉慾的他,毋寧更有其狡獪的部份,除了在與Dan爭奪Anna時的工於心計,最終贏回勝利;在脫衣舞廳裡巧遇與自己同樣因失戀大受打擊,而下海當舞孃的Alice,他更是看出了外表純真的Alice內心魔性,一場兩人在脫衣舞廳包廂裡的言語意淫,當中兩人交換的虛虛實實,是真感情又似假交心,活脫脫是片子裡最精采的部份。
回到看似最為脆弱可破的Alice,原來才是最忠於自我而敢愛敢恨的女子,將愛與不愛的楚河漢界劃分的意外清楚,與Dan的關係最初看來楚楚可憐受傷頗深,但到了片尾的伏筆,觀者才了解真正從頭到尾掌握主控權的是哪一方。
然而,這四人一生的愛情勝負就這樣蓋棺論定了嗎?若是就這樣遽下結論,那簡直太傲慢了點,畢竟,未來又不知有多少的「stranger」會次第出現,攪亂一池春水。
這該說是愛情的本質嗎?
唯一明顯的是,就英文片名「Closer」而言,「偷情」裡描述的愛情,只負責把陌生人拉近,以後的事,則就江河日下不堪聞問了,好一個犀利殘酷的論調。
這部片子,天真爛漫者勿近。
娜塔莉波曼在片中的演出可視為她個人演藝生涯的突破,也或許因此才能在金球女配角獎力退群雌;克里夫歐文在英倫成名已有一陣子,但直到最近的「亞瑟王」才讓全球觀眾注意到他的存在,本片的表現拿下金球最佳男配角,只是他實力的持平展現而已。兩人再獲奧斯卡男女配角入圍,但事實上,片中四個角色戲份根本沒有主配角之別。
裘德洛一貫的貴氣公子哥兒調調,或許是最近曝光過度,感覺在演技上與其他片子沒有太大區隔;茱莉亞蘿勃茲實力其實不弱,但或許受限於角色的較為內斂,發揮反而不大。
說也奇怪,這部電影,竟成為我少數想再進電影院看一遍的片子。到底是想繼續與劇中人相濡以沫?或是自以為是地滿足旁觀者的快感?
我一片迷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