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31 17:16:10度凡

與瓜有關的詞語(四字以上成語)【成語故事補充】

與瓜有關的詞語(四字以上成語)【成語故事補充】

1.成語故事    及瓜而代

  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襄公為了要幫助衛侯朔回到他自已的國家去復位,當時,他便約定了宋、陳、蔡、魯等四國一同發兵去攻打衛國。後來這事被周王知道了,周王便派兵去衛國增援,不料也被齊襄公所率領的五國聯軍所擊敗。

  於是衛侯朔就順利地回到自已的國家去復位了,可是齊襄公卻怕周王因此而懷恨在心,藉機報復,大興問罪之師。就派大夫連稱做主將,管至父為副將,帶領兵馬到邊疆蔡丘(地名,故城在今山東省臨淄縣西)去守衛,以防周兵捲土重來,乘虛而入。

  可是鎮守邊疆的任務艱巨,生活清苦,所以這兩位大將在受命之餘,心裡都有點不太樂意。他們在臨起程出發的時候,還一再小心翼翼地問齊襄公說:「大王要我們去蔡丘守衛,我們自然不敢違背;可是鎮守邊疆的責任重大,生活艱苦,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期滿重新調回來呢?」

  這時,齊襄公正在宮廷裡吃著西瓜,就隨口說道:「這樣吧!現在正是瓜熟的季節了,等到明年這個時候,我就會派人到那裡去替代你們的。」

  兩位大將得到齊襄公的答覆以後,便啣命而退,兼程上道。

  過了一年,連稱和管至父在蔡丘吃到西瓜,因此聯想到去年今日齊襄公對他們所說的那一句諾言,就打發人到臨淄(齊國的都城)去探聽消息。派去的人說襄公已經去谷城(今山東省東阿縣)將近有一個月還沒回來。連稱因齊襄公根本沒有把他們那件事放在心上而大為不滿,想立刻帶人去谷城殺他。後來還是管至父加以勸止,並建議何不派人先帶著新瓜獻給襄公,然後藉機請求派人替代,免得勞師動眾,有傷和氣。

  連稱覺得管至父這番話挺有道理,就依照他的計畫去做。誰知道齊襄公聽說他們要請求調回服務,不但沒有答應,反而生氣說:「這是什麼話,叫人去蔡丘接替,必須要出自我的主意。他們怎麼可以隨隨便便的擅自請求調回呢,等明年瓜熟的時候再說吧!」

  連稱和管至父到此實在氣憤填膺,忍無可忍,就一同領兵回到臨淄,將襄公殺了;並另立公孫旡知為齊的國君。

  此後,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裡面以吃到新瓜為替代期限的情況,把任職屆滿,換人接替別做「瓜代」;至於「瓜代有期」,就是到了一定的期限,便會有人來替代接充的意思。

※預定新舊代交接替的期限,謂之「瓜代」。「瓜代有期」那任期屆滿就會有人來接替的意思。事見「左傳」。

2.成語故事   瓜代有期

春秋時代,齊襄公為了幫助衛侯朔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復位,便給集宋魯、陳、蔡四國出兵打進了衛國,周王派兵去援救衛國,結果也被打敗。

襄公怕周王問罪,就派大夫連稱做大將,管至父為副將,帶兵去地衛蔡丘(今山東省臨淄縣西),防備周兵打來。

兩位將軍臨走的時候小心地問:「守衛邊疆的任務很艱苦,我們不敢推辭,但什麼時候可以期滿調回來呢?」

這時襄公正在吃瓜,隨口回答道:「現在是瓜熟的季節。等到明年這個時候,派人去代替你們好了。」

過了一年,兩位將軍在蔡丘吃到新瓜,想起襄公的話,就打發人到臨淄探聽消息。回說襄公已經去谷城一個月了,還沒有回來。

連稱見襄公不把這事放在心上,非常生氣地說:「叫人去代替,要出自我的主意。怎麼可以請求呢?再等候瓜熟一次好了。」

兩位將軍到此不能再忍,就憤怒地領兵回到臨淄,把襄公殺了。

3.成語故事    瓜田李下

  這是唐書柳公權傳所記載的一段故事。

  據說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問工部侍郎柳公權說,近來外間對朝廷的措施,有什麼批評和不滿意的地方?柳公權說:「自從你派郭昄ㄅㄢˇ做了邠ㄅ一ㄣ寧(今陝西邠縣)的主官以後,雖然有些人贊成,但亦有部份人士表示堅決的反對。」

  「那為什麼呢?」唐文宗顯得有點不高興,停了一停,又說:「郭昄是尚父的從子,太皇太后的季父,一向做官清廉,沒有過失,如今我放他到邠寧去做一個小小的主官,這難道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柳公權說:「按照郭昄以往對國家朝廷的貢獻和功績來說,放他到邠寧去當主官,原是十分合理合情,無可非議的。只是議論的人說,因為郭昄曾進獻了兩個女兒,才得到這份官位的。」唐文宗於是向他說明郭昄的兩個女兒進獻入宮,僅僅是為了參見太后,並不獻給他做妃子的。可是柳公權說:「瓜田李下的嫌疑,怎麼能夠使家家戶戶每個人都明白呢?」

  柳是當時的名書法家,他那時所說「瓜田李下」一語,就是根據古樂府「君子行」裡面的兩句詩文所引申而來的,所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在瓜田裡最好不要蹲下來穿鞋子,在李樹下最好不要整理帽子。因為當你在低頭穿鞋時,就很容易被人誤會你在偷瓜,當你在舉手整理帽子的時候,就很容易被人懷疑你是在摘李子。

  因此,後人便把處在某種容易讓人誤會,或嫌疑的場合,名之為「瓜田李下」。

※也叫「李下瓜田」或「瓜李之嫌」,喻嫌疑之地,不可以不避開也。「唐書」「柳公權傳」:「瓜李之嫌,何以戶曉。」又「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文化課教材(高級):瓜田李下(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8/6/45039.html

 

【原文】

君子防未然(1),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2),李下不正冠(3)。(《樂府詩集.君子行》)

【註解】

1)未然:還沒成為事實。

2)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音「呂」,鞋子。

3)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官」,帽子。

【故事闡述】

「瓜田李下」經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出現,和「嫌疑」很有關係。

在《樂府詩集》中收錄的「君子行」,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要防範未然,不要身處在容易遭到別人懷疑的環境中,做出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行為。在瓜田裡不彎腰穿鞋,來到李樹下,不伸手整理帽子,那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

「瓜田李下」這句成語就是從這首詩演繹出來的,成了「惹人嫌疑」的代稱。

【討論】

1)在瓜田彎腰穿鞋、整理鞋的動作會被誤認為要做什麼事嗎?

2)在李樹下伸手整理帽子又可能造成什麼誤會呢?

3)你覺得君子除了要避免這些生活上容易被誤會的事情之外,還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造句練習】

例: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人非議,他從不單獨和女同事出遊。

例:考試時,不要東張西望,才不會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相似成語】

瓜李之嫌;李下瓜田;薏苡之謗。

【課後時間】

請找出五個含有「瓜」或「李」的成語。

【參考答案】

李代桃僵、沉李浮瓜、滾瓜爛熟、張冠李戴、種瓜得瓜。

4.成語故事    黃台之瓜

  唐代的皇帝高宗,因為身體不好常常有病,便把國家大事交給皇后武則天,代他決斷處理,于是行政大權,一時都移到武后的手上。武后是一個富有政治天才,懷抱著極大野心、手段又很殘忍的女子,她把持政權后,把原有的太子李忠廢話除了,再立李弘做太子,后來又把太子李弘毒死了,再立李賢做了太子。

  李賢也是高宗的兒子,歷史上稱他做章懷太了。他眼看著武后把太子李弘害死了,日夜憂慮,自己也知道總有一天會受害的,但是卻不敢明白說出來,于是作了一首歌詞,交給宮里的樂工們歌唱,希望武后聽了能感悟。

  這一首歌詞是這樣的: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

語譯:「在黃台下種的瓜啊!它的果實一個個的成熟了,經過一次採摘,瓜是茂盛的,再摘瓜便稀疏了!三次採摘,還勉強可以,四次採摘,只得抱著瓜藤回去了!」

  他拿瓜來比擬自己的兄弟,縱使他的兄弟被殺了,他也不敢說半句同情的話。因此只期望著武后不再施手,過去的不敢計較了,所以還迫得說句「好」和「可以」。可惜章懷太子賢也終逃不過這厄運,被武后強迫自殺。

5.成語故事   匏瓜空懸

文化課教材(高級):吾豈匏瓜也哉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12/12/49748.html

【原文】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2)為不善者(3),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4)畔(5),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6)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 (7);不曰白乎,涅而不緇(8)。吾豈匏瓜(9)也哉!焉能繫而不食(10)?」(《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佛肸:音「必細」,晉國大夫趙簡子的邑宰。他趁趙簡子與另一位大夫范氏作戰時,據中牟而叛趙氏。當時他聽說孔子在衛國,曾派人來請孔子師徒前往扶助他,雖然孔子想前往,但後來並沒有應佛肸的邀約。

(2)親於其身:親身、親自。

(3)為不善者:為,音「危」,做。做壞事的人。

(4)中牟:晉國中牟邑,約在今河北邢台與邯鄲之間,佛肸為中牟邑的邑宰。

(5)畔:同「叛」,背叛。

(6)是:此。

(7)磨而不磷:磷,音「林」,磨薄、損傷。本意為物體極為堅硬,磨都磨不薄。比喻為人處事不應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志。

(8)涅而不緇:涅,音「孽」,可染衣服的黑色礦物質染料。緇,音「資」,黑色。本意為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比喻本質極好就不會受惡劣環境影響。

(9)匏瓜:匏,音「袍」。俗稱苦葫蘆,味苦,人皆不吃。

(10)繫而不食:繫,音「ㄒ一ˋ」,懸掛。比喻懷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

 

【語譯】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想前往。子路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現在佛肸佔據中牟邑反叛趙簡子,你卻要去,這是為什麼?」孔子說:「是的,我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人們不也說:為人處事不應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志;人們不也說:本質極好就不會受惡劣環境影響。我難道只是個苦葫蘆嗎?怎能像苦葫蘆那樣,只懸掛在那裡而不讓人吃呢?」

【研析】

從本文可以得到一點啟示:問題浮現後,道德修養不同的人,往往看問題的角度、衡量的標準、所做的選擇也不同,他們反應出來的思想、言行,恰恰表現的是他們心性高低、思想境界、道德觀念和價值體系的不同,由於心中最本質、最看重的東西不同,選擇也就不同。從文意推想,孔子可能有抓緊機會,要證實儒道給世人明白的決心;而子路考慮的範圍不夠大,在意的是人家一時善惡的表現、安危、孔子教導過的小範圍的道理。

雖然人們對於道理的認識深淺和心性修養的高低有差異,但是這樣的差異是合理的、正當的,如果不能體會「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道理,可能接受不了這樣的差異,如果不能以「忠恕」正確對待,那就容易和人事物對立起來,其實這恰恰顯現的是自己守不住心性、修養不夠。真正有修養的人,能最大限度的包容不同,理智圓容看待問題,也能方方面面考慮周到、不傷害別人,對社會、對人、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還有一個例子。「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季氏家臣公山弗擾佔據費邑反叛,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去。子路不高興,說:「沒地方去也就算了,何必一定要去公山弗擾那裡?」孔子說:「他來召我難道只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再興周禮。」可見,修養不夠的人,用小範圍的道理,去衡量、去質問君子的言行,可能更突顯自己的無知罷了。

 

【延伸思考】

1、「吾豈匏瓜也哉」有「有志難酬」和要證實儒家主張給人們明白的意味,子路沒能為孔子設身處地想一想,所以一時無法理解孔子的心意。人們常常只想和自己談得來、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反而排斥道德觀念、價值體系差距較大的人。

想想看:按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的說法,「只和自己談得來、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排斥道德觀念、價值體系差距較大的人」是心性修養欠佳的表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擴大容量,包容想法不同的人,與人和平相處,不排斥別人呢?

2、道德修養很好的人,有時候很難和道德修養欠佳的人說清楚許多道理,因為人們有太多心思的框框,無法明白框框以外的一切,這對自以為是、道德修養欠佳的人而言,似乎是經常要發生的問題,用自己很有限的認識,去質疑一切、看不慣一切。唯有提高自己的心性修養,認識自己的不足,多看自己,少看別人的不足,才是正途。試比較自由民主和共產體制下的人民,在包容不同想法這方面的差異。

 

【閱讀資料】

珍惜聖者與聖者的善導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一段話,讓人看了沉思良久,不禁感慨萬千。

孔子出生貧賤,一生奔波,晚年周遊列國,卻沒有一個君主肯採納他的主張,最後絕糧於陳國和蔡國之間。跟隨孔子的人都餓得沒有力氣站起來,孔子卻繼續向弟子講述他的學問,弦歌不絕。

弟子子路於是面帶慍色地問孔子:「君子也有走投無路的時候嗎?」孔子回答說:「君子在困窘的時候也堅守節操,小人卻會不加節制,什麼過火的事情都會做出來。」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裡不高興,就問道:「《詩經》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徘徊在曠野中」,我如今就是這般落魄,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呢?」

子路回答說:「大概是我們仁德或者智謀不夠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還把我們圍困在這裡。」孔子回答說:「哪有這種事?如果有仁德智謀就暢行無阻,伯夷叔齊就不會餓死在首陽山,比干也不會被紂王剖心了。」

子貢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大概老師的道很博大,以至於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得下先生),那麼先生為什麼不稍微降低一下您的要求標準呢?」孔子歎息說:「唉!子貢,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你不想著如何修養自己的道,卻降低要求標準去迎合世俗!」

顏回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但是君子應該注重修養自己的道,如果我們修養不好,那是我們的問題;如果我們修養好了,但是卻不被重用,那是這些國家的恥辱。那麼他們不容納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時候才顯出我們是君子啊!」

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子路和子貢也都算弟子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子路對老師都沒有信心,子貢甚至希望老師能夠降低他的道德標準去迎合世俗,唯有顏回信念純正。

傳播真理,即使如孔子這般因材施教,在關鍵時刻,人在困苦中能秉持真理也是如此之難。

老子一定是看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一生「道隱無名」。孔子在求見老子的時候,老子教導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高尚的品德,外表卻謙恭得像一個愚鈍的人」。雖然老子的學說被後世學習兩千多年,但當年老子只是周朝管圖書的小官,默默無聞,籍籍無名。

如果不是老子後來西出函谷關時,尹喜見紫氣東來,其長三萬里,狀如飛龍,而勉強請老子著書的話,老子恐怕也不會主動寫下這流傳千古的《道德經》。老子在這本書臨近結尾時寫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並非巧合的是,《佛本行集經》和《釋迦牟尼傳》中對於釋迦佛也有著類似的描述。

當釋迦佛在菩提樹下開悟後,曾經感歎「我所證悟的佛法,難見難知,不可思議,也不可覺察,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讓世人明白。他們都被貪慾、嗔恚、愚癡、邪見、驕慢、諂曲種種無明所覆障,薄福鈍根,沒有智慧,怎麼能瞭解我所獲得的道法呢?我現在如果要為他們說法,他們一定會迷惑不解,同時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還要對我進行誹謗,而因此將使他們來世墮入惡道,受種種痛苦,這不有違我度脫眾生的初衷嗎?與其使他們受苦,那麼我還是不要對他們進行說法傳道,而獨自悄悄地進入涅盤境界吧!」(大意)

大梵天王看到釋迦佛不準備駐世說法,趕快下來勸說,於是才有釋迦佛在世間傳了四十九年的法,吃盡苦頭。

耶穌傳法時,有門徒十二人,然而當耶穌被抓的時候,「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耶穌在進耶路撒冷時,預見到自己將要被釘在十字架上,於是感歎「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

孔子周遊列國,絕糧於陳蔡;老子說他的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釋迦牟尼因見眾生難於度化而欲在開悟後直接進入涅盤;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聖人、覺者、先知在世間想善導世人,難度都如此之大。

我也常常想,當今人們是否能夠以這些歷史為鑒,好好珍惜聖者和他們的善導?

(改寫自正見網: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5/1/2/30552.html) 

威爾剛 2019-12-25 22:56:51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