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5 01:59:00lasy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衛生教育—從EQ談親子情緒教育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衛生教育—從EQ談親子情緒教育 

父母要成為情緒智能的好老師必需本身能夠掌握基本的能力。譬如孩子首先要學習的是分辨不同的感受,身為父母如果無法分辨自己的悲傷,就不可能教導孩子認識他們的悲傷。同理心是父母們非常需要的技巧,到底孩子身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例如孩子跌倒後大哭不已,你能體會他的感受嗎?是膝蓋傷口的疼痛?在大家面前丟臉的羞愧?覺得自己無用的生氣?還是擔心父母責罵的害怕?這麼多的可能性,你能判斷嗎?一方面要根據你對孩子的了解認識,一方面你也得花些時間精神陪伴他才能知道。現代的父母給孩子的時間相對地減少,很多時候父母恐怕只是:「別哭了!勇敢一點!」或是「不哭就帶你去麥當勞」…。其實這時候,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陪伴、你的擁抱、你的衛生紙,同情地對他說:「很痛喔!」,等到平靜下來時給他一些鼓勵…。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各種情緒,有空間、時間接納他的情緒,嚐試自我調整以及自我激勵,這是情緒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有點像一面鏡子,孩子可以從父母的言行反應中認識到自我。如果父母忽略、放任、輕視孩子的情緒,孩子面對的就只是一片模模糊糊的鏡子,假如父母可以注意到孩子的需求,適度給予回應,逐步引導建立自主的能力,孩子便能漸漸發展出對自我的認識,建立起情緒管理的模式,進而運用在他的人際關係當中。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衛生教育—從EQ談親子情緒教育 

 當我們看著現代的孩子,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生活,一定會覺得差別太大了。親朋好友鄰居、電視報章雜誌、各種資訊不斷叮嚀父母如何撫養孩子、教育孩子,於是許多父母就不斷注意讓孩子吃這個喝那個、安排上這個班學那個課,千萬「不可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否則「三歲定終身」。然而我們若再想一想這些孩子成長的結果,你會懷疑父母們所費的心思值得嗎?想想你看見的青少年就夠了,很少有人不搖頭的,對不對?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現代人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金錢、精力似乎愈來愈多,怎麼孩子不但沒有更加優秀能幹,反而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越演越烈?很多父母親也發現自己的孩子打起電動玩具沒有一個大人比的過,偶像明星的每一首歌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卻對正式的學習科目毫無興趣,待人處事幼稚不成熟,生活內容空洞沒有目標。我們如果觀察一下身邊周圍的成人,那些你覺得能幹、成功的人,他們在兒童階段的表現如何?很早就會從一數到一百?認得好幾套識字卡?還是大班以前就會所有的注音符號?就算是稍微長大後的表現,他們是不是一定都常常考一百分?聯考分數很高?這些我們用來衡量孩子能力的標準,如果用來審視這些能幹、成功的成人,恐怕大部分都要不及格了。就算是我們平常所謂的資優兒童¾¾以正式客觀的心理學工具測定出智商140以上的兒童,是不是就能保證在成年之後必定事業發達、家庭幸福、在社會中出人頭地,對國家有所貢獻,造福全人類?我想大多數人會搖搖頭:不見得!那麼我們到底對孩子該抱什麼期望呢?情緒智能比心智能力重要最近出版的一本書《EQ》所提到的觀念,可以讓我們在進行上述的反省時有所參考。所謂的EQ指的是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相對於過去我們常提到的智商IQ。以往我們在測定智商的時候,通常指的是認知能力部分,並未包括情緒或人際社會層面。其實這本書的內容所呈現的是近年來學術界及實務界逐漸凝聚出來的觀念:過去我們測定的所謂智商,並無法有效的預測一個人在生活上的能力成就,包括孩子的學業成績、成人的事業發展、心理精神的成熟穩定、婚姻家庭的美滿成功等等。這本書指出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遠大於認知能力,唯有良好的情緒智能才能有效掌握並且發揮各種能力。因此無論是兒童或成人,都應該努力培養及開發情緒智能,而不是單單追求過去的認知智能,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發揮。我們如果告訴一個四歲的孩子:大哥哥要出去辦點事,如果你等到他回來,就可以拿到兩塊糖果;如果你不願意等,可以立刻拿,但是只能拿到一塊。能想像孩子們有什麼反應嗎?這個題目可以了解孩子控制衝動、克制情緒的能力,有一位心理學家在1960年代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對象是史丹福大學附設幼稚園的孩子,並且追蹤他們的情況直到中學畢業。有些孩子真的能等,他們用很多方法熬過這段等待,唱歌、玩手指、自言自語,甚至想辦法睡覺;有些孩子就辦不到,大哥哥離開沒幾步,立刻就拿起糖果來吃。十幾年後這些孩子成為青少年,可以發現他們在情緒及社會方面的表現有明顯的差異。能抵抗誘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時的社會適應能力較佳、自信較高、人際關係較好、也比較能面對措折,在壓力下比較不會退卻、緊張,能積極面對挑戰、面對困難也不輕言放棄。衝動型的孩子則有三分之一缺乏這些特質,反而表現出較負向的行為:與人接觸容易羞怯、頑固而優柔寡斷、易因挫折而喪失信心、自認無用或是壞孩子、遇壓力容易退縮或驚慌、容易懷疑別人及不滿足、容易羨慕或忌妒別人、容易發怒與人爭鬥。糖果試驗顯示的是童年的一個小行為,但長大後卻擴大成為各方面的表現,許多大大小小的成就往往都需要足夠的壓抑衝動的能力,包括減肥、完成博士學位等等。有些孩子很早就能辦到這一點:判斷利弊得失,抗拒眼前誘惑,爭取更高的目標。這些孩子在中學畢業時接受了學業成就測驗,那些四歲時能耐心等待的孩子所得的成績明顯較高,智力測驗所得的智商也能預測此一成績,但是糖果實驗的準確度是智力測驗的兩倍。此一研究顯示了克制衝動這種情緒智能決定了一個人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現。 情緒智能的內容情緒智能包括五大項目:一、認識自身的情緒。對自己情緒的察覺及了解是情緒智能的基礎,唯有能認識情緒才能進一步運用情緒帶來的影響。二、妥善管理情緒。對於各種不同的情緒能夠適當安排處理,而不是任憑宰割。三、自我激勵。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保持熱忱、排除其它負面的干擾,是發揮才能的必要動力。四、認知他人的情緒。察覺並了解他人的感受¾¾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際技巧,是一個人在社會家庭中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起點。五、人際關係的管理。了解他人的感受並能予以掌握影響,即能有效促進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緣好壞、領導能力、協調能力都源自於此。我們可以看到其情緒智能的內容是由自我到他人,由知覺到管理,逐步漸進地掌握運用情緒的影響力。不管是在兒童的遊戲、青少年的學業、夫妻互動的婚姻、分工專業的事業團隊、甚至國家社會的道德秩序,都可以見到情緒智能所扮演的絕對重要角色。 親子關係影響個人情緒智能的發展家庭是我們學習情緒智能的第一站,孩子們從父母的管教、觀察父母的行為學到自我觀感、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覺、如何解讀別人的情緒等等。有些父母是天生的好老師,有些則否,反而帶來許多負面教材。最常見的三種不良型式是:一、完全忽略: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情緒都沒有任何注意。二、自由放任:父母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卻任其隨意發生。三、輕視:父母不尊重、甚至禁止孩子表達感受。父母要成為情緒智能的好老師必需本身能夠掌握基本的能力。譬如孩子首先要學習的是分辨不同的感受,身為父母如果無法分辨自己的悲傷,就不可能教導孩子認識他們的悲傷。同理心是父母們非常需要的技巧,到底孩子身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例如孩子跌倒後大哭不已,你能體會他的感受嗎?是膝蓋傷口的疼痛?在大家面前丟臉的羞愧?覺得自己無用的生氣?還是擔心父母責罵的害怕?這麼多的可能性,你能判斷嗎?一方面要根據你對孩子的了解認識,一方面你也得花些時間精神陪伴他才能知道。現代的父母給孩子的時間相對地減少,很多時候父母恐怕只是:「別哭了!勇敢一點!」或是「不哭就帶你去麥當勞」…。其實這時候,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陪伴、你的擁抱、你的衛生紙,同情地對他說:「很痛喔!」,等到平靜下來時給他一些鼓勵…。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各種情緒,有空間、時間接納他的情緒,嚐試自我調整以及自我激勵,這是情緒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有點像一面鏡子,孩子可以從父母的言行反應中認識到自我。如果父母忽略、放任、輕視孩子的情緒,孩子面對的就只是一片模模糊糊的鏡子,假如父母可以注意到孩子的需求,適度給予回應,逐步引導建立自主的能力,孩子便能漸漸發展出對自我的認識,建立起情緒管理的模式,進而運用在他的人際關係當中。許多情緒智能的技巧就是不斷在親子的互動間逐漸發展出來。例如,初生的嬰兒每次入睡都需要父母親的拍哄搖晃,然而在父母的足夠照顧下,嬰兒便漸漸學到讓自己入睡的方法,所以半歲之後很多嬰兒已經不需父母半夜起床餵奶哄睡,並不是說他們一覺到天明,而是他們在睡眠中斷醒來之時能夠自己翻幾個身、摸摸熊寶寶就再度讓自己入睡。反之,如果父母未能提供足夠的照顧,餓了沒人餵、哭了沒人抱,孩子就沒有足夠的機會學會自我安撫情緒的能力了。許多父母曾經驗到一兩歲左右兒童的難以管教,其中最明顯的行為就是認生、黏人。在兒童發展階段中,這種情形稱之為「依附現象」,孩子們在開始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之後,不斷尋求自己與主要照顧者的親密接觸,建立起對他人的基本信任和安全感。我們會注意到這段時間的孩子最耽心的就是「媽媽不見了」,即使在公園遊樂場玩耍,遠遠看到媽媽還不夠,往往隔一陣子就會跑回媽媽的身邊,看一下、摸一下,再回到玩耍的地方去。母親或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反應往往會決定孩子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快慢與成敗,如果照顧者能隨時注意到孩子的身心需求,例如饑餓、疲倦、害怕、孤單,並且適切地給予滿足,對於孩子的依附需求及行為都能有耐心地回饋反應,孩子便能順利完成這個階段的情緒發展任務,在生活中充分發展出獨立自主的行為模式。假如照顧者一直都沒辦法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或是照顧者變換過度頻繁,孩子往往沒有辦法順利建立起對人的信任和安全感,可能部分孩子會長期對於分離情境、新環境的適應有較高的焦慮及其情緒困難。假如這段時期在孩子身上發生虐待的行為,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必然更為顯著。我們在臨床上常常看到施虐者本身在過去也是被害的受虐者,由於他們在早期經驗中未能有良好的情緒及行為學習,使得他們在成人之後也無法適當地對待他們的配偶或子女,這些個案可以說是情緒教育中典型的反面教材。 父母聆聽的態度很重要充分滿足孩子的情緒需求之外,父母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情緒,喜怒哀樂、恐懼害怕都是情緒,情緒沒有好壞對錯,孩子應該有機會經歷表達,才可能進一步去管理調整。父母應該放鬆心情好好給孩子機會去陳述自己情緒的發生前後。孩子在表達中一方面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一方面也能從反省中學到將來行動的參考。許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不肯或不能講出自己的心事,這些父母應該注意一下自己聆聽的態度,不要太快就給孩子批評或建議,如「真丟臉!」、「你應該…」、「你不應該…」,父母要盡量以中性、接納的態度了解孩子,否則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反正他就是會罵我沒用!」、「跟她說就一直囉唆!」、或是「他們只會叫我好好唸書!」,當然孩子就不會自找麻煩,找父母說話了。父母的以身作則也是很好的方法:在飯桌上、在客廳裡父母若能分享表達自己一天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及相關事件,對孩子們一定能有帶頭的作用。爸爸可能不需要描述老板及公事細節,但是不妨針對工作上遇到挫折、挨老闆罵之後的心情向家人分享。過一陣子,兒子可能也會提起自己頭髮太長被訓導主任修理的經驗。當然這時你千萬不可反應太快:「什麼?早就叫你理髮了…」,耐下心來先聽聽他的心情,不要急著罵他。在情緒智能的發展過程中,孩子的自發性是很重要的。所以除了盡量滿足他的各種情緒需求外,父母應該鼓勵他逐漸增加他在情緒人際上的能力。例如一個一歲的幼兒跌倒哭泣,父母通常會立刻抱他安慰他。能力稍進一步的孩子,父母可以只用語言來安慰,鼓勵他自己站起來,摸摸疼痛的膝蓋;能力更好的小孩,父母可能可以等一等,在他哭泣停止之後再給予口頭鼓勵。在這一系列漸進的處理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漸漸變輕,孩子則愈來愈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父母過度保護或是過份放任都不是好方法,根據孩子能力,給予適當(不多不少)的協助及鼓勵,才會給孩子有機會成長發展。 結語情緒智能是最近很熱門的話題,很多父母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開始關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許多專業人員應該也會逐漸加強這方面資訊的提供。情緒智能對一個人的影響涵蓋身心、終其一生,而且影響所及不只是個人成就,還包括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置身在關顧孩子最前線的父母,除了多方探求這方面的認知,關心孩子這方面的發展之外,更別忘了與孩子一同成長,讓家庭成為孩子發展情緒智能最親密、自由的所在。以上是筆者在情緒智能這方面的一些心得報告,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蔡文哲)

日本藤素 2020-01-05 07:58:24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