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志工裴大生 善心義舉 幫助偏鄉孩童 照生會發起人道關懷
[記者 黃玉明 新北市報導]助人行善,有很多方式,但是很多人都是默默地做,問他為何如此奉獻,得到的答案大部份會說:不忍心看到他們這樣沉淪下去,因為都已經把他們視為自己的家人了。
更有人傻傻的一直做下去,用盡自己的心力,來幫助弱勢,在南投縣仁愛鄉中原部落,有一位自稱是傻志工的裴大生,本身是一位養雞戶,飼養一些放山雞,同時在附近的山坡上,種植了一些季節蔬菜,只要沒有風災劇變,生活上算是過得去,但是這位傻志工看到部落裡面正在求學的孩童,他們家庭環境,大部分都是隔代教養、父母離異、單親家庭,心中起了憐憫之心,因此用盡畢生的精力,來幫助些弱勢家庭的孩童。
提起這位傻志工裴大生,小時候的經歷,讓人為之心酸,裴大生原本是住在屏東縣的原住民,國中時,父親就離開他去天國了,他表示:我想起國中畢業時的暑假,父親走的第三年,我家與我都破破爛爛,年輕的我對於未來一片空洞,完完全全沒有想法、沒有方向、沒有自信、沒有機會。
我是過動兒,除了調皮搗蛋,喜歡鬼吼鬼叫外,我什麼都不會,我的成績是後段班級倒數後五名。
裴大生自我調侃的說:還有人比我慘,嘿嘿……
當時國中生的裴大生,算是一位小大人,不會冷靜、不會思考、但是每天總要吃飯,日子也要過,裴大生說:國二做過水泥工,雖然我很喜歡這搬磚頭挑挑沙的勞力活,因為過動兒靜不下來,整天在扛磚頭我愛的不得了,但我太小了,而且又不是天天有工作可做,因此看到在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台17線路邊新開加油站,在招募人才,我想要找工作,但是我很害怕的就去應徵,穿著拖鞋、不懂寫履歷、全身破破爛爛,沒經驗不太會講話,什麼都不會,當然老闆不會給我機會。
裴大生表示:想想真是少年赤貧甘苦酸、惶恐茫然又失落、真的是好可怕好無奈,好可悲的時光呀!
看到部落裡孩童,就想到自己的童年往事,裴大生說:每當我看到問題家庭的少年,他們的環境、家境,迷然而失學,但本性又不算壞,我總覺心疼又難過,會想到當年那個小大人做任何舉動的我。
傻志工裴大生,利用自己所賺來的盈餘,投入幫助部落裡的30位正在求學的孩童,每天下午放學之後,請小朋友到他家裡來吃飯,吃完飯後,在家裡做功課,做完功課經過確認完成後,再讓小朋友回家,同時每人帶一份保久乳回家補充營養。
傻志工裴大生的善心義舉,經過披露之後,中華照生黨董冠富黨主席,聽聞之下,深受感動,心中大為震撼,心想現今社會怎麼會有這樣的傻志工,因此希望幫助這位傻志工裴大生,能夠繼續為孩童無私奉獻,經過董冠富黨主席深入了解之後,得之傻志工裴大生目前欠缺的物資有米、奶粉、麵條還有更重要的保久乳,也就是鋁箔包的鮮奶,這號稱是可以常溫保存很久的鮮奶,當然也有保存期限,會比一般的冷藏鮮奶在常溫之下保存得久一些。
中華照生黨董冠富黨主席將與台北市照生會、台灣照生會、照生食物銀行等,由照生會共同發起發起聯合勸募,希望能匯集大家的愛心,無論是需要的物資或捐款都歡迎,訂於3月25日(星期三)前往南投縣仁愛鄉中原部落,將物資送達,協助助傻志工裴大生,繼續幫助孩童,希望大家能夠幫忙,因為您的一點少許的付出,而能夠幫助到偏鄉的孩童,讓他們能夠成長茁壯,這是我們莫大的欣慰。
中華照生黨本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善心義舉,值得社會大眾學習,令人敬佩,108年7月25日董冠富先生接任黨主席之後,希望該黨能落實提倡動物權、護軍警福利、關懷新原民、促兩岸交流等四大黨魂,並於接任黨主席二個月後,成立了國際事務委員會、動物福利委員會、新原民福利委員會、軍警福利委員會等四大委員會。
中華照生黨黨主席董冠富先生表示:本身已有15年以上做慈善的經驗,希望能以關懷弱勢、愛護動物的理念,繼續做慈善。
中華照生黨可以說是有別於一般的政黨,他們不收政治獻金,不談政治顏色,只談照顧生命,專注於福利的慈善政黨,然而中華照生黨是首創在台灣的政黨中,能一個真心願意為動物福利、軍警福利、新住民福利與原住民福利,四大弱勢族群來發聲的第四勢力慈善政黨。
中華照生黨董冠富黨主席表示:期待大家能夠幫忙傻志工裴大生,繼續幫助偏鄉孩童的心願,給予援助。
勸募許可文號:衛部救字第1081368732號 (合法勸募、收據可抵稅 )
本案聯絡人:
國際三鶯獅子會前會長徐金菊:0958-641-134
照生食物銀行蔣武雄委員(南投縣仁愛鄉):0972-786-225
台北市照生會,線上刷卡:https://www.esafe.com.tw/asp3/buysafepage.asp?web=b110505252
郵 政 劃 撥:5016 7097 ,戶名:社團法人臺北市照顧生命協會
ATM 捐 款:012,帳號:6701 – 0201 – 1860,台北富邦銀行,景美分行
照生聯盟總部 電話:(02) 2932 - 2236 傳真:(02) 2933 - 6967
照生聯盟總部 會址:117 台北市 文山區 羅斯福路 五段 39 號
台北市照生會:http://www.lco.org.tw/modules/news/index.php?storytopic=10&storynum=30