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8 10:56:06LAURENT
【看電影:摩托車日記】革命的肖像 不死的靈魂
(刊於2005年4月份《絕色&總統奇幻報》)
許許多多早已過世的亡靈,如果身後能夠保持獨特的魅力、擁有大量粉絲追隨,其特質會介乎在人性與神性之間擺盪,在後世繼續傳頌。具備此一條件的人,切‧格瓦拉(Che Quevara)就屬其中之一。
因此,當我們在觀看由巴西Walter Salles導演所執導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時,那位乜斜眼神、望向遠處、戴著一頂貝雷帽、被大量複製在T恤、海報、馬克杯的肖像頓時藉由活生生的演員(蓋賈西亞飾)還魂人間,遊蕩在南美地區廣褒無垠的山壑、雨林、大湖與遺跡間,且藉用電影的元素呈現在世人面前。T恤布料紅黑構圖的平面圖像再與膠卷視覺印象重疊之後,將近四十年前的傳奇人物再度復活。復活,亦即昭告天下:傳奇必須要繼續傳唱下去,並且告訴孩子們在上個世紀中有這麼一號人物,儘管已經沒有值得反叛的事物或風起雲湧的事件讓我們勞師動眾、儘管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不過,導演要闡述的不單單只歷史的重建過程,反而要說明運用鏡頭的魅力讓年輕而且多愁善感面孔從此將傳奇歷史人物定格。導演已經搶先一步將切‧格瓦拉的年輕形象獨家代理詮釋,不容許其他人挑戰。
本部電影幾乎以考據的方式(切‧格瓦拉在旅行過後憑藉著記憶力書寫完成《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Latinoamericana: Un Diario Per Un Viaggio in Motociceletta)一書;據說,在拍電影前,導演也逐一比對當年他所走過的荒山野徑、人物訪查,企圖將現在與過去產生重要的連結、並重建歷史的巨大工程。當主角在許許多多窮鄉僻壤的環境中看見衰敗的臉孔、被剝削的廣大勞工與受到飢寒交迫或痲瘋病人時,屬於醫生的惻隱之心逐漸增溫,以致於在痲瘋病院的醫生、病友為他慶祝生日的同時,他也舉杯慷慨以陳,南美洲需要聯合的陣線而不是分崩離析、散沙式的自我營生。革命人物在某些人格特質會呈現理想的烏托邦境地,他要反叛的是受到過去殖民主義與新興資本主義侵襲下的呈現殘破不堪的南美諸國,如此血脈沸騰的陳述猶如賈西亞馬逵斯在《百年孤寂》一書當中,藉由邦迪亞上校的口中吶喊,「總有一天我要武裝我的兒子,除掉這一些狗屎美國佬。」同樣具有悲切的共鳴呼應。切‧格瓦拉所要說的大概也是這意思,並且這一代做不到可以將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形成連綿不絕的血統繼承關係。
另外,就是有關人性與神性間的關係。
人與神的界線在歷史時間經歷越久之後便會逐漸模糊。但要從「人格」的位階向上提昇到「神格」的過程,需要透過一個相當重要的過渡階段,也就是基本而廣大的擁護信徒,歷久不衰的追隨。而且經由信徒將其生平故事予以美化、揉雜添加些奇蹟的原料,在將其一代代的繼續傳頌下去。另外一項在西方宗教概念當中需要的試煉,即肉體遭受凌遲與無止無盡的血肉翻飛,藉由皮肉的痛楚達到精神層次的昇華;最顯著的例子便是耶穌基督(此時我們難免又被梅爾吉弗遜所導的《受難記》中吉姆卡維佐化身耶穌的面孔所佔據)。所以在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tg)所著《神的歷史》(A History of God)中,便傳神的描述耶穌是一位,「深具魅力的信仰救星…」,因此在現代人的透視之下,耶穌不但具有神性,更甚者已具備了部分明星與英雄的特質。以致於我們再回頭過來看待切‧格瓦拉時,部分「神格」的特徵在他死後將近四十年以來,不斷的在世界各地、不同時代以不同的身份被需要著:他代表的是英雄符號、反叛的象徵、不妥協的個性,也是被大量複製在T恤、馬克杯上的肖像的復活過程……切‧格瓦拉最終在玻利維亞國境內遭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所主導的刺殺行動結束生命的,另外將其左右雙臂切割下來,血淋淋地送給他昔日的革命伙伴——古巴強人卡斯楚。當然,我們無意將切‧格瓦拉刻意予以神格化,那難免會落入造神運動或英雄主義的口實,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在某種情境上是符合西方宗教的殉難過程與肉體遭受磨難的神格過渡。而其信徒呢?雖然沒有固定的膜拜儀式與祝禱行為,但是他的信徒只要在社會大眾發現他所屬的政府有不公不義的狀況發生或在任何形式的反叛運動中,便會群聚出現。
電影是以切‧格瓦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為本所拍攝的公路電影,其中蘊含的是年輕夢想家生命的前段歷程,旅程當中視覺上的累積,是觸發他對貧困南美洲聯合與革命的前因。在書中他自述,「我是個夢想家,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受夠了醫學院、醫院、考試這類無聊透頂的事情」,其實也早已宣告他血液中具有反叛特質的基因結構,痛恨體制的因循;另外,「……寫這本日記的那個人(指切‧格瓦拉本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組織和打磨過這本日記的那個我早就不再是我了……漫遊南美洲對我所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預見。」
短短數語,幾乎為他日後走向游擊革命埋下伏筆。
許許多多早已過世的亡靈,如果身後能夠保持獨特的魅力、擁有大量粉絲追隨,其特質會介乎在人性與神性之間擺盪,在後世繼續傳頌。具備此一條件的人,切‧格瓦拉(Che Quevara)就屬其中之一。
因此,當我們在觀看由巴西Walter Salles導演所執導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時,那位乜斜眼神、望向遠處、戴著一頂貝雷帽、被大量複製在T恤、海報、馬克杯的肖像頓時藉由活生生的演員(蓋賈西亞飾)還魂人間,遊蕩在南美地區廣褒無垠的山壑、雨林、大湖與遺跡間,且藉用電影的元素呈現在世人面前。T恤布料紅黑構圖的平面圖像再與膠卷視覺印象重疊之後,將近四十年前的傳奇人物再度復活。復活,亦即昭告天下:傳奇必須要繼續傳唱下去,並且告訴孩子們在上個世紀中有這麼一號人物,儘管已經沒有值得反叛的事物或風起雲湧的事件讓我們勞師動眾、儘管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不過,導演要闡述的不單單只歷史的重建過程,反而要說明運用鏡頭的魅力讓年輕而且多愁善感面孔從此將傳奇歷史人物定格。導演已經搶先一步將切‧格瓦拉的年輕形象獨家代理詮釋,不容許其他人挑戰。
本部電影幾乎以考據的方式(切‧格瓦拉在旅行過後憑藉著記憶力書寫完成《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Latinoamericana: Un Diario Per Un Viaggio in Motociceletta)一書;據說,在拍電影前,導演也逐一比對當年他所走過的荒山野徑、人物訪查,企圖將現在與過去產生重要的連結、並重建歷史的巨大工程。當主角在許許多多窮鄉僻壤的環境中看見衰敗的臉孔、被剝削的廣大勞工與受到飢寒交迫或痲瘋病人時,屬於醫生的惻隱之心逐漸增溫,以致於在痲瘋病院的醫生、病友為他慶祝生日的同時,他也舉杯慷慨以陳,南美洲需要聯合的陣線而不是分崩離析、散沙式的自我營生。革命人物在某些人格特質會呈現理想的烏托邦境地,他要反叛的是受到過去殖民主義與新興資本主義侵襲下的呈現殘破不堪的南美諸國,如此血脈沸騰的陳述猶如賈西亞馬逵斯在《百年孤寂》一書當中,藉由邦迪亞上校的口中吶喊,「總有一天我要武裝我的兒子,除掉這一些狗屎美國佬。」同樣具有悲切的共鳴呼應。切‧格瓦拉所要說的大概也是這意思,並且這一代做不到可以將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形成連綿不絕的血統繼承關係。
另外,就是有關人性與神性間的關係。
人與神的界線在歷史時間經歷越久之後便會逐漸模糊。但要從「人格」的位階向上提昇到「神格」的過程,需要透過一個相當重要的過渡階段,也就是基本而廣大的擁護信徒,歷久不衰的追隨。而且經由信徒將其生平故事予以美化、揉雜添加些奇蹟的原料,在將其一代代的繼續傳頌下去。另外一項在西方宗教概念當中需要的試煉,即肉體遭受凌遲與無止無盡的血肉翻飛,藉由皮肉的痛楚達到精神層次的昇華;最顯著的例子便是耶穌基督(此時我們難免又被梅爾吉弗遜所導的《受難記》中吉姆卡維佐化身耶穌的面孔所佔據)。所以在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tg)所著《神的歷史》(A History of God)中,便傳神的描述耶穌是一位,「深具魅力的信仰救星…」,因此在現代人的透視之下,耶穌不但具有神性,更甚者已具備了部分明星與英雄的特質。以致於我們再回頭過來看待切‧格瓦拉時,部分「神格」的特徵在他死後將近四十年以來,不斷的在世界各地、不同時代以不同的身份被需要著:他代表的是英雄符號、反叛的象徵、不妥協的個性,也是被大量複製在T恤、馬克杯上的肖像的復活過程……切‧格瓦拉最終在玻利維亞國境內遭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所主導的刺殺行動結束生命的,另外將其左右雙臂切割下來,血淋淋地送給他昔日的革命伙伴——古巴強人卡斯楚。當然,我們無意將切‧格瓦拉刻意予以神格化,那難免會落入造神運動或英雄主義的口實,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在某種情境上是符合西方宗教的殉難過程與肉體遭受磨難的神格過渡。而其信徒呢?雖然沒有固定的膜拜儀式與祝禱行為,但是他的信徒只要在社會大眾發現他所屬的政府有不公不義的狀況發生或在任何形式的反叛運動中,便會群聚出現。
電影是以切‧格瓦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為本所拍攝的公路電影,其中蘊含的是年輕夢想家生命的前段歷程,旅程當中視覺上的累積,是觸發他對貧困南美洲聯合與革命的前因。在書中他自述,「我是個夢想家,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我受夠了醫學院、醫院、考試這類無聊透頂的事情」,其實也早已宣告他血液中具有反叛特質的基因結構,痛恨體制的因循;另外,「……寫這本日記的那個人(指切‧格瓦拉本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組織和打磨過這本日記的那個我早就不再是我了……漫遊南美洲對我所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預見。」
短短數語,幾乎為他日後走向游擊革命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