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 08:34:47Yvette

塵封已久的「讀書之道」

來瞧瞧這段文字:

「歷史愈久遠,人類的精神遺產便愈豐富。書籍愈浩瀚,而讀書也就愈不易。我國古代學者,因書籍難得,皓首窮年才能治一經;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是一部,口誦心惟,透入身心,變成一種精神的原動力。

「現在書籍易得,一個青年學生就可曾過目萬卷。過目的雖多,但留心的卻少。譬如飲食,不消化的東西,積得愈多,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症。許多初學者,貪多而不務得,在無足輕重的書籍上,浪費時間與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誤了。

「治學如作戰,須攻堅挫銳,佔領要塞。要是目標太多了,掩埋住尖銳所在,只見東打一拳,西踢一腳,就成了消耗戰,結果是浪費精力,收效有限。 …

「精讀而能徹底,當可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游,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


各位同學會不會以為這又是席德同學二十一歲來函宣揚的讀書主張?很像吧?!不過席德小時候寫東西就很「駢」,不會有這麼多多餘的白話,也不會用這麼多的逗點。(光打這些逗點就讓我打得氣喘咻咻!)

而且,席德的來稿和早年積存的手書,幾個月前便已用罄。通告若干次,他依然假裝沒聽到、沒看到、沒瞄到、沒瞥到。嘿嘿!我手頭上還留了他幾首歷史詩:黃巢‧梁紅玉和康有為...他上回說「暫留餘命」才沒刊出來的....。其實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不能刊。大概他怕有白色恐怖吧?我倒是看不出來有哪一點不對勁。

要不然......台長還是刊出來讓同學評評看,有危險再撤掉。(我感覺台中有一個正在趕教寒輔的英文老師就要翻臉了......)

這一篇節自台長十七歲的時候買的書,還是蘭陽女中大禮堂書展買的。原來,那個年紀的我除了讀瓊瑤、華嚴、鹿橋、奧斯汀、布朗蒂、愛爾卡特、蒙哥馬莉之外,還會看董樹藩的小品呀!〈讀書之道〉是《心靈的喜悅》裡面的一篇。這本書絕版了。

台長有從這本新翻出來的舊書得到什麼教訓嗎?

心得:
唉!我家和學校裏那十幾二十櫃耗掉我大部分積蓄的書彷彿每一本都各打我一巴掌....嗚嗚嗚嗚....好痛!

***

我們這種行業的人讀書是不能按照心靈喜悅來選擇的!真羨慕孔子!居然可以大拉拉的說:「述而不作!」現代孔門子弟要是述而不作,第一件會發生的事叫做--------------------不發聘!(註:我們至今仍是一年一聘。)
Yvette 2008-01-24 05:32:19

為了怕腦子的某一區(閱卷區)在一天內燒掉,趕緊讀一點別的東西緩衝。然後很快就把這一本書翻完.....得到兩個結論:
1. 還好雖然青年期買了這本書,還好沒受到什麼影響。
2. 這本書會絕版...是有原因的。

還好 2008-01-23 12:38:16

我們沒去唸歷史,不然可能古今中外人物都會大搬家。

我亦嘸知 2008-01-23 11:58:31

我的歷史呀...都當神話在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