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5 08:11:30書悅

L’identite(身份)

這週末看完米蘭‧昆德拉的《身份》(L’identite),就如同之前看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般,頭腦有種亂烘烘無法釐清的感受。

當有人問說,你為什麼喜歡米蘭‧昆德拉?然而,我卻講不出原因時,我總覺得相當沮喪。但對於這位作家,我就是釐不清自己的思路,甚至有時懷疑其實自己並不喜歡他的作品。這樣兩極的思維,其實就是《身份》這本書想表達的概念:人很容易在與自己的對話中迷失。

這本書,其實可以簡單一點來看待,就把它當成一本討論愛情的小說吧!

書裡面有一段話「兩個相愛的人,單獨相處,脫離這個世界,這很美。可是他們源源不絕的談話內容要從哪裡來?不管這個世界多麼令人厭惡,情侶們還是需要它,才能夠交談。」

整本書我只注意到這段話,因為我覺得很有趣,有趣的原因來自於本身的經驗,只是經由作家的筆寫出來之後,原本覺得是自己獨一無二的想法,就變成泛泛而無特色了。

無獨有偶的,今天比較文學的課堂上,我們從一位旅法作家Ying Chen的作品談到L’identite(身份)這個主題,只不過我們不是談愛情,而是談政治,或者是說「文化」。老掉牙的問題重新出現在課堂上「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是一位法國人在和六個台灣學生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是一群政治人物操弄著民族情感。

法國曾經被高盧人及羅馬人統治,但沒有一個法國人會說「我是高盧人」或「我是羅馬人」之類的話,這甚至不會成為一個被爭論的議題。但在文化的認同上,也許有些法國人會認為法國的文化源頭是來自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或是整個歐洲相互交融而來,但這些想法上的差異不會影響到自己對他們「身份」上的認同,因為很清楚的,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所建立的法蘭西共和國就是他們的國籍,不會有人無限的往上追訴。這麼簡單的一個概念,在台灣為什麼就是行不通,中國政府不願意去正是這個事實也就罷了,一半左右的台灣人也不願意去相信。承認自己的家真的有這麼難嗎?真是很令人相當無奈。


原本不想談政治,只想好好寫份讀書心得,誰知道又一發不可收拾,只不過看到一位法國人都能如此清楚台灣的定位時,不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