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14 01:12:01飛躍的海豚

體育記者在不同媒體扮演的腳色(四)

體育記者這一行,也和其他路線的記者一樣,可以分為報紙、電視、廣播、通訊社、雜誌和最近新興的網路等類別,但前面筆者所談的範圍大都以報紙的為主,其實這些不同領域的記者們,他們之間的工作內容和節奏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對於有心於投入這個領域的人,還是需要弄清楚,以作為入行選擇的參考。

報紙因為版面眾多的關係,是對記者需求量最大的媒體,體育新聞也不例外,因此會有較專業的分工和較細的分線,像民生報的職棒組就是一個人跑一隊職棒,剛好六隊都有一個人專門經營,這是其他類別媒體不可能作到的事。報紙的內容多和詳實,常常是其他媒體記者的參考素材,報社的記者也因為有較多的時間經營路線,較易建立深厚的人脈關係,寫出來的新聞通常會較深入,因此在這個領域也往往較有份量和影響力。

至於電視台、廣播和通訊社的記者,除了緯來等有專業體育頻道的電台需要全職的記者外,其他大都是兼任,也就是無法花太多時間去經營體育路線,大多是以跑相關記者會為主,碰到重要的比賽才需要去特別報導,像職棒等例行賽只需要等比賽結束,報導結果即可,所以他們通常自嘲為「工蜂」,每天只負責趕場出席各記者會把資料帶回來。

雜誌則因為大都是月刊或是季刊,所以報導出來的角度和內容都會較報紙深入,以中華職棒雜誌為例,它是屬於月刊,記者會需要花較多時間去策劃大型的專題報導,因此對於路線的經營分工也劃分的更專精,與報紙每天都需要截稿的供稿節奏是大不相同的,因此雜誌所規劃出來的內容往往會更完整,記者較容易有成就感。

另外就是新興的行業,網路記者,之前國內出現過許多體育網站,由於這些網站大都希望向國外ESPN等知名網站看齊,提供最即時的體育新聞,常常要求記者在比賽一結束,就將結果放在網站上。礙於大環境的關係,現存體育網站仍難建立一套可以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所以在網站的經營上,還是有很多可以調整的空間,因此記者通常要身兼編輯、美編等數職,可以說是要身兼十八般武藝,是一個挑戰指數相當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