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復』為字根衍生的字
以『復』為字根衍生的字
※復:ㄈㄨˋ又音ㄈㄡˋ
(動詞)1.返、還。爾雅˙釋言:「復,返也。」
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2.還原,再回到原來的樣子。如:「回復」、「收復」、「恢復」、「康復」。
史記˙卷七十六˙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
○回復:ㄏㄨㄟˊ ㄈㄨˋ(1)回旋反覆。
唐˙柳宗元˙夢歸賦:「若有鉥予以往路兮,馭儗儗以回復。」
(2)回答、答覆。
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錢莊上掌櫃進去,回復了秦鳳梧,秦鳳梧正驚得呆了。」
(3)恢復。=復興、恢復。
如:「回復國籍。」
○收復:ㄕㄡ ㄈㄨˋ把已失去的收回來。=光復、克復、恢復、規復←→失守、失陷、棄守、淪陷、陷落。
新唐書˙卷一二六˙杜暹傳:「縱為賊據,日夜望官軍,以圖收復。」
花月痕˙第四回:「顏、林兩將,所帶皆百戰之兵,分路剿除,不日即將陝州收復。」
○恢復:ㄏㄨㄟ ㄈㄨˋ(1)回復原來的樣子。=回復、復原。
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大凡我們要辦一事,敗壞甚易,恢復甚難。」
(2)收復,將失去的收回來。=收復、光復、克復、規復、復興←→破裂、喪失、斷絕。
金史˙卷一○八˙胥鼎傳:「宋我世讎,比年非無恢復舊疆、洗雪前恥之志。」
○康復:ㄎㄤ ㄈㄨˋ病癒,恢復健康。
南史˙卷二十六˙袁湛傳:「群情喁喁,冀聖躬康復,後事之委,未敢奉詔。」
3.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
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
○報復:ㄅㄠˋ ㄈㄨˋ(1)報仇。=打擊、復仇、報仇←→報答。
唐˙徐彥伯˙比干墓詩:「鋒劍剿遺,報復一何迅。」
西遊記˙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報復,何以為人?」
(2)對傷害自己的人,以類似的手段進行反擊。=打擊、復仇、報仇←→報答。
老殘遊記˙第十七回:「卻說老殘被人瑞逼成好事,心裡有點不痛快,想要報復。」
(3)報恩。
漢書˙卷六十四上˙朱買臣傳:「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
(4)通報。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報復去,道有曹仁來了也。」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報復去,道徐州劉玄德手下小將張虎,特來投降。」
(5)應對。
北史˙卷二十九˙蕭寶夤傳:「門庭賓客若市,而書記相尋,寶夤接對報復,不失其理。」
(6)反覆循環。
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迴環,猶陰陽之報復。」
○復仇:ㄈㄨˋ ㄔㄡˊ報仇。亦作「復讎」。=報仇、報復、復讎、雪恨←→報恩。
如:「君子復仇,三年不晚。」
4.免附徭役或賦稅。
墨子˙號令:「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賜錢千,復之三歲。」
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蜀漢民給軍事勞苦,復勿租稅二歲。」
5.(副詞)再、又。如:「去而復返」、「死灰復燃」、「舊疾復發」。
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
○死灰復燃:ㄙˇ ㄏㄨㄟ ㄈㄨˋ ㄖㄢˊ(1)已經熄滅的灰燼,又重新燃燒起來。
如:「在郊外烤肉後,要確實將火苗熄滅,以免死灰復燃,引發火災。」
(2)比喻已經平息的事情,又重新活動起來。如:「盜版軟體消聲匿跡一段時間後,最近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舊疾復發:ㄐㄧㄡˋ ㄐㄧˊ ㄈㄨˋ ㄈㄚ從前患過的疾病如今再度發作。如:「他有風溼的毛病,每逢雨天便會舊疾復發,疼痛難挨。」
6.無義。有補充或調整音節的作用。
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7.(名詞)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機運循環之象。
8.姓。如元代有復見心。
※覆:ㄈㄨˋ(動詞)1.翻倒、傾倒。如:「車翻覆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論語˙子罕:「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前車覆,後車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ㄕㄨㄟˇ ㄋㄥˊ ㄗㄞˋ ㄓㄡ ㄧˋ ㄋㄥˊ ㄈㄨˋ ㄓㄡ (諺語)比喻事物使用得當則有利,不當則有害。
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政體:「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載舟覆舟:ㄗㄞˋ ㄓㄡ ㄈㄨˋ ㄓ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亦作「覆舟載舟」。
舊唐書˙卷七十一˙魏徵傳:「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覆舟載舟:ㄈㄨˋ ㄓㄡ ㄗㄞˋ ㄓㄡ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見「載舟覆舟」條。
○前車覆,後車戒:ㄑㄧㄢˊ ㄐㄩ ㄈㄨˋ ㄏㄡˋ ㄐㄩ ㄐㄧㄝˋ前面的車子翻了,後面的車子可引為戒。比喻先前的失敗經驗,可作為以後的教訓。亦作「後車之戒」、「前車可鑒」、「前車之鑒」。
漢˙賈誼˙新書˙卷五˙連語:「周諺曰:『前車覆而後車戒。』今前車已覆矣,而後車不知戒,不可不察也。」
2.反轉。如:「反覆無常」、「翻來覆去」。
○反覆無常:ㄈㄢˇ ㄈㄨˋ ㄨˊ ㄔㄤˊ形容變動不定,一會兒這樣,一會兒又那樣。=三反四覆、反覆不定、出爾反爾、翻雲覆雨←→始終不渝、始終如一。亦作「反復不常」、「反復無常」。
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准信。」
喻世明言˙卷三十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重湘問道:『蕭何,你如何反覆無常,又薦他,又害他。』」
○翻來覆去:ㄈㄢ ㄌㄞˊ ㄈㄨˋ ㄑㄩˋ(1)輾轉不安,睡不著覺。亦作「番來覆去」、「覆去翻來」。
紅樓夢˙第八十二回:「翻來覆去,那裡睡得著。」
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但是睡在架子床上,翻來覆去,總睡不穩。」
(2)形容重複不已。亦作「番來覆去」。
醒世恆言˙卷十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即將這皮靴翻來覆去,不落手看了一回。」
(3)形容多變。
宋˙吳潛˙蝶戀花˙客枕夢回詞:「世事翻來還覆去,造物兒嬉,自古無憑據。」
3.毀滅、消滅。如:「傾覆」、「顛覆」。
論語˙陽貨:「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光弼用兵,謀定而後戰,能以少覆眾。」
○傾覆:ㄑㄧㄥ ㄈㄨˋ(1)翻倒。比喻使人敗亡。←→興起。
左傳˙成公十三年:「散離我兄弟,撓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
漢書˙卷二十三˙刑法志:「雄桀之士因勢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
(2)覆敗。=顛覆←→興起。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3)全部倒出。比喻竭盡所有。
北齊書˙卷十一˙文襄六王傳˙安德王延宗傳:「傾覆府藏及後宮美女,以賜將士。」
○顛覆:ㄉㄧㄢ ㄈㄨˋ傾覆,動亂。亦用以形容政治權勢被推翻。=推翻、傾覆←→捍衛。
詩經˙王風˙黍離序:「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
三國演義˙第八十回:「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凶恣逆,宇內顛覆。」
4.回、還。同「復」。如:「答覆」、「覆信」。
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這時適逢瓜代回國,到京覆命,請假修墓來的。」
○答覆:ㄉㄚˊ ㄈㄨˋ回答。=回答、回覆←→詢問。
如:「請你給我一個正確的答覆。」
○覆信:ㄈㄨˋ ㄒㄧㄣˋ回信。亦作「復信」。=回音、答信。
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東卿甚喜,便寫覆信寄去。」
○覆命:ㄈㄨˋ ㄇㄧㄥˋ將傳達命令的結果再回覆給發令者。如:「你這樣遲不作答,叫我如何回去覆命?」
5.詳察。舊唐書˙卷一一○˙鄧景山傳:「以鎮撫紀綱為己任,檢覆軍吏隱沒者。」
6.遮蓋。如:「覆蓋」。
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
聊齋志異˙卷五˙陽武侯:「見舍上鴉鵲群集,競以翼覆漏處。」
○覆蓋:ㄈㄨˋ ㄍㄞˋ掩覆遮蓋。=遮蓋、籠蓋、籠罩。
如:「覆蓋被褥」。
後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董祀妻傳:「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天覆地載:ㄊㄧㄢ ㄈㄨˋ ㄉㄧˋ ㄗㄞˋ(1)上天覆蓋著萬物,大地承載著一切。指天地廣大,無所不包。
宋˙司馬光˙示道人詩:「天覆地載如洪鑪,萬物死生同一塗。」
(2)比喻恩澤廣布,用來頌揚帝王德政。
漢書˙卷七十七˙諸葛豐傳:「今陛下天覆地載,物無不容。」
7.隱藏、埋伏。
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
魏書˙卷八十九˙酷吏傳˙李洪之傳:「乃夜密遣騎分部覆諸要路,有犯禁者,輒捉送州。」
(副詞)8.重、再。同「複」。如:「重覆」。
※蕧:ㄈㄨˋ1.藥草名。即旋覆花,又稱金錢花。多年生草本。夏秋開花。花和全草可入藥。說文解字:「蕧,盜庚也。」
2.蕧盆草。廣韻.入聲.屋韻:「蕧,蕧盆草。」
3.竹開花。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八.木篇:「竹,竹花曰蕧,死曰(竹/紂),六十年一易根,則結實枯死。」
※癁:ㄈㄨˋ1.方言:痛也。見集韻.入聲.屋韻。
2.勞復。見集韻.入聲.屋韻。
「疒+复」之異體。【補充說明】ㄈㄨˋ病復發。見廣韻.去聲.宥韻。
※澓:ㄈㄨˊ(名詞)1.潛流在地下的水。通「洑」。集韻˙入聲˙屋韻:「澓,伏流也。或從伏。」
2.姓。如漢代有澓仲翁。
(動詞)3.水迴流。文選˙郭璞˙江賦:「汎澓增澆,涌湍疊躍。」
○漩澓頌:華嚴宗始祖杜順和尚所作之法界觀門頌,又名漩澓頌。共十二句,教示了華嚴宗之整體觀。漩澓,水之漩流洄洑之處。
※履:ㄌㄩˇ(名詞)1.鞋子。如:「草履」、「削足適履」。
莊子˙讓王:「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削足適履:ㄒㄩㄝˋ ㄗㄨˊ ㄕˋ ㄌㄩˇ意指鞋小腳大,故將腳削小以適應鞋的尺寸。比喻勉強遷就,拘泥舊例而不知變通。亦作「刖趾適屨」、「刻足適履」、「刖足適屨」、「削趾適屨」、「削足就履」、「截趾適屨」。履,鞋。=因噎廢食、刖趾適屨。
語本淮南子˙說林:「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如:「擷取他人經驗時,應視自己的需求靈活運用,不可削足適履。」
○縰履:ㄕˇ ㄌㄩˇ古代一種沒有後跟的鞋子。
2.腳步。如:「步履」。
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回顧,則垂髫兒,囅然竟去,履即從之。」
○步履:ㄅㄨˋ ㄌㄩˇ步行、行動。=行動。
唐˙杜甫˙庭草詩:「步履宜輕過,開筵得屢供。」
西遊記˙第三十一回:「只因這妖精將我攝騙在此,他的法令又謹,我的步履又難,路遠山遙,無人可傳音信。」
3.個人的行為操守。
晉書˙卷六十七˙溫嶠等傳˙史臣曰:「太真性履純深,譽流邦族。」
4.領土。
左傳˙僖公四年:「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杜預˙注:「履,所踐履之界。」
5.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兌)下(乾)上。表行履的禮儀之意。
6.姓。如春秋時晉國有履鞮ㄉㄧ。
(動詞)7.踐踏、踩。
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宋˙蘇軾˙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
○如臨深淵:ㄖㄨˊ ㄌㄧㄣˊ ㄕㄣ ㄩㄢ好像走到深水潭的邊上。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亦作「如臨深谷」、「如臨淵谷」。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
○如履薄冰:ㄖㄨˊ ㄌㄩˇ ㄅㄛˊ ㄅㄧㄥ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亦作「如履如臨」。=小心翼翼、如臨深淵、戰戰兢兢。
漢˙曹操˙請爵荀彧ㄩˋ表:「陛下幸許,彧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
8.實行。如:「履行」、「履約」。
禮記˙表記:「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
○履行:ㄌㄩˇ ㄒㄧㄥˊ(1)行走。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衛青傳:「誰能履行雪中,令人視之,其上履也,其履下處乃似人足者乎!」
(2)實行自己所應盡的責任。=執行、實行。
如:「履行契約」、「履行諾言」。
○履約:ㄌㄩˇ ㄩㄝ(1)實行儉約之道。
後漢書˙卷三十三˙朱浮傳:「陛下清明履約,率禮無違,自用明察。」
(2)踐履契約、條約或預先約定的事項。=踐約←→失約、爽約、毀約。
如:「答應別人的事就必須履約,否則信用掃地。」
9.經歷。
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親履艱難者知下情,備經險易者達物偽。」
南史˙卷七十五˙隱逸傳上˙宗少文傳:「凡所游履,皆圖之于室。」
○游履:ㄧㄡˊ ㄌㄩˇ遊歷。
南史˙卷七十五˙隱逸傳上˙宗少文傳:「凡所游履,皆圖之於室。」
10.居、處。
莊子˙天道:「而愚知處宜,貴踐履位。」
漢˙劉向˙新序˙卷四˙雜事:「夫執國之柄,履民之上。」
○履位:ㄌㄩˇ ㄨㄟˋ即位、登基。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臣仰惟皇帝陛下,自居尊履位以來,未正中宮位號。」
上一篇:以『弱』為字根衍生的字
下一篇:以『宏』為字根衍生的字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