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7 15:41:51阿暘

義大利遊後記趣10

*羅馬(Roma)
羅馬最醒目的古蹟是建於西元72年的「圓形競技場」(Colosseo),由當時皇帝維斯巴西安(Vespasiano)敕令建造。在羅馬帝國時代最多可容納5萬5千名觀眾,爭睹各種殘暴畫面當作消遣活動,包括野獸鬥、人獸鬥、人與人的武力競技。現今所建的「圓形競技場」已不見昔日暴戾之氣,只有雜草野花悄悄從石縫中掙脫,競技場中的地板也湮滅了,只剩溝渠般縱橫的房間、通道長廊。遊客可以購票入內,但是透過鐵欄杆,其實可以想見昔日人聲鼎沸、驚心動魄的決鬥場面。
對於喜歡西洋歷史的人而言,古羅馬市集(Foro Romano)無疑為一處聖地,這占地極廣的「羅馬廣場」,幾乎重現了古羅馬的風貌。據說現今出土的遺跡只是一個小角落,還有大半部分仍深埋於土中。這裡最早屬於羅馬城外的市集,後來羅馬帝國版圖一再擴大,市集反而成了歷代羅馬皇帝政治中心,以及宮殿基地。而「萬神殿」(Pantheon)為羅馬最壯觀的遺跡之一,建於西元118至125年間,覆蓋圓頂的「萬神殿」內部,沒有一根樑柱,歷經兩千年卻屹立不搖。據說圓頂的材質為糯米及火山灰,材質又輕又穩固,圓頂內部則以鏤空處理,更能減輕圓頂重量,才使得萬神殿如此穩固。而「萬神殿」另外一項傑出建築工程則是排水系統,抬頭上望會發現圓頂上的一個圓洞(oculus),這是殿內唯一的光源,圓頂下的大理石地板也有許多排水凹洞。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Raffaello)的棺墎,就在萬神殿內的一面牆上,供後人瞻仰。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緣起:16世紀時,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風氣方酣,身為泱泱大國的羅馬帝國首都怎可落人於後,當時在位的尤里烏斯二世(Julius II)及利奧十世教宗(Leo X),便重金禮聘文藝復興三傑中的兩位--拉斐爾及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教堂」揮灑出曠世巨作;另外一位羅馬的藝術大師則是貝里尼(Bernini)。貝里尼堪稱「巴洛克之父」,17世紀,羅馬的主要藝術贊助者巴貝里尼(Barberini)家族,延請貝里尼興建各式噴泉及廣場等,改變了羅馬的市容,如今羅馬到處可見貝里尼的作品。像是因《羅馬假期》風靡全球的「西班牙廣場」,就是貝里尼代表作品;西元1723年時由法國大使捐資興建,並聘請貝里尼設計台階,現今許多遊客都喜歡坐在台階上小憩,順道曬曬太陽。由於為世界級景點,當地政府特別禁止在此飲食丟垃圾,曾經午夜以後則不准任何人進入該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