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3 23:34:38工友小片

QQ:愛情來了,怎麼辦?


   「小片哥,我愛上我們班的一個女生了,可是我可以談戀愛嗎?」
   「喔!你想交女朋友呀?可是你現在不是要學測了嗎?那你要怎麼辦?」
   「嗯……可是我就是很喜歡她呀!但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唉?」
   「那我們一起來想想吧。你現在生活中除了交女朋友之外還有那些重要的事一定得做?」
   「最重要就是學測了吧!」
   「還有呢?要怎樣才會讓家人放心呢?」
   「嗯,認真讀書,還有在家裡和教會做個乖小孩……」
   「所以你真的很想談戀愛囉?那你以後有打算跟這個女生結婚嗎?」
   「我也不知道唉~不過可以的話當然是最好呀。」
   「喔!那有想要就要加油。不過,你打算幾歲結婚呀?」
   「嗯……唸完書還要當完兵然後再找個好工作……大概25歲差不多。」
   「嗯,不錯!你有想過也有計劃。只不過到25歲還有十年,要好好加油!畢竟談戀愛要維持十年並不簡單,但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好好努力,以後如果遇到問題記得找我唷!」


  這是一個國三正要面臨學測的青少年跟我的對話。當然不只國三的學生,事實上類似的場景在我這些年從事青少年甚至大專生的服事中總常出現在我的生活裡。

  「青春期」一個多美麗而奇妙的年紀!荷爾蒙領著孩子們步上充滿奇幻冒險的青春期旅程。它讓孩子被喚作「青少年」,在孩子們的身量長高、體重加增、面形成熟、聲音改變的外表之下,在我們眼所不見的身體裡面,荷爾蒙正以更強大的力量驅使著孩子探索抽象的形上世界,也啟發他/她們對愛情的想望與對性的好奇。自此後,孩子已經無法回頭地邁向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崁站。因此,即便如台灣國高中生已在課業與生活壓力下喘息,學習「愛」甚至「性」的功課仍是所有身處在這個生命階段的青少年們無以迴避的必修學分。但這樣的問題卻非古今皆然。早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前的時代,十二三歲的孩子被視為成年,也必須開始為婚姻預備;既然如此,成家後的青少年亦隨即擔負起立業持家的重責大任,而婚姻之後的夫妻生活當然也適時舒解因荷爾蒙所引發的對愛與性的需求與好奇。不過畢竟今非昔比,對於近百年來因學習年限延長與青年晚婚趨勢所造成的愈來愈顯著的青少年問題,實為被呼召以服事青少年為職志的我們,對於青少年──特別是帶著「愛情」的──交友問題便成為我們責無旁貸的議題。

  「大學畢業前不要談戀愛」、「騎乘機車時男女最好不要雙載」……前些日子常聽聞一些教會「教導」青少年除了要具有卓越的品格和良好的態度外,在兩性之間,也訂出了如上述等等的規定。故且不論在這些規定(誡命)背後是什麼樣的內容或但書,至少這樣的標語(口號)某種程度上已經替很大一部分的大人(家長、老師、牧者、輔導……)們說出心聲,或是他們對青少年的期待。但如此懼之如洪水猛獸般的防堵除了讓自己心安之外,真的能夠達到禁止青少年談戀愛的目的嗎?而讓青少年談戀愛又真的那麼可怕嗎?

  「人單獨生活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合適的伴侶來幫助他。」(創2:18)早在創世之初,上主就體恤亞當的孤獨,並為他創造伴侶彼此相伴扶持。因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本來就是美好,「朋友在乎時常關懷;親人在乎分擔憂患。」(箴17:17)而在愛情裡,兩人的關係又比普通的友誼再更深一層;一人若能與另一人彼此相愛,在情感的交流中更熟悉彼此,也藉承諾相互約定,以至認定對方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另一部分──「兩個人成為一體」(創2:24)那更是何等美好的事!人言道:「沒有比你愛的人也愛你更幸福的事了。」由此可知,對愛情的憧憬與想望對每個人而言實在是如此地必須且重要。

  但相信所有談過戀愛的人都會贊同,愛情這門功課確實不容易。絕大多數戀愛過的成年人都曾在這個科目被當掉,而有幸步入禮堂結為連理的夫妻也極有可能在婚姻之後仍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在修習這門功課。這也難怪社會上電視裡有那麼多的「兩性專家」開班授課,可見這個科目實在不好過。暫且不論成年人的愛情。對青少年而言,倘若研習這門功課需用上一輩子的時間,甚至得在不斷嘗試錯誤的失敗中學習,為何不趁他/她們剛進入青春期對「愛情」剛要啟蒙的時候好好陪他/她們走這段路呢?

  在愛情裡,青少年不僅要學習與異性相處,了解與自己不同性別的人腦子裡在想些什麼?在談戀愛的過程裡,青少年還得學習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與人際關係;在忙碌的課業壓力之下,還要面對情人、同學、朋友、家人……,而教會裡的青少年還有團契/服事生活……,此外當然還得保留屬於自己獨處休息的時間。因此,具備如何做好時間管理並使自己的生活達到平衡的能力就是極為重要的學習;再者當面臨情侶之間常有的爭執,理性溝通的能力就相當必要;甚至到最後若是分手,培養對挫折的忍受力與從失敗中再站起來的堅毅也是必備的功課。由此可知,在談戀愛的過程裡,對一個青少年而言,他/她所能學習到的遠比單單「談戀愛」一事多得多。

  即使如此,「談戀愛」對青少年品格的養成與生命教育有著許多的學習與助益,但相信對許多家長、老師……等等「大人」來說,一提到青少年談戀愛,(其實也不一定是談戀愛,應該只要跟「讀書」無關的活動都避之唯恐不及吧!)必定會直接聯想成它對課業所造成的嚴重影響:成績下滑→學測失利→指考落榜→未來一片黑暗……當然這並不合理,但許多的前例也著實叫人擔心,畢竟對國高中甚至大專生的青少年而言,「讀書」仍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不過我們「大人」是不是也該反省這種「唯獨課業」的觀念有沒有誤導了我們對青少年的教育。對青少年,甚或是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都必然有著許多需要學習的功課: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界、認識上帝;課業是學習的一部分、人際、家庭更是,當然愛情的學習也同樣需要。在我的經驗裡,每個人(當然青少年更不例外)都會想在自己最愛的人的面前表現出他/她們最美最好的一面。因此只要我們願意誠心地和青少年談,他/她們都會明瞭這個道理並試著努力去做,而身為「大人」的我們此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帶著祝福與盼望陪伴也協助青少年去走這「不是條易路」。

  「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若有人想用財富換取愛情,他必定招來鄙視。」(歌8:6-7)早在數千年前雅歌的作者就這樣向我們陳明愛情的力量:是「水不能息滅,洪水也無法淹沒的耶和華的烈焰。」對青少年初萌的愛情,我不主動鼓勵也不禁止反對,而真的當愛情來的時候,就讓它順其自然的發生吧!只期待作為不過稍長青少年幾載的我們,在一味禁止防範或逃避問題之外,就讓我們用更積極開放的心態陪伴我們的青少年們一同在「愛的功課」裡學習與成長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