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9 03:40:38

灑落...這一頁 浪漫--行者‧過客 北京(2006.12.17-12.22)

行者,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詞,是在對岸的土地上。

編導們總會寫上這樣的名詞,一兩句,放在片子裡...
我不是很理解,因為台灣幾乎沒有人用這種稱呼,總像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後來我才知道,就是我們說的,旅人。


旅人,我喜歡這樣稱呼自己...

那讓我想起北京的小辮兒。

他堅持,”辮”後面一定得加上個”兒”。

開著號稱北京胡同第一家酒吧的小辫兒,很另類,理著大光頭,個頭很高,穿了個耳洞,臉上掛著一副很不協調的黑色圓框眼鏡--就像徐志摩那種,但是誇大了些,鏡框很大,大的好像可以把他整副臉都裝下,包括他那隨便一句說中他心裡話時,誇張的笑臉。

走進小辮兒開在胡同四合院中的酒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幅巨大的黑白人物海報,不是甚麼明星,而是他騎單車旅行時在尼泊爾、西藏等地捕捉的片刻--我非常喜歡其中一幅,一個看起來中年的西藏男子,滿臉皺紋勾勒出的笑容,很真實--那絕不是擺好pose就能抓到的神韻...

日子有點久遠了,其實忘了大部分的談話內容。只記得,我曾問他,為何要把店名取做”過客”?
”人來到這世上,不就是個過客嗎?該留的留,該走的走,就像你不能強求所有來過的客人都記得這家店。”
他的回答,表情上有點戲謔,聽的出來,應該很多人問過他同樣的問題...

我不是不知道他的答案,但採訪需要,我必須預先確定他的答案...

”你是個隨和的人,甚麼人都能相處;不過,卻有一定原則,如果不符合你的原則,你會調頭就走,根本不在乎它會帶來的利弊...就像你的過客一樣,你認為這就是你的個性,所以願意十年如一日去保有它最原始的狀況。”,採訪不需要這段內容,但我卻確定的說出這樣的答案。

他點頭如搗蒜,收起一點誇張的笑容...

”背包客有種性格,隨遇而安,能在任何地方堅強的生存;別人看似好動、漂泊,心裡卻始終清楚家的方向,終於落腳的地方,會比任何人更堅定的落地生根。”

忘了我說這段話的時候,他是否依然點頭如搗蒜...

但我確定,我是斬釘截鐵的,說了這樣的話...

不經思考的,沒有經過任何大腦運算的...

或許,我,血液裡流著這樣的特質...

即使,我不是背包客...


北京,其實繁華,不適合背包客的形式旅遊,或者是說,它的旅遊形式不像是背包客的悠閒懶散。

依然會有一種屬於城市的孤單。


所以我更愛,旅人,這樣的稱呼。

說不上這樣的稱呼到底和背包客有多不同,但旅人似乎是更直指內心的一種生活方式...

有種飄蕩的感覺,一點點孤單,一點點不知道身處何處的感覺,好像哪裡都能為家,也好像哪裡都是暫定的地方--看著朋友慢慢的因為想要安定,而結婚生子,而柴米油鹽醬醋茶,而計較對方錢賺不夠,而嫌自己升官不夠快,只能搖搖頭,卻一句話也說不上來--因為,似乎知道自己和這樣的生活有多麼的不同,爭辯,只會顯得自己的特立獨行。

旅人的心,可以比有家室的人更安定;深信心底的信仰,不需要昭告天下,獨自行走時,可以餵養孤單的心;夜深人靜時,可以反芻屬於自己的甜蜜...

於是,隔著車窗、咖啡店的玻璃帷幕,細細品嚐流動影像;音樂隔絕窗外的吵雜成了一種安定的旅行方式,對於我而言--保留著眼前的影像竄動,沉浸在喜愛的音樂中--透明玻璃隔絕了外界對於這樣性格的不解,卻用眼睛繼續著與外界的連結不至於脫節。

所以,旅程中我愛靠窗的那個位子...


我沒有和小辮兒聊到這樣的性格,也不知背包客的內心是不是都住著一個這樣的旅人...


但在幾次旅行之後,我想我會更愛”行者”,這樣的稱呼。

或許就像MAX說的,我的功課,就是旅行--廣結善緣,散播或傳遞不同的生活方式...


行者,一種修行的方式...
Samuel 2009-07-16 08:16:12

兩年後的冠,坐車還是喜歡做靠窗的位置嗎?這彷彿是行者必要的特質之ㄧ吧!望著窗外看,回憶隨著眼前景暮閃過,留下的,往往都只剩下心靈的感受..

版主回應
是啊^^,有時聽著火車的律動聲,有時是窗外的喇叭聲,如果加上窗外灑進來的陽光,就更完美了 ^^ 2009-07-16 1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