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7 23:07:57嚴重
人像攝影基本採光 (二)
七、攝影棚的打光
攝影棚的照明主要由下列數種光組成,各司其職:
1.主光――主光的方向、軟硬調等決定照片的基調。如果模特兒的頭髮是旁分的話,在使用顯瘦光、顯寬光或林布蘭光時,主光要在頭髮分邊的那一側,才不會讓頭髮在分邊處以外的位置出現高光,感覺不自然。
2.補光――補光如前所述,負責調整暗部的亮度。主要的補光通常與主光分佔模特兒的兩側,如果是對下方的暗部補光,則位於模特兒的前下方。再強調一次:補光的強度原則上不可高於主光。
3.髮光――為了要讓頭髮的質感與層次呈現出來,並且不和背景混在一起,通常需要專用一盞燈來負責頭髮的照明。髮光的位置在頭的上方略後,與主光同側(模特兒的頭髮是旁分時,在分邊處形成高光),強度要比主光高(一般大約是主光的兩倍,也就是入射式測光讀數比主光高一級),否則頭髮會顯得厚重。歐美的攝影師喜歡用軟調光作髮光,東方的攝影師可能是因為東方人都是黑頭髮的關係,喜歡用聚光燈作髮光,頭髮會比較有光澤與層次。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臉部與肩膀出現被髮光照到的痕跡,更不可出現髮光造成的陰影。
4.背景光――背景光的強度一般都不低於主光,如果是純白的背景,要比主光高一級以上(入射式讀數),否則背景會不夠純淨,使用彩色軟片拍攝時還可能會帶點青綠色。背景光的位置在模特兒背後(如果必須放在模特兒旁邊甚至前面,一定要作遮擋,不要影響到模特兒的照明),一左一右各45°角照向背景。在傳統肖像裡,另有一盞聚光燈位於模特兒後下方往背景照過去,在模特兒正後方的背景上形成一模糊的亮圓以突顯主題;此時要注意:這個亮圓必須從觀景窗看過去正好在模特兒肩部的高度(若是高到頭部看起來會像頂著光環的下凡神仙!)。
5.背光――這個稱為「Kicker light」的背光顧名思義,是要把背景「踢開」,也就是不要讓模特兒混入背景。通常是用軟調光從模特兒後方照在背部。
八、Catchlight
不論室內或室外,人像攝影有一項打光的重點,就是在模特兒的黑眼珠上形成一個英文是「Catchlight」的亮點(中文似乎還沒有適當的名稱,有人稱之為「眼神光」),可以讓眼睛看起來明亮有神。Catchlight其實就是光源在黑眼珠上的倒影,傳統的肖像要求只能有一個,是由主光產生的小圓點,位置在黑眼珠的上部,大約時鐘刻度11點與1點之間。不過現在一般商業人像與婚紗寫真已經完全不管那麼多了,主光加補光常常有兩三個,甚至在拍半身像或臉部特寫時用柔光罩與反光板靠得很近,形成大塊的catchlight,看起來眼睛很明亮、水汪汪的。
要研究一張人像照片的打光,其實可以從catchlight著手,因為catchlight可以顯示打光的方式(如果是半身或臉部特寫,有時甚至可以從黑眼珠裡看到拍攝現場的倒影)。Catchlight的形狀與位置就是燈光與反光板的形狀與位置:梯形的catchlight表示柔光照或方形反光板,圓形或橢圓形的表示圓形光源或反光板,傘狀中央有小黑點的則是傘燈;最白最亮的是主光,淺灰色的通常是反光板。
九、戶外的採光
戶外的人像攝影在採光上是比較傷腦筋的,理由簡單說來只有四個字:看天吃飯!
首先要注意的是天氣,天氣與光的軟硬調有直接關係:最適合拍人像的是有雲的晴天,太陽被雲擋住,亮度足夠、軟硬適中;多雲的天氣也不錯。出大太陽與暗沉的陰天比較糟糕,前者反差太強,不好處理,而且用反光板補光時容易讓模特兒感到刺眼;後者則反差太低,色彩與皮膚質感出不來,而且反光板幾乎起不了作用。
其次要看時間,不同的時間光的角度、亮度與色溫都有變化。陰天與多雲的天氣一般只需要注意亮度的問題,愈接近中午愈亮。出太陽的時候要考慮的就多了,早上八、九點以前與下午三、四點以後(視季節而定)的陽光比較不那麼刺眼,色溫比較低,角度也比較好。正中午的直射陽光是最典型的頂光,前面已經說過是人像攝影的大忌;有些講究的攝影師(尤其是泳裝攝影師)只挑近日落時的金色陽光拍照。
由於陽光的位置不像人工光源那樣可以任意移動,拍攝時就需要以模特兒與相機的位置來遷就,此時就可能發生採光與背景無法搭配的問題:不是好的採光角度無法取得想要的背景,就是適合的拍攝角度與場景光線角度不對。解決的方法有好幾種:耐心地等太陽移到適當的位置或跑到雲裡去、使用人工光源或反光板取代太陽成為主光(陽光則扮演背光或髮光的角色),或乾脆由助手使用控光幕──一大塊薄的白布遮住陽光,讓模特兒處於陰影中,以天空的漫射光為軟調光源,效果如同在建築物的陰影或樹蔭下拍攝(商業攝影師常用的手法;可以配合使用人工光源或反光板)。
很重的陰天及雨天也很讓人頭大,除了反差過低之外,亮度也不夠,必須使用慢速快門。最要命的是反差不足,往往要增加曝光量(負片)以使皮膚亮一點,質感也比較好,這在亮度已經很低的情況下無異雪上加霜(我曾經因此在鏡頭焦距85mm、f/1.4、快門1/15秒的情況下,手持相機不用三腳架拍照!)。
其實只要不是上述這兩種極端軟硬調的狀況,一般戶外的採光難度並不高,掌握住幾個大原則就可以了:
1.儘量讓模特兒的臉向著光,形成顯瘦光、林布蘭光或蝶型光。
2.對陰影中的部位(可能是整張臉)補光,尤其是模特兒無法面向著光又側臉對著鏡頭時(例如因為姿勢的關係必須臉朝向牆),可以降低顯寬光的效果。注意不要讓頭髮在分邊處以外的位置出現高光。
3.逆光拍攝也是戶外人像常見的手法。這裡所謂的逆光除了太陽位置比較低時的全逆光之外,主要指的是太陽位置較高的半逆光。逆光拍攝的主要原則是讓模特兒的臉部處於陰影中,由天空的漫射光作幾乎無方向性的軟調主光,陽光(不論軟硬調)則扮演髮光與背光的角色。這個時候一方面模特兒的正面,尤其臉部可能因為反差很低而質感不夠,另一方面模特兒與背景之間的亮度差距不是太小(背景也是逆光,會和主體混在一起)就是太大,所以通常需要對整個人或整張臉補光。記得在鏡頭前加遮光罩,讓鏡頭前端鏡片處於陰影中,否則畫面容易出現光斑而變得霧霧的,反差、色彩、銳度都受到影響。
4.補光原則上以反光板為優先,除非天空太陰,反光板幾乎無效,否則最好不要使用電子閃光燈,因為調子硬,效果又難以預期。如果要用閃光燈,建議到攝影器材行買個充氣式(或是像Lumiquest的摺疊式)小柔光罩,不過這麼一來閃光燈的有效距離會縮短很多,所以光圈不要收得太小。
5.頂光雖然要極力避免,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能在正中午拍照:模特兒的臉略為壓低或戴著帽子,形成逆光照明,或者乾脆抬頭朝向陽光(當然這時陽光很刺眼,我們通常讓模特兒閉上眼睛或戴墨鏡),再不然就在樹蔭或騎樓等陰影下拍攝,或如前面所述使用控光幕遮住陽光。
上一篇:人像攝影基本採光 (一)
下一篇:天體攝影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