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9 16:04:29度凡

以『亶』為字根衍生的字

以『亶』為字根衍生的字

※亶:ㄉㄢˇ(副詞)1.誠然、真實、實在。

詩經˙小雅˙常棣:「宜爾家室,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名詞)2.姓。如漢代有亶誦。

○河亶甲:ㄏㄜˊ ㄉㄢˇ ㄐㄧㄚˇ人名。殷第十代王,名整。生卒年不詳。太戊子,仲丁、外壬弟,外壬崩後即帝位,殷復衰。在位九年。

○古公亶父:ㄍㄨˇ ㄍㄨㄥ ㄉㄢˇ ㄈㄨˇ人名。文王的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之下,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尊稱為太王。

 

※勯:ㄉㄢ力竭。見集韻.平聲.寒韻。

 

※壇:ㄊㄢˊ找到60則。(名詞)

1.古代用來舉行祭祀的高臺。如:「天壇」、「地壇」。

禮記˙祭義:「祭日於壇」。

2.古代朝會盟誓及封拜大將所設的高臺。如:「登壇拜將」。

3.某些宗教舉行法事的處所。如:「壇場」、「神壇」、「七星壇」、「設壇禮佛」。

4.用土堆砌成的矮臺子。如:「花壇」。

5.某種團體的總稱。如:「文壇」、「影壇」、「體壇」。

 

※檀:ㄊㄢˊ(名詞)1.植物名:(1)指檀香。見「檀香」條。

(2)指青檀。榆科青檀屬,落葉喬木。高可十餘公尺。樹皮淺灰色,有小皮孔,葉為螺旋狀排列,卵形。材質堅硬細緻,供家具、農具、建材等用材。

(3)指紫檀。豆科紫檀屬。產於亞洲東南部,木材淡紅色,質亦堅硬緻密,可為家具、建材等。

2.佛教指布施。為六度之一。為梵語dana的音譯。全譯作「檀那」、「陀那」。

3.姓。如戰國時魯有檀弓。

(形容詞)4.淺紅色的。如:「檀色」、「檀口」。

 

※膻:()ㄕㄢ同「羶」。羊身上的臊味。

集韻˙平聲˙仙韻:「羴,說文,羊臭也,或作羶、膻。」

列子˙周穆王:「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ㄉㄢˋ見「膻中」條。

○膻中:ㄉㄢˋ ㄓㄨㄥ中醫上指:(1) 位於前胸正中,即左右兩乳正中間的部位。

(2) 位於膻中中央的穴道。多用以治療咳嗽、哮喘等。

○附膻逐臭:ㄈㄨˋ ㄕㄢ ㄓㄨˊ ㄔㄡˋ比喻依靠或追隨奸邪的人。亦作「附膻逐穢」。如:「這批小人附膻逐臭,還自以為攀龍附鳳而得意洋洋。」

○附膻逐穢:ㄈㄨˋ ㄕㄢ ㄓㄨˊ ㄏㄨㄟˋ比喻依靠或追隨奸邪的人。亦作「附膻逐臭」。

明史˙卷二一○˙董傳策傳:「干進無恥之徒,附膻逐穢,麇集其門。」

 

※襢:()ㄓㄢˋ(形容詞)素雅、無文彩。如:「襢衣」。

()ㄊㄢˇ「袒」的異體字。

 

※憻:ㄊㄢˇ【坦】之異體字。

1.露出。如:「坦胸露背」。

唐.杜甫.江亭詩:「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2.寬平、平穩。如:「坦途」、「平坦」。

3.心地寬廣,沒有私心。

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舊稱女婿。如稱賢婿為「賢坦」,尊稱他人的女婿為「令坦」。

5.姓。如宋代有坦中庸。

 

※璮:ㄊㄢˇ玉名。玉篇.玉部:「璮,玉也。」集韻.上聲.緩韻:「璮,玉名。」

 

※邅:ㄓㄢ(動詞)1.轉、改變。

楚辭˙屈原˙九歌˙湘君:「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形容詞)2.見「屯邅」、「邅回」等條。

○屯邅:ㄓㄨㄣ ㄓㄢ處境險厄,前進困難。

易經˙屯卦˙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亦用以比喻人之困頓不得志。亦作「迍邅」。

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當其未遇時,憂在填溝壑。英雄有屯邅,由來自古昔。」

西遊記˙第十五回:「只因累歲屯邅,遭喪失火,到此沒了下梢。」

○迍邅:ㄓㄨㄣ ㄓㄢ處境艱險,前進困難。亦作「屯邅」。

西遊記˙第四十三回:「纔脫了魔障,幸得這一路平安,又遇著黑水迍邅!」

清˙方成培˙雷峰塔˙第二十六齣:「只恨我命犯迍邅。啊呀!遇惡僧。」

○邅回:ㄓㄢ ㄏㄨㄟˊ徘徊、行走困難的樣子。或作「邅迴」。

淮南子˙原道:「邅回川谷之間,而滔騰大荒之野。」高誘˙注:「邅回,猶委曲也。」

○迍邅之世:ㄓㄨㄣ ㄓㄢ ㄓ ㄕˋ混沌險惡的時代。

晉書˙卷八十六˙張軌傳:「今事未靖,不可以拘繫常言,以太平之理責人於迍邅之世。」

 

※饘:ㄓㄢ(名詞)濃稠的粥。

禮記˙檀弓上:「饘粥之食。」

唐˙皮日休˙三羞詩三首之三:「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

○饘粥:ㄓㄢ ㄓㄡ稠的稀飯稱為饘,稀的稱為粥。後以饘粥做為稀飯的統稱。

後漢書˙卷三十二˙樊宏傳:「鯈字長魚,謹約有父風。事後母至孝,及母卒,哀思過禮,毀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黃門朝暮送饘粥。」

儒林外史˙第八回:「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況做秀才的時候,原有幾畝薄產,可供饘粥。」

 

※氈:ㄓㄢ找到27則。

※氊:ㄓㄢ【氈】之異體字。

(名詞)用獸毛加膠汁壓製成的織物,可做墊褥或鞋帽等。如:「毛氈」、「床氈」。

梁書˙卷三十六˙江革傳:「乃脫所著襦,並手割半氈與革充臥具而去。」

 

※驙:()ㄓㄢ ()ㄓㄢˋ

()ㄓㄢ1.馬載重行難。說文解字︰「驙,駗驙也。易曰︰『乘馬驙如。』」

廣韻.平聲.仙韻︰「驙,馬載重行難。」

2.馬毛白而脊黑,古之良馬。亦稱為「騏驎」。

玉篇.馬部︰「驙,白馬黑脊。」集韻.平聲.寒韻:「驙,騏驎謂之驙。」

()ㄓㄢˋ3.馬臥地上打滾。同「(馬+展)」。

集韻.去聲.線韻︰「(馬+展)、驙︰馬臥也。或從亶。」 

 

※鱣:()ㄓㄢ一種無鱗的大魚。

爾雅˙釋魚「鱣」句下郭璞˙注:「鱣,大魚。似鱘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今江東呼為黃魚。」

()ㄕㄢˋ同「鱔」。

○鱣舍:ㄕㄢˋ ㄕㄜˋ講學的處所。見「鱣堂」條。

佩文韻府˙卷八十一˙舍價:「袁桷詩:『鱣舍談經周禮樂,鷁舟臨賦晉山川。』」

○鱣堂:ㄕㄢˋ ㄊㄤˊ稱講學的處所。亦稱為「鱣舍」。語出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論武呵!我法陰符,按陽道,握兵機,合變如如神。不付能試鱣堂,赴千里槐花市,風日淒淒。」

 

※鸇:ㄓㄢ(名詞)動物名。一種猛禽,形似鷂,羽色青黃,常襲擊鳩、鴿、燕雀等做為獵物。

鷹鸇:ㄧㄥ ㄓㄢ(1)比喻勇猛善於搏鬥的人。

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2)比喻凶狠殘忍的人。

後漢書˙卷十˙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紀:「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

 

※旜:ㄓㄢ【旃】之異體字。(名詞)

1.曲柄的旗子。說文解字:「旃,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眾。」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乘彫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

2.泛指旗子、旌旗。

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良圖掃沙漠,別夢繞旌旃。」

3.毛織品。通「氈」。

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

史記.卷一一○.匈奴傳:「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4.之焉二字的合讀。

詩經.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舍旃舍旃,苟亦無人。」

 

※譠:ㄓㄢ1.欺。廣雅.釋詁:「譠,欺也。」

2.譠謾:欺謾之言。集韻.平聲.寒韻:「譠,譠謾,欺語。」

3.冷譠:不顧。字彙.言部:「譠,冷譠,不顧。」

 

※顫:ㄓㄢˋ(又音ㄔㄢˋ)找到29則(動詞)

1.身體因受寒或驚恐而抖動。

儒林外史˙第三回:「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三下。」

2.物體搖動、晃動。

唐˙韓偓˙忍笑詩:「水精鸚鵡釵頭顫,舉袂佯羞忍笑時。」

宋˙史達祖˙杏花天˙細風微月詞:「棲鶯未覺花梢顫,踏損殘紅幾片。」

 

※襢:()ㄓㄢˋ(形容詞)素雅、無文彩。如:「襢衣」。

()ㄊㄢˇ【坦】之異體字。

 

※澶:ㄔㄢˊ(形容詞)1.水靜止不動。

集韻˙平聲˙仙韻:「澶,水靜貌。」

(名詞)2.見「澶淵」條。

○澶淵:ㄔㄢˊ ㄩㄢ地名。位於河北省濮陽縣西南,因古澶水所經而得名。宋真宗與遼人曾會盟於此。

○澶漫:ㄔㄢˊ ㄇㄢˊ(1)縱逸。

莊子˙馬蹄:「澶漫為樂,摘僻為禮。」

抱朴子˙外篇˙詰鮑:「澶漫於淫荒之域,而叛其大始之本。」

(2)形容寬長。

文選˙張衡˙西京賦:「據渭踞涇,澶漫靡迤。」

唐˙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之八:「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按抱青邱。」

○澶湉:ㄔㄢˊ ㄊㄧㄢˊ形容水流緩慢沉靜。

文選˙左思˙吳都賦:「澒溶沆瀁,莫測其深,莫究其廣,澶湉漠而無涯。」

○澶淵之盟:ㄔㄢˊ ㄩㄢ ㄓ ㄇㄥˊ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

 

※儃:()ㄔㄢˊ見「儃佪」條。

○儃佪:ㄔㄢˊ ㄏㄨㄟˊ徘徊不前。或作「儃回」。

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入漵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ㄊㄢˇ(形容詞)見「儃儃」條。

○儃儃:ㄊㄢˇ ㄊㄢˇ悠閒的樣子。

莊子˙田子方:「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成玄英˙疏:「儃儃,寬閒之貌也。」

()ㄕㄢˋ同「禪」。

 

※繵:()ㄔㄢˊ(動詞)繞。同「纏」。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維絡,別下於三焦、膀胱。」

()ㄉㄢˋ(名詞)束腰的大帶。廣韻˙上聲˙旱韻:「繵,束腰大帶。」

 

※羶:ㄕㄢ找到15則。(名詞)

羊身上的臊味。

廣韻˙平聲˙仙韻:「羶,羊臭也。」

宋˙陸游˙書事詩:「醪酒芳醇偏易醉,胡羊肥美了無羶。」

 

※擅:ㄕㄢˋ找到23則。

(動詞)1.專斷、獨行、包攬。

韓非子˙孤憤:「當塗之人擅事要,則外內為之用矣。」

漢書˙卷四˙文帝紀:「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

2.據有。

戰國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

3.精於、善於。如:「擅長」、「擅繪畫」、「不擅言談」。

(副詞)4.一味以自己的意思行事。如:「擅離職守」。

商君書˙定分:「有擅發禁室印,及入禁室視禁法令,及禁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赦。」

○擅離職守:ㄕㄢˋ ㄌㄧˊ ㄓˊ ㄕㄡˇ自作主張離開職位。

三國演義˙第四十回:「公子奉父命鎮守江夏,其任至重;今擅離職守,倘東吳兵至,如之奈何?」

 

※嬗:ㄕㄢˋ更替、演變。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形氣轉續兮,變化而嬗。」

○遞嬗:ㄉㄧˋ ㄕㄢˋ指交替轉換。嬗,轉換。

○嬗遞:ㄕㄢˋ ㄉㄧˋ更替、改變。如:「在四季的嬗遞下,大自然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嬗變:ㄕㄢˋ ㄅㄧㄢˋ蛻變、演變。

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蓋屯衛嬗變,時勢然也。」

 

※蟺:()ㄕㄢˋ見「蜿蟺」條。

○蜿蟺:ㄨㄢˇ ㄕㄢˋ(1)蚯蚓的別名。見「蚯蚓」條。

 (2)盤屈的樣子。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

唐˙韓愈˙送廖道士序:「必蜿蟺扶輿,磅而鬱積。」

()ㄔㄢˊ同「蟬」。

○蟺蜎:ㄔㄢˊ ㄐㄩㄢ 深邃的樣子。

宋˙蔡襄˙群玉殿賜宴詩:「衣冠紛雜遝,臺殿欝蟺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