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0 13:06:47星空之下

轉載~法國高中會考哲學開場




國高中會考哲學開場

本文轉載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0/6/21/n2943912p.htm#

【大紀元621訊】(大紀元記者王心慈、亦凡法國報導)

在每年法國高中會考的哲學考卷上都有3道題目供考生選擇,兩篇議論題,一篇文章評論。今年科學類的議論題有「藝術能沒有規範嗎?」,「我們的幸福是取決於自己嗎?」;經濟類的有「科學的真相是否會有危險?」,「歷史家的職責是不是作評價?」;最後,文學類的考生可以選擇「對真理的追求可否無私?」或「是否一定要忘記過去才能開拓自己的未來?」

 

哲學是高中生進入高三上的新科目。一年之內,他們不僅要掌握哲學領域的幾大主題(一些圍繞意識形態,科學和藝術範疇的問題),瞭解幾大宗師的文章、觀點,並記住有關的引文,還要研習議論文(Dissertation)的寫作技術。哲學課的目的不是將某種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教育他們怎樣系統的思考、多方面看問題、並以哲學名家的文章做引證,來加強自己觀點的說服力。

科學類的考生瑪瑞想上醫學院將來當個接生醫生。她表示已經努力複習了一週,每天學習10個小時。她選的哲學題是「我們快樂是取決於自己嗎?」她覺得沒有答出讓自己滿意的答案。據教師分析,這道題目更受科學類學生的喜愛,題目涉及比較廣泛,比較「容易」。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是考生要展現出考慮了問題的各個方面,並給予有力的哲學家經典引文。

那麼參與評分的哲學老師們他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評判呢?法國L’institution私立高中的資深哲學老師迪霍女士表示,對於哲學每個人的想法可能不一樣,比如同是哲學老師的她的丈夫和她的想法就不一樣,但大家都能彼此包容各自的思想。因此,判卷之際,各個考試中心的老師都需要交流,設定統一標準儘可能的減少分歧。

女士表示:「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思想境界,但我們總會用普世價值標準權衡著一切。比如求真,這是我們所要堅持的,我們不要複製、不要假的考卷;寬容、忍讓是我們每天遵循的做人原則,所以出現不同意見我們包容別人;善也是人們公認的普世價值;這都是我們評判的標準。

法國有史以來一直很重視哲學教育,兩百多年來高考向來由哲學開場,以前更重要,甚至高考成績的一半取決於哲學成績。

對某些考生來說這是他這一生所寫就的最後一篇哲學議論文,但是這次的結果不會看到老師判卷時的評語,76成績公佈時,還需要用富有哲理的心態看待自己的成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