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5 03:42:38啃羊
閱讀--心耘 8
八、小結
台灣與新加坡同屬戰後新興的工業化國家,現代化的結果在半世紀間便成就斐然,亞洲小經濟體的影響力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新加坡李氏政權的長期執政,固然是政治穩定的因素,但集權主義的社會往往顯得乏味,以新加坡所具備的經濟力量,在政治上又明顯地缺乏民主的光彩,似乎打破了資本主義必然與民主主義雙生的定律,除卻了仍舊邁步中的中國之外,已是世所罕見了。
台灣雖同屬島國,資源也不能稱得上豐富,但在文化之河的貫串下,台灣多元族群的聲音,將政治的舞台點染的毫不寂寞,然而,也因為有了不同的聲音,落實了權力分立之間的制衡作用,並朝向一個以民為主的國家邁進,在體制的完整度與健全性上,我們實不應妄自菲薄。
亞洲小型經濟體的崛起,多半受惠於全球化的環境,這種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突飛猛進,讓世人見到了開發中國家的典型,但這種互補型的區域整合並不是常態地分配在世上每個區塊,開發中國家除了將原有的製造技術提升之外,更應積極創新生產研發,相信不久的未來,經濟產值的高低,並非以可見的物質價值來衡量;換言之,經濟價值的決定因素,所憑藉者正是尖端的技術,以及源源不絕的創新主意。
如果回溯過去發展的軌跡來看,發展中國家似乎都有接受外援的經驗。這種以經濟共同體的美名所加諸的利益,潛在裡或者蘊藏了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冷戰較勁,也或許是在戰略上刻意製造的一道友誼連線,總而言之,外援終非屬於自我的真實成就。如果先進技術的引進是向上提升的必經過程,那麼也應在提升過後的境界裡,以勤奮的雙手躬自耕耘,然後,摭拾那纍纍的豐果碩實。
上一篇:閱讀--心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