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3 20:39:31星空之下

轉載~2010怒江義診心得



2010怒江義診心得

作者:石佳玉(本文轉載自路加雜誌262期)

 

義診前兩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交通,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多自由時間可以認識各地前來的基督徒醫學生,也認識不同的文化。當我知道有人要搭好幾天的火車,到遙遠陌生的城市念書,頓時覺得自己在行前從台灣東部到西部的路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何況他們還要加上我所不能體會的思鄉之情。此外我也得知他們有些人在參與聚會上有諸多限制,不像在台灣可以打開窗戶大聲的自由敬拜。有時候我在唱詩歌時,心裡還有些許怯懦,但是一想到上帝喜悅人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就算沒有唱到一個音符又何妨?感謝主,讓我認識許多屬靈的弟兄姐妹,他們在生活困頓或信仰受攔阻時,仍抬頭仰望上帝,而上帝也對他們不離不棄。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可以感受那種從天父而來的盼望。



義診的過程多少還是受到第一次的經驗影響,記得之前還沒到達目的地(賓川縣),就已經人滿為患,入口被擠得水洩不通,甚至有走了兩天山路、或被親友架著抬來的病患。還好這次參與人數頗多,如果用人海戰術維持秩序應該綽綽有餘。東想西想之間,我們到了設置醫療站的教堂,眼見卻是天壤之別,現場相當平和沒有拉扯跡象,看得見有村民在等待著,卻沒有到人聲雜沓的地步。原來怒江醫療團已在當地行之有年,我臆測新的醫療站在創設頭幾年,也許對鄉民有一傳十、十傳百的人潮效應,幾年過去了,能處理的重大疾患或透過開刀可以改善生活機能者已不多見,因此來看病的大多是無法根治的慢性病患。

 

這個醫療站設有禱告室,有些村民很可愛,沒有掛號卻先來禱告室報到,希望我們為他的疾病得醫治禱告,可知信仰已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此外還是有很多在診間被醫生推薦來禱告室的人。有幾次成員為病患禱告到掉淚,不一定是為了病得醫治,而是為了他們的家境,或破碎的家庭關係禱告。在禱告中,一切的不完美與傷痛都在神浩瀚的包容下找到安慰與釋放,並賜與從天而來的力量,我自己也被那無形的愛撼動著。

 

 

醫學生每天被分派到不同的任務,有時是量血壓,有時是跟診,有時是幫病患做初步問診,以協助病人至相關的科別,過程中也發生不少有趣的事。慄僳族人不一定都講普通話,還好有分配翻譯員,不然就得比手畫腳;有一次量血壓,要請對方脫掉外衣露出手臂,剛好翻譯員暫時離開,於溝通不良下,對方把全部的上衣都脫掉了,可見翻譯員是我們事半功倍的好夥伴。

 

這些當地的翻譯員都必須經過考核,醫療團也教育他們基本的衛教知識。我覺得這些願意接受裝備的人功不可沒,他們就像種子,將基督的愛傳承下去,在醫療團離開以後,這批人繼續在此地作光作鹽,甚至進入到我們到達不了的地方,持續關心族人的健康。我們這些外地來的人,用這麼短短的幾天,能做的其實有限,我們的目標也已經不像初期只是單純給予立即治療,而是漸漸讓他們具備照顧自己與他人的能力,「教育」似乎是符合未來的中長期目標。

 

記得以前一位外國宣教醫師,別人問他為什麼來台灣,他說:「你內在最深邃的快樂與世界迫切的需要相遇,就是上帝的召喚。」醫療團許多的長輩、醫師有著上帝的召喚,他們的生命如同雲彩,他們的見證影響著後輩,他們與神同工,最後都將榮耀歸給神,即使有許多是人看為光環的頭銜,他們卻以作神的僕人為無比的榮幸與喜樂。

 

     








  山巡,則是另一個看見。這次有幸與醫生、護士走訪深山家庭,為那些無法前來醫療站的人看病。醫學生能做的就是量血壓、包藥等協助的工作。沿途一路兜風,在冬季積雪不嚴重時,遠望層巒疊起的山脈,可以看到白皚皚的雪一塊塊點綴著山頂;我也看到一群群的馬匹、羊兒浩蕩蕩地走過車窗,好像把電視節目《大陸尋奇》的鏡頭搬到現實的大螢幕一般。

 

進到村落的家庭可就沒那麼愜意了,我們看到一位喝得醉醺醺的父親,小兒子約四、五歲,拿著空酒瓶有樣學樣,除了年邁的祖母以外,看不到年輕的女主人,這幅景象令人心疼,不曉得未來這孩子會有怎麼樣的發展。這裡有貧窮、衛生系統不健全、酗酒等種種問題,每個環節都是重要的課題,我也只能對這樣的景況徒呼負負,另一方面也發覺自己是何等幸福,能生長在下水道較為健全、生病就醫方便、老人小孩福利制度方興未艾的台灣。

 




有時我會這樣跟上帝禱告:「透過醫療團的專業醫師、護士與眾團員的手,接待每個身體或心靈受傷的人,或許會在無意中剛好接待了天使。求上帝讓醫療團看見事工發展的方向,使義診中所聽所聞種種無法改變的難處,能在上帝的旨意裡透過醫療團去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