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7 22:24:17伏特加

【生死學】死亡準備

分為「物質準備」與「精神準備」兩大方向。

【物質準備】
1. 遺產分配的「遺囑」:為免日後糾紛,最好在意識清楚時,親筆立下遺產分配的遺囑。
2. 交代自己意願的醫療方式的「生前預囑」:<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已將「預立指示」及「預立醫療代理人」合法化,使得民眾可以位自己的「善終」作準備。

「遺囑」是死亡後才生效;「生前預囑」則在生前已生效。

【精神準備】
1. 活出生命的三幅度:第一個幅度是「生理生命」,第二個幅度是「內涵生命」,第三個幅度是「超越生命」。因為生命有限,人終有「生理生命」死亡,才能突顯它的價值,更加充實「內涵生命」,並使「超越生命」為之不朽。
2. 生死溝通,生死互滲:人們在「生」的時候要常想「死」的問題。
3. 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反省與確立:「死亡教育」其實就是「人格教育」,反省及確立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豐富生命的內涵,超越死亡的腐朽。
4. 面對「擁有」與「失落」的態度與處理:人一生中將經驗許多的「擁有」與「失落」,而每一次「失落」珍惜的人、事、物,就像一次「小死亡」。如何面對這些「小死亡」,會為將來面對真正死亡時的態度奠基。


資料來源:
生死學,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
在物質準備方面,我差不多都弄好了,除了遺囑要隨時修改外
至於精神準備方面,現在正在努力準備中,就不知道有沒有多長些智慧?
反正等到兩腿一伸時,就知曉智慧長了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