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5 17:46:09書悅

我家=我父母家?

在法國的時候,我曾經發現有種用語和台灣相當不同。那就是當我的法國朋友們說這週末要回家時,他一定會說 “chez mes parents”(回我父母家) 或者是“chez moi”(回我家),換言之,我家不等於我父母家。其實這種觀念不只用在法國人身上,大部分歐美國家的年輕人,都是很明確的把這兩個概念分開。


之所以讓我再度想到這件事,是因為今天收到一封芬蘭朋友寄來的信,不算長的一封信卻有許多值得令人玩味的地方。信的一開始,她用一句話描述了芬蘭的春天,信裡是這麼說的” Ici c’est le printemps. Les arbres poussent leurs feuilles et les fleurs commencent a se reveiller.”(這裡已經是春天了。樹木開始長出嫩葉,而花朵也開始甦醒...),多美的話阿! 類似的句子,我們也許能在作文中見到,但在朋友的e-mail中,卻不常見。台灣是個太過於便利的地方,與科技的緊密代表著我們與大自然的疏遠,尤其與北歐比起來,台灣的擁擠的確會讓人有點喘不過氣。



在信末,她邀請我到芬蘭玩,她說” je voudrais que tu viennes me voir en Finlande aussi. Tu pourras loger chez moi et puis je t’ammenerai voir mes parents aussi.”(我也很希望妳能來芬蘭看我,妳可以住在我家,然後我在帶妳回我父母的家。)就是看到這,讓我再度想起這個和台灣很不同的觀念。在歐洲,通常高中畢業就會離開家到別的縣市唸書,這時他們口中的「我家」可能只是在學校附近租的一間套房,而週末他們通常會說我要回去父母家。


在台灣,只要尚未結婚,通常都把父母家當成自己家,不管自己已經到達二、三十歲的「高齡」。甚至很多人結婚還是和父母住,這在歐美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也許傳統的台灣人會認為,這群西方人是蠻夷之幫,完全沒有盡孝道的觀念,但在我的觀察中卻不是如此。儘管他們不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但互動仍是相當頻繁,甚至因為有了些許的距離,結婚後的夫妻和雙方的家庭都非常的和樂,父母也不用太過擔心子女的事情,互動往往是正面的發展。


這件事讓我想到上星期看的一部電影「再見鍾情」,裡面有一幕,當女主角發現男主角已經二十幾歲還和父母住在一起,忍不住狂笑,而難堪的男主角只好不斷解釋他最近就會搬出去住。這只是電影中的一小幕,不過卻讓我想到台灣的親子關係。父母永遠把子女當成未滿十八歲的小孩,而小孩也不以為意的繼續躲在父母的懷裡,我這邊所指的倒不是情感上的依賴,有許多大學生大半年從不回家一次,一開口就是跟父母談錢的事,從大學念到研究所,從研究所念到出國...真不知道是當台灣的父母太辛苦,還是當台灣的小孩「太幸福」。如果台灣的年輕人,在觀念上,也是把「我家」和「父母家」的觀念稍稍做些區分的話,也許能早點長大,早點獨立吧!


圖片介紹:這張照片是我朋友寄來的,應該是芬蘭的冬天,有種寧靜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