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行 - 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2公里處
北依邙山(邙音同忙)南臨洛河
目前佔地約3.4萬平方米有大小建築百餘間
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
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
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西元68年)
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據《後漢書》記載
東漢明帝曾夜夢金人
身高六丈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
大臣傅毅認為明帝所夢為西方的佛
於是漢明帝於永平七年(西元64年)遣蔡愔、秦景等人
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
蔡愔一行人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
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
於是邀請僧人回國傳教
並將所得佛經佛像以白馬馱至洛陽
為了讓兩位高僧居住和譯經
漢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門外
根據天竺佛寺式樣建造了中國第一座寺院
鑒于佛經佛像由白馬馱載而來
遂以白馬寺為名
白馬寺建成後便成為東漢最主要的譯經場所
攝摩騰、竺法蘭首先在這裏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
之後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
隨著佛經漢譯本的逐漸增多
佛教在我國日益廣泛傳播開來
所以白馬寺一直被佛門弟子同尊為釋源
即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
歷代又曾多次重修
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
古建築所剩不多
現存建築多為明清兩代修建
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
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清涼台、毗盧閣等
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
為一並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
佛教稱之為涅之門
山門左右兩側各立一匹青石圓雕馬
身高1.75公尺長2.2公尺
作低頭負重狀
相傳為漢代的馱經之馬
其實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
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
西元1935年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
寺歷代碑刻中最著名的是「趙碑」和「斷文碑」
分別位於山門內的東西兩側
趙碑為趙孟頫的《洛京白馬祖庭記》碑
斷文碑為一通巨大的半截殘碑
名《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碑
天王殿為元代建築
明清兩代均有重修
為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築
明朝時由原山門殿改建而成的
殿內主佛是明代塑造的彌勒笑像
在佛教傳說中
彌勒菩薩將繼承釋迦牟尼佛位成為未來佛
大佛殿的主佛為釋迦牟尼佛
主佛旁還有迦葉、阿難二弟子及文殊、普賢二菩薩
釋迦牟尼佛像背後是觀音菩薩像
殿內還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鐘
據傳此口鐘與當時洛陽城內鐘樓上的大鐘遙相呼應
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誦經撞鐘報時
洛陽城內的鐘聲也跟著響起來
因此白馬寺鐘聲被列為當時洛陽八景之一
大雄殿是白馬寺內最大的殿宇
主殿內供奉三世佛
中為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
左為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
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三佛均面南而坐
佛前站立著韋力、韋馱二天將
十八羅漢分坐東西兩側
這些元代造像都是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裱裹
然後揭出泥胎制成塑像
這種方法稱做夾紵乾漆工藝
原發源於戰國鼎盛於隋唐
宋代以後逐漸失傳留存到現在的作品極其罕見
因此白馬寺的這些造像有著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這些造像原先均由北京故宮收藏
1972年調撥給了白馬寺
毗盧閣是白馬寺內最後一座佛殿
坐落于清涼臺上係一組庭院式建築
清涼臺應為漢代所建
相傳這是漢明帝少年時的避暑讀書之處
後為攝摩騰、竺法蘭譯經之所
毗盧閣殿內供毗盧遮那佛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兩側的配殿叫做攝摩騰殿和竺法蘭殿
有二位高僧的塑像 清涼台的東西兩側還新建了藏經閣、法寶閣各一座
供奉著泰國佛教界贈送的中華古佛和印度政府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