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20 16:55:07ladyo
人為什麼需要宗教?
就大部份社會學家的觀點:
宗教是社會集體意識的產物
我讀過一點哲學,對基督教的一神論稍有涉獵,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誤的話,它的思想基礎最早應來自於「柏拉圖」。
西洋哲學裡所探討的宗教,自柏拉圖以來,就為理性所能到達的極限預留了一個「至高神聖」的區域,也就是「形而上」的境界。
唯物論者認為人沒有靈魂,人死燈滅。他們認為相信有來世和來生的人都是迷信者,因為科學不能証明有來生。
涂爾幹認為,宗教不斷在進行神聖與世俗的區分,這個區分的壓力來自於「集體意識」。
換言之:我們敬拜上帝,其實是在敬拜那個無名、廣大的
「社會力量」。
如果真的沒有靈魂,那麼當然沒有柏拉圖的形上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善美,更無神聖及上帝。但是在我們的許多切身經驗中,卻有某些經驗與此相反。
大部份的人在親人死後,都不相信他們歸於無。
從古到今,各種方式的祭典在世界每一角落進行著。不論是祭「靈」如靈在,或深情厚意,摯誠懇切,如泣如訴地追悼。與亡者交通幾乎是人類普遍的經驗事實與需要,這是靈魂與靈魂的對話,是無法用普通方法証明的另類真實。
科學只能與形而下界的事物打交道,對生死邊際和彼界的事完全束手無策。
李遠哲先生在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台灣大地震之後對生死的看法有所改變,他似乎變成承認死後可能有靈魂之存在。
就算靈魂之有及永存無法用客觀的方式來証明,但它既被絕大數人類企望及相信,它的可信度不低,這是理性無法忽視的資訊。
其實,体認到理性的有限,就因為它撞到了終極問題的大牆。理性處理現世問題還算稱職,但一碰到人類的終極問題,它就一籌莫展。
那些是人類的終極問題呢?
譬如:我們由何處來,到何處去?
未得我的同意,我為何被「拋擲」於此世?
為何人必需死?死後的情形是怎樣的?人既會死,為何要活著?
惡和苦從何而來?何謂幸福?為何人永遠無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