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8 02:14:28lattesea
紀錄片的真實!?--稀世藍花
看著老師題目所講的:觀影者的自我歷史、與被敘說者自我的歷史、與導演的歷史,再對應到上禮拜放的樂士浮生錄,然而我的腦海浮起的卻是無米樂。
對於樂士浮生錄,幾分鐘的片段裡,並沒有給我很立即的衝擊 (不過我還是有想看完的慾望就是了...) 那麼,為什麼我會想起無米樂呢?
無米樂是今年去參加營隊的時候,主辦單位放給大家看的。大家在觀看的時不時爆出大笑 而我看完之後,跟我身旁的同學說了一句「這個地方跟我家好像喔 」 而她則回了我一句 「我家就在後壁阿,這地方離我家沒多遠」
其實在看無米樂的時候,我的心情很複雜。 一方面是因為太熟悉,從自然的田野風光到那些阿公阿媽的對話模式,這個場景幾乎就是我家那個小村子的翻版。但另一方面,其實我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在抗拒我的家庭,然而, 看完無米樂,我才恍然驚覺,在我逃避的同時,是否我從未離開過?(還是說我跑的不夠遠!?)
當時看無米樂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太多,只是很單純的覺得這是一部很熟悉親切的片子,對我而言。然而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的親切感從何而來呢?只是剛好我家跟電影裡的場景很像,所以我看了能夠感同身受嗎?但,好像也不盡然是如此,畢竟我離所謂的農耕時代已經很遙遠了。我身旁的環境又與二十年前的鄉村其實也不盡相同了, 而這些阿公阿媽的感受,是否只有同時代的人們才能了解呢?
那麼紀錄片的那隻眼究竟要往哪裡看去? 是不是,導演在拍攝的同時,其實是一種權力的展示,關於我們觀者與導演之間的解讀,則是另一場權力角逐的競技。觀者以為的真相與導演釋放的訊息總是不成比例的, 那麼鏡頭下的人呢?他們被安排好該出現在哪一個時間點作哪些事情,在導演希望看到觀眾的笑聲或是淚水的前提之下,這些人似乎成了最弱勢的一群。即使是紀錄片,被訪者的言談行為也是被拼剪起來的。是不是,紀錄片的導演最好要像是隱形人般,讓受訪者幾乎感覺不到導演的存在,是不是這樣才是一個比較客觀且真實的呈現呢? 而從這裡來看,相較於電影,戲劇似乎是一個較自由的形式,劇場的演員在演出的時候是連續不間斷的,然而電影卻是剪接過後的呈現。班雅明在《迎向靈光奔逝的年代》提到「原則上,劇場有一定的位置方向,只要站對了位置,表演即可產生幻象。電影製片廠就不可能如此,因為電影經過了段落剪接後,只能造成二度化的幻象。換言之,片場內的攝影機深深進入現實本身,如果想還原現實的純粹性,並去除攝影機介入其中後所構成的怪異體,則必得訴諸於特別的程序:如變換各種拍攝角度,或者將同類影像剪輯接合等等。去除了攝影機所加進去的東西後,其中的現實比一切都更假,在機械的國度裡,這樣直接捕捉的現實從此有如一朶藍花(稀世的藍色蘭花)。」 班雅明隨後再言,電影的特性與戲劇在此形成了明顯的對立,如果和繪畫的特性相比,將會有更豐碩的發現。
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分野似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電影所追求的美學不再單純從紀錄或劇情來區分,因為我們所見的皆是再造的幻象....
對於樂士浮生錄,幾分鐘的片段裡,並沒有給我很立即的衝擊 (不過我還是有想看完的慾望就是了...) 那麼,為什麼我會想起無米樂呢?
無米樂是今年去參加營隊的時候,主辦單位放給大家看的。大家在觀看的時不時爆出大笑 而我看完之後,跟我身旁的同學說了一句「這個地方跟我家好像喔 」 而她則回了我一句 「我家就在後壁阿,這地方離我家沒多遠」
其實在看無米樂的時候,我的心情很複雜。 一方面是因為太熟悉,從自然的田野風光到那些阿公阿媽的對話模式,這個場景幾乎就是我家那個小村子的翻版。但另一方面,其實我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在抗拒我的家庭,然而, 看完無米樂,我才恍然驚覺,在我逃避的同時,是否我從未離開過?(還是說我跑的不夠遠!?)
當時看無米樂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太多,只是很單純的覺得這是一部很熟悉親切的片子,對我而言。然而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的親切感從何而來呢?只是剛好我家跟電影裡的場景很像,所以我看了能夠感同身受嗎?但,好像也不盡然是如此,畢竟我離所謂的農耕時代已經很遙遠了。我身旁的環境又與二十年前的鄉村其實也不盡相同了, 而這些阿公阿媽的感受,是否只有同時代的人們才能了解呢?
那麼紀錄片的那隻眼究竟要往哪裡看去? 是不是,導演在拍攝的同時,其實是一種權力的展示,關於我們觀者與導演之間的解讀,則是另一場權力角逐的競技。觀者以為的真相與導演釋放的訊息總是不成比例的, 那麼鏡頭下的人呢?他們被安排好該出現在哪一個時間點作哪些事情,在導演希望看到觀眾的笑聲或是淚水的前提之下,這些人似乎成了最弱勢的一群。即使是紀錄片,被訪者的言談行為也是被拼剪起來的。是不是,紀錄片的導演最好要像是隱形人般,讓受訪者幾乎感覺不到導演的存在,是不是這樣才是一個比較客觀且真實的呈現呢? 而從這裡來看,相較於電影,戲劇似乎是一個較自由的形式,劇場的演員在演出的時候是連續不間斷的,然而電影卻是剪接過後的呈現。班雅明在《迎向靈光奔逝的年代》提到「原則上,劇場有一定的位置方向,只要站對了位置,表演即可產生幻象。電影製片廠就不可能如此,因為電影經過了段落剪接後,只能造成二度化的幻象。換言之,片場內的攝影機深深進入現實本身,如果想還原現實的純粹性,並去除攝影機介入其中後所構成的怪異體,則必得訴諸於特別的程序:如變換各種拍攝角度,或者將同類影像剪輯接合等等。去除了攝影機所加進去的東西後,其中的現實比一切都更假,在機械的國度裡,這樣直接捕捉的現實從此有如一朶藍花(稀世的藍色蘭花)。」 班雅明隨後再言,電影的特性與戲劇在此形成了明顯的對立,如果和繪畫的特性相比,將會有更豐碩的發現。
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分野似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電影所追求的美學不再單純從紀錄或劇情來區分,因為我們所見的皆是再造的幻象....
上一篇:視覺文化與法國當代思潮0928
下一篇:百年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