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0 03:05:48lawnmower

【電影】戰略迷魂

「戰略迷魂」的舊版「諜網迷魂」,在1962年便由現今已是影壇耆宿的約翰法蘭肯海默(John Frankenheimer)拍成一部票房口碑俱佳的懸疑大作,由「瘦皮猴」法蘭克辛納屈擔綱,如今交由近來票房表現不甚如意的美國導演強納森德米重拍,不知新版「戰略迷魂」的製作人之一,也就是瘦皮猴的女兒蒂娜辛納屈,心中到底作何打算。

強納森德米向來以其質量均佳的紀錄片聞名(如拍搖滾樂團Talking Heads的「Stop Making Sense」、拍Neil Young and Crazy Horse的「The Complex Sessions」等),但在劇情片方面,評價便褒貶不一,所幸他拍出了「沉默的羔羊」與「費城」,使其不但一度躍入了好萊塢大導之林,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肯定,然而在「費城」之後,他卻韜光養晦起來,往往要隔許久才推出一部作品。

邁入新世紀後,強納森德米選擇重拍充滿希區考克味道的名作「謎中謎」,而完成了新片「迷情追殺」(The Truth About Charlie),卻因選角失誤找來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與譚蒂紐頓(Thandie Newton)扮演舊版由卡萊葛倫與奧黛莉赫本擔綱的主角,導致惡評如潮;如今,他卻又像迷上重拍經典一般,接下了「戰略迷魂」。

或許是順風吧,在2004年推出這樣一部政治電影,無非也是想搭上總統大選熱潮的便車,然而現今的時代,早已不同於舊版拍攝時的恐共氛圍,原來男主角及其同儕在韓戰戰場上遭共黨洗腦的劇情,也必須與時俱進做些許調整,所以新版的情節設定,如何能夠銜接上如今的政治環境氣氛,成了這部政治驚悚片決勝的關鍵。

電影裡必須尋找新的敵人。

當今民主自由社會最大的敵人是誰呢?誰能與當時美國代表的民主價值所竭力對抗的共產黨相提並論呢?

竟是無所不在的企業財團。

財團插手政治,染指媒體,看來似乎是21世紀無可避免的趨勢。企業透過合法及非法的方式操縱政府,而資本主義已經將太多的權力交到企業手上,並讓這些企業有機會犧牲政治及民主,來「買得」市場佔有率。

與舊版不同的是,如今的美國,布希政府這樣的「新保守派」政商勢力竟轉而與敵人站在一起,不但對民主缺乏信心,更藉由對恐怖主義大力的宣揚,形成了一個以神權及商業利益為統治基礎的政府,而虛幻的神權,需要商業利益的餵養,大企業因而被容許介入政府政策,甚至影響政府對外宣戰,資本主義在現代,變得更加野蠻了起來。

世界若完全被金錢利益牽動,人們便很難透過業已無力的民主體制撼搖它;而大企業奪權行動的徹底戲劇化,應該就類似這部「戰略迷魂」了。

不談好萊塢向來對政治議題的誇張描述,「戰略迷魂」中對財團的控訴,倒是結實的打了現今美國政府一巴掌,畢竟背上可能與財團勾結之戰爭販子臭名的小布希,未來可能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洗刷;而自麥卡錫時代以來就是自由派居多的美國電影人,看來也維持了他們一貫對政治和權力多所質疑的立場。

所以,主角與他的連上弟兄,會被意圖染指美國最高權力的跨國財團所資助的科學家,在腦袋裡植入晶片進行催眠控制;而受控制弟兄之一竟然要競選美國副總統,更是極盡誇張想像能事的好萊塢,所能構築的最大噩夢。

因此,就算是為了讓全球觀眾信服這樣的夢吧,強納森德米找來了丹佐華盛頓、梅莉史翠普、強沃特、李佛薛伯等硬裡子演員領銜,試圖由略顯誇張的故事裡,構築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政治陰謀。

結果似乎還算令人滿意。

丹佐華盛頓在片中成功的傳達了角色因為受到操縱,所以時而正常、時而失控的情緒狀態;而梅莉史翠普所飾演的野心女參議員,更是極具層次感,除了面對黨內同僚的強勢,對即將競選副總統的兒子,竟也像是要追溯所有慾望的源頭一般,含蓄地傳達了不可思議的亂倫情愫。硬裡子演員李佛薛伯作為三位主要演員之一,與影帝影后競技也絲毫未居下風,儘管強納森德米說故事的方式有些緩慢失焦,令人震撼的電影命題與演員的絕佳詮釋,某種程度上仍然拯救了這部電影。

電影本身差強人意,但歩出電影院後的餘韻,竟有些許沉重,因為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台灣,也正是企業染指國家的另一縮影。

近來台灣政治與媒體環境的惡質化,與財團介入不可能全無關係;而政府為了拼經濟靠攏財團,之後財團再藉由政策開放或是控股等各類手法掌控媒體,自此政府的三權制衡與媒體代表的第四權,未來皆可能被納入泱泱的「公司國家」旗下。

片中人類的大腦對外界的操控和影響渾然不覺,而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卻無法不對企業反民主的行徑視而不見。

台灣真正的民主根本尚未成熟,而企業,卻就要篡位變成任意妄為的君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