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6 13:51:55ladyo

慾望的清單


昨天是週末,我帶著小兒子走在 Melbourn 的 Chadstone Shopping centre。

人潮洶湧,孩子興奮地跑來跑去,想買新球鞋、也想吃大餐....走進玩具店摸摸這個、玩玩那個。

回家時,兒子對我說:「媽媽我好想要擁有一間百貨公司」。

如果有一張慾望的清單要我們填寫,到底要擁有那些事物才能夠滿足?

要擁有一間在黃金海岸的別墅?

要情人送一顆澳洲特有全世界最珍貴的「粉紅鑽石」?

要娶妮可基嫚 Nicole Kidman 當太太?或和章子怡有一夜情....?

要財富、要名聲、要榮譽、要和胡錦濤談戀愛、和阿扁結親家、和布希去遛狗、和霍華德乘私人飛機去旅行......?

要當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感冒的重要人物....。(以上是本人既無聊、又缺乏想像力的慾望清單)

有一位哲學家曾經說:「如果我剔除品嚐美食的快樂、剔除性的歡愉,剔除聆聽美妙音樂的愉悅、剔除因看見美麗事物而產生的美好情緒,我不知道該如何想像善」。

這位哲學家名叫伊比鳩魯(Epicures ),西元前341年生於小亞細亞西部海岸的薩摩斯島。

他和一般哲學家有很大的不同,他提出了:「愉悅是快樂生活的開始與目標。」
他貪戀美食也就罷了,還理直氣壯地說:「每一種善的起源與根基均來自胃的舒適愉悅,甚致智慧和文化也與此相關。」

沒搞清楚伊比鳩魯是那種人之前,我看過許多人對他所作的詮譯,譬如:《牛津英文辭典》上就這樣寫:

Epicurean:致力於愉悅的追求,由此衍生出奢華的、感官的、貪心的意思....。

望文生義的結果,我想像..愛吃又愛享受的伊比鳩魯恐怕既肥又沒什麼氣質吧?

對這位哲學家有奇怪想像的人,並非只我一個人。伊比鳩魯還曾被當成「享樂主義者(The Epicurean)」應用於烏斯特郡(worcestershire)小鎮的一家餐廳名字。

據說那家餐廳很安靜,顧客坐在舒服的座椅裡,享受美味的燒烤扇貝和添加松露的義大利式湯飯。

「哲學家」通常沒那麼容易一眼就被人看穿。往往得花很多時間才弄得明白他們嚕里巴囌的長篇大論。

首先,伊比鳩魯問人們:「什麼會令人快樂?」

每個人都有些類似也有些差異。但是,「快樂」可不是要人憑直覺任性而為。

他說:想要滿足慾望之前得先自問自答一陣,考察一下慾望到底合不合理性?

別以為看到伊比鳩魯查牛津字典就明白享樂主義的意義。

其實私底下伊比鳩魯既不住豪宅、而且吃的東西相當簡單,他喝水不喝酒、晚餐只是麵包、蔬菜和一把橄欖就滿足了。

他曾向一位朋友要求:「給我一碟乳酪,我就能隨時享有盛宴」。
這是一個被誤解的「享樂主義者」的真正品味。

美食的意義,不在於餐桌上的饗宴,而在於用餐者的心靈是否豐盛。

不斷嚐試美食,感官就會一直愉悅滿足嗎?

令人遺憾的是本人有一群全世界吃透透的老饕友團,每天卻為再也找不到什麼好吃的東西愁眉苦臉、傷透腦筋。

每天鮑魚龍蝦魚翅、醇酒佳釀靚湯、長此以往,人感受到的到底是愉悅滿足?還是厭倦煩膩?

從我的生活經驗裡,我覺得人即使獲得了他所欠缺或需求的對象物卻仍不會因此長久地「得到滿足」。

慾望並不像一個坑洞,投東西進去就能將它填滿,慾望的問題,與外在物的「有」或「沒有」,並無必然關係。

慾望有時更像一隻野獸,過度餵養反而增其強大凶猛,不加以妥善對待處置甚或因此危及生命、騷亂靈魂的安寧。

帶兒子逛街,為什麼無端端想起伊比鳩魯?

也許因為坐在購物中心的 food court 從大片透明玻璃向外望去,這個秋天墨爾本的天空特別藍,陽光也特別燦爛,這使我的內心也因之明亮起來。

或許真正帶給我們快樂的事情都是很簡單的:和知心朋友聊聊天,喝個下午茶,陪孩子們共渡假期,自己烹調簡單又可口美味的食物。

買到一件穿起來年輕五歲的衣裳、與丈夫或情人分享深刻承諾的情愛和性……。

酒不能代替水,花香不能替代空氣,也許經常在粗糙的大地上辛苦跋涉的人,才能體會有交通工具輔助的方便。

住過人間後,移居天堂,那兒是永遠的幸福?還是不再有變化和起伏的恆常寂寞呢?

如果生活完美了,生命可能也會被倒空。人生不再有夢境,不再有詩一般的空間。纏綿悱惻、淒美冷清、可歌可泣的故事要藏身何處?

平庸的生活彷彿一個空的容器,僅僅因為它是凡俗和空洞的,我們的慾望和夢想才能找到藏身之所。

換言之,反而在平庸生活中,我們才體會到,那未被實現的一切有多麼「吸引人」......。

伊比鳩如所說的快樂,並不指短暫的個人感性上的快樂,而是指能夠持續一生的快樂。

有時候,我們放棄許多快樂,因為發現了那些快樂可能會帶來麻煩;我也認為有些痛苦甚致比快樂更好,因為忍受片刻之後,即有更大的快樂隨之而來。

馬克思的學說曾被謬用近半世紀,上帝更被無數哲學家們詮釋得生死不明,伊比鳩魯被後代的人們,(不管是聰明的、愚蠢的、英雄、犬儒....) 他的名字被各個不同目的和用意的人們說得莫衷一是。

但在我的理解脗,他崇尚著一種既純樸簡單又明智理性的快樂主義,自我約制、且獨立自主,它並不是什麼英雄式的信條或艱澀難解的哲學。我覺得,它與我移民墨爾本後;生活在我身邊多數的澳洲人民所過的生活方式十分類似。

澳洲政府沒有太多的禁令規定,人民隨心所欲,各信其宗教、存其風俗、各得其所、自得其樂。

然而彼此之間却互不干涉,和諧相處。除此之外,因為澳洲的人民來自全世界各個不同的文化族群,許多節慶的深遠風俗與意義也在一種「伙伴情誼」之間相互交流熏陶。

在澳洲,我感受最深的除了人們的熱情之外,就是那毫無掩飾自然流露 、純樸快樂的氣質。人們沒有複雜而難以滿足的慾望。

相對於我的「慾望清單」,伊比鳩魯提出他的「快樂清單」。他的清單告訴我:
「友誼、思想、自由」都會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恒久的快樂。這些要素看似簡單却是生活的慰藉、也是一生受用的智慧箴言。

為了向我所尊敬的伊先生鳩如前輩致上我的最高崇拜,我再掏一塊美味的巧克力慕斯緩緩地讓它融化在嘴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