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6 01:11:02TOBE

林能白:使命感優先,心情擺一邊!

文/徐谷楨(見New Taiwan Weekly 421期)

「有電時大家不會想到台電,沒電時才會想到台電。」台電董事長林能白的這番真情告白,令人不得不會心一笑。

話才說完沒多久,四月九日,林能白從台北南下新竹營業廳,和記者們一起聽取「服務的台電」主題簡報,沒想到隔天(十日),新竹科學園區就發生了兩年來最大規模的跳電意外,科技大廠蒙受數億元損失。

周末之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十二日),林能白一早馬上率領主管到新竹,和竹科廠商進行座談,達成各廠商操作人員由台電訓練並發給證件的共識,也將檢視竹科供電是否還有其他弱點,而這些流程,「我要親自督導!」他說。



竹科跳電或停電不是新鮮事,跳電頻率從二○○一年的十八次,二○○二年降到十一次,去年只有五次,「我還是不滿意啦!」林能白除了要求屬下將停電事故列管,也把停電次數列管,而且都訂有明確的數字指標。

「心情是其次啦!」感覺非常遺憾的林能白指出,「在台電做事,要有很強烈的使命感。」他認為,不管是什麼原因,都要確保全國供電穩定,只是「說起來很容易,每天都戰戰兢兢,每天壓力都很大!」

「不管什麼原因,客戶確實受到影響。」針對四一○跳電,林能白淡淡地說,雖然台電很努力,卻還是發生了這樣事故,即使錯不在台電,也絕不允許再有下次,何況企業客戶用電無虞,可以減少成本,繼續留在台灣發展的意願也會提高。

從發電業、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的台電,志在提升「顧客滿意度」,而所有用戶最關心的就是「供電可靠度」,以量化資料來看,從二○○一年到二○○三年間,分別提高了十九%和四○%,有兩倍的成長,是林能白較感到欣慰之處。



接下台電工作之後,林能白舉辦「交響營」,希望可以激發同仁潛能,同時增加一級主管和副主管之間的互動和了解,「公司很大,有八百多位主管和副主管!」如此一來,加強了橫向聯繫,目前也在陸續進行。

副總經理李錦田透露,為改變台電的工程師文化,林能白還會帶他們去看畫展。林能白也坦承,這是「交響營」的一部分,共有「兩次」紀錄,一是到故宮欣賞乾隆皇帝的收藏品,一是到歷史博物館看有漫畫風格的畫家作品。

行徑之所以這麼文藝浪漫,林能白表示,一來是自己的喜好,所謂「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二來也想帶給同仁新的感受,表示「從今天開始,你可以跟以前有不同的想法,還可以大聲地講出來!」

走進林能白的辦公室,也不難發現四周的牆上都掛著畫,而且居然有好幾幅都是兩個女兒小時候的傑作。她們的繪畫天分,似乎也是身為爸爸的林能白最懂得欣賞。

二女兒的風格大膽強烈,大女兒的作品清新自然,其中一幅把林能白也畫了進去──眼前用蝴蝶結綁起頭髮的小女孩以食指摀嘴,「噓!」,背後有個躺在草地上,用書本蓋住臉正在休息的男人──不消說,那就是「林爸爸」。



從台電二十四樓的大會議室望窗外看去,正東西向的綠色椰林大道近在眼前,也是台大教授的林能白一靠近窗戶,馬上興致勃勃地指出他熟悉的大樓位置,為這次記者專訪留下輕鬆愉快的第一印象。

林能白開玩笑說,以前在台大管理學院教書的時候,這棟黃色二十七層樓高(不包括地下三層)的台電大樓,剛好擋住美麗的落日景色,「覺得滿礙眼的!」現在,「台大也一定很恨我,真是不好意思!」

進入台電後,林能白從專任變成兼任教授,每年固定開課。由於喜歡嘗試新事物、挑戰新議題,上學期在管理學院教授「創新管理」課程,邀請聯強、台積電、明碁、趨勢科技等企業主管現身說法,分享實務經驗。

這學期,林能白換成在公衛學院和另一名老師合開「健康產業」。由於台灣即將步入高齡社會,生活品質也逐漸提高,銀髮族愈來愈多,健康產業將是未來重要的產業,「我相當看好!」他說。

近日熱門的醫療新聞,包括也是民間發電業之一的台塑,投下鉅資興建長庚養生文化村,但是讀者可能不知道,和平東路一段的台電診所,也已經變成「美容中心」,幫病人做脈衝光手術,然而「(台塑)他們(才)是世界級的!」林能白說。

電業自由化是未來方向,林能白指出,包括台塑在內的八家民間發電廠,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只做發電,產能只占台電發電量的二○%多,不過最大的台塑麥寮電廠,其發電成本、建廠速度和室內儲媒建設,確是值得台電學習的地方。



一名記者回憶在台大修過林能白的課,毫無意外地,大概只能用「boring」來形容。另外一名台大管理學院畢業的國會助理,更不留情地認為這個林院長有點「官僚」氣息。林能白內斂的學者風格,也表現在和媒體的互動。

「哈哈哈!」遇到記者一些敏感或直接的問題,林能白通常先是一個大笑,不曉得是覺得開心還是尷尬。大選後一度傳出可能接任經濟部長,四月五日到立法院備詢時,他只回應是「報派」。

許多記者圍繞著林能白,希望他「預測」一下是否會進入經濟部,「我是小學生吶,怎麼會問我這種大學生的問題?」至於會不會入黨,剛好有記者幫腔說菁英不一定要入黨,他也順著說:「怎麼可以自己說自己是菁英呢!」

其實,遇到好奇心比貓還重的記者問個不停,對時間相當敏感的林能白,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些許不耐。然而,即使碰上變化多端的媒體考題,林能白的答案永遠也只有那一百零一種,所以兩年來台電的新聞看起來都差不多。

或許可以這麼說,面對工作時,林能白有很多的想法、很少的情感,而面對媒體時,他也只會推銷台電,不會推銷自己。



在學校教書,又在企業工作,林能白更能體會,理論和實務之間有「落差」。以降低成本為例,「課堂上老師講一句話,來這裡可能要做兩年!」換句話說,「落實比知道怎麼做更因難」。

「理論讓人眼高手低,所以要務實!」林能白有點擔心地說,企管課程常教學生如何當總經理,但是「不可能每個學生都會做到總經理」,出了社會工作之後,沒當上總經理的學生,「就一輩子不快樂!」

所以在為台電帶來改變的同時,林能白提出的東西,會去避免讓同仁感覺太理論而無法完成,也會避免說得太細碎,讓員工失去方向感,「在公司做好目標管理就可以了!」他說。

不過,台電的高階主管透露,林能白經常上午到公司就會主動打電話,指示各種交辦事項或溝通,甚至以前更要求主管們二十四小時開機,「半夜也會接到電話」,可見林能白的求好心切。

此外,台電的電塔深入鄉林山野,說明台電人的辛苦和偉大,也構成一幕幕充滿力與美的畫面。不喜歡穿西裝的林能白,表示自己很喜歡爬山,也透露有次去爬台北市三百多公尺高的能高山,特地步行到電塔所在位置去關心一下員工。



最近大家都在問,電費會不會漲價?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但是從去年起,煤燃料價格提高了兩倍,航運費用也提高三倍,油和天然氣都在漲,這對燃料依賴進口、調高天然氣發電比例的台電,帶來莫大的成本壓力。

林能白說,早在看見原料漲價難免的趨勢時,就在現貨市場先行簽約購買燃料,已經減少一五○億的支出,不過燃料價格比預期增加很多,總計超過預算二一二億元,但是「電價不只要考慮成本,也要配合政府程序和人民的需求。」

其實,「台灣的電價比中國、日本等許多國家都還便宜。」林能白說,進了台電之後,知道電得來不易,蓋電廠很辛苦,本來用電屬於「大而化之」型的他,已經學會隨手關燈,夏天溫度不高時,也習慣拿出電扇搭配冷氣使用。

◎ 採訪後記

以社會關懷自許的台電,除了近年辦理K書中心、認養台大行人地下道、採購滯銷高麗菜、蘆洲大火後免費幫災戶修復電力設備,也提高長年來頒發的獎學金額度,從幾千塊變成幾萬塊。

「我是領台電獎學金長大的!」每當我遇上台電人,都要得意地說上這句話,希望拉近彼此陌生的距離。知情的林能白在這次專訪的最後,也突然停下來,回頭笑著補上一句:「我還是第一次給領台電獎學金的人訪問!」(徐谷楨)


◎ 走向世界級.台電假想敵

假想敵ˍ優點

日本東京電力ˍ供電可靠度
法國Suezˍ環保、顧客服務
美國DukeEnergyˍ多角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